当《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 2》)在票房上一路高歌猛进,向着百亿票房大关发起冲击时,其背后的哪吒 IP 却陷入了一场严峻的侵权危机,正面临着第二波侵权潮的冲击。
在各大电商平台以及流媒体端,未经授权售卖哪吒 IP 相关美术作品及衍生周边的现象屡见不鲜。自 2019 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 1》)上映大获成功后,哪吒 IP 就已经饱受侵权之苦,如今这股侵权之风再次强势来袭。曾经那个以独特形象和精彩故事征服观众的哪吒,在商业市场中却因为侵权行为,面临着权益被肆意践踏的困境。
作为哪吒 IP 的主要版权方,光线影业在经历了《哪吒 1》时期的多起维权事件后,面对此次侵权潮并没有坐视不管,而是积极采取行动。据企业预警通显示,2025 年光线影业已紧急起诉了多家涉嫌侵权哪吒 IP 美术作品的公司。从天眼查的数据来看,光线影业今年起诉的涉嫌侵权公司多达十余家。回顾光线影业的维权历程,2013 年至 2019 年的六年间,其一共提起 15 次诉讼,而在 2019 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火后,光线影业平均每年提起近百次诉讼,涉诉关系 786 条,其中 602 条案由包含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光线影业在维护知识产权方面的决心和努力。
在电商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打着 “哪吒” 旗号的侵权产品。例如,有商家上线了敖光、敖丙、哪吒冰箱贴,单个售价仅 5.8 元,销量却高达 1000+;还有哪吒变脸玩具手办,单个 13.9 元,销量已达 6000+。当问及版权问题时,客服竟回复 “自己家做的”,这种公然的侵权行为令人咋舌。这些侵权产品不仅在价格上具有一定优势,还凭借较低的成本大量流通,严重扰乱了正版衍生品的市场秩序。
要想有效遏制侵权行为,让影视 IP 产业在健康的轨道上持续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一方面,版权方要加大维权力度,通过法律手段坚决捍卫自己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提高版权意识,拒绝购买侵权产品,从源头上减少侵权产品的市场需求。此外,相关部门还需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为影视 IP 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像哪吒这样的优质 IP 在市场中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为影视行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