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黄巾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徐志敏看历史 2023-05-16 11:02:27

黄巾之乱以张宝,张角,张梁三人为首,三人凭借着一部道家典籍《太平经》,经过十几年的布道,行医,借着东汉末年政权腐朽,民风凋敝之势,招募了大量的信众与农夫,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太平道。

《太平经》属于道家的理论,在东汉王朝的政权体系中并不被重视,最初的时候,汉朝奉行的是黄老学的无为而治的政策,后来被汉武帝修改,改为独尊儒术,到了东汉王朝的时候,儒学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主流,那些有头有脸的世家,都以学习儒学为骄傲,然而,到了东汉末年,因为桓灵二帝的腐朽,内廷和宗室之间的权力斗争,民间的士族把持着土地、人口、财富和舆论,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大部分贫民都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人民的日子过的不好,就要想着如何去改变,但当时的朝廷和世家都不关心,所以人民都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到处都在寻求着希望,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太平道抓住了这一点,提出了看病免费,修身养性,成道成仙,分享财富的平等的理念,引来了大批的教众和民众,并以此为基础,快速发展起来。

从黄巾起事的整个进程来看,黄巾军的实力相当强悍,不管是将军实力,还是士兵数量,都丝毫不弱于东汉官军,就拿黄巾叛变来说,黄巾军的波才部曾经数次打败过朱儁,甚至还围困过皇甫嵩,数量更是远远超过了东汉官军,东汉朝廷为了压制黄巾军,出动了10万大军,而黄巾军却足足有40万大军,可就算是这样,东汉官军也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把叛乱给平息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次战争的失利,可能有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天时,地理等等,但是,一个组织的失利,必然是因为战术上的失误,特别是在黄巾这种大规模的起义中,光靠武力,没有足够的谋略,早晚都会落败。

从策略上来讲,黄巾起义之所以会落空,主要是因为他们信奉的是一种非主流的道家,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一直到东汉末期,经过了数百年的时间,儒家的思想一直都是整个社会的治国理念和道德标准,它有意无意地变成了东汉社会的一种行为规范,哪怕是一个平民百姓,也必然对儒家的基本思想以及与之有关的道德规范有所了解,因此,在这个社会中,已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表,法家思想为里的表里相互协调的规范。

这条路虽然满足了平民的需求,但是却并没有成为平民的主心骨,因为张角三兄弟只是团体,所以想要以少胜多,就需要一个好的战术,但是很遗憾,这条路走的并不好。

在黄巾军的发展中,黄巾军只会做一些最基本的事情,那就是进攻和防守,虽然数量很多,但都是一群草根,大部分都是带着自己的家人,有些人连自己的财产都带上了,还有一些人连农具都没有,大部分人都是心甘情愿地跟随张角三兄弟一起反抗的,但他们都是饿死鬼投胎,如果没有足够的食物,他们也不会反抗,毕竟都是为了自己的生计着想。

黄巾军和官府之间的战斗,最后演变成了一场攻防之战,黄巾军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占领一座城市,然后放火烧城,作为一个底层的黄巾军,他们可以对底层的农民,对当地的权贵家族,对东汉的政权,用暴力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黄巾军才会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政权。

不想造反的平民反抗黄巾,当地的地主豪强和士族家族反抗黄巾,而东汉朝廷则是义愤填膺,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巾军变得越来越孤立无援,树敌也越来越多,于是,越来越多的政权势力加入到了对抗黄巾军的斗争之中,其中包括皇甫嵩,曹操等人,还有刘备等人,他们都是靠着对抗黄巾军获得了官职和好处的平民,还有许多地主豪强和豪强势力,在短短十个月的时间里,彻底压制了黄巾叛乱,并且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抗势力。

黄巾军的一项重大的战略性失误,就是他们没有把大部分的势力集中起来,而是成为了一支独立的势力,在面对其它势力的联手攻击时,迅速崩溃。

黄巾军还有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那就是跟东汉官军抢城,不管怎么说,官军都是精锐,而黄巾军虽然不是精锐,但他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攻城,黄巾军在那里,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靶子,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在那里,谁来攻击他们!

一座城市,既是一个战略要地,又是一个活生生的靶子,黄巾军若是不占领城市,而利用地形优势,潜伏在暗处,进行游击战,这将会是一支极为难缠的势力。

而在黄巾叛乱发生之后,东汉王朝的动作也很快,先是打破了党同伐异,与各方势力结盟,共同剿灭了黄巾军,朝中争斗已久的太监和宗室很快就结盟了,当地的豪强和官吏也很快结盟,甚至还有刘备等人为了立功,自发筹集军饷来剿灭黄巾军,这些都是东汉王朝颁布的共同剿灭黄巾军的策略之一。

虽然说,当时东汉朝已经衰败不堪,但毕竟还未到覆灭的边缘,不管是朝廷高官,土豪劣绅,又或者是平民,大部分人心中,都是忠于汉朝的,民心自然是由汉朝来定,而黄巾军,则是连续不断的杀人放火,触怒了三教九流,被当成了丧尽天良的典型,自然会被击溃。

1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