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是一个拥有500多万常住人口规模的城市,是中央确定的经济特区和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2021年,厦门实现GDP7000多亿元,是福建省一个正在冉冉升级的明星城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厦门的崛起也离不开中央的重点建设和支持。你知道为了建设厦门,中央都从兄弟省份和城市迁来了哪些总部单位吗?这些单位今天又在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今天小鹏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1,福建中烟工业有限公司2003年,福建中烟工业公司在福州鼓楼区成立,是全国18个中烟工业公司之一。2004年,公司从福州迁至厦门是思明区。公司下辖有龙岩和厦门烟草工业公司2家卷烟厂。公司总资产超过300亿元,在岗员工6000余人。福建中烟旗下的七匹狼卷烟品牌创牌于1995年,是福建乃至东南沿海地区的知名品牌。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聚宝盆企业,也是厦门市乃至整个福建省的一个纳税大户。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隶属大型中央企业中国建筑集团,是其在福建设立第一家区域总部。这家公司最早创建于1952年,原驻地位于上海市。1983年,入驻福建,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福建省建筑业企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实力雄厚注册资本金15亿元,年经营规模6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近5000个。中国建筑集团,前身为原国家建工总局,是一家以建筑业为核心业务而发展壮大起来超大型国有企业,排名世界500强第13位。
2014年,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来到厦门,设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这是第一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单位,由复旦大学和厦门市合作建设,2018年1月开诊。该医院坐落在厦门市五缘湾畔,占地面积6公顷多,是一所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面运营管理,将复旦中山医院18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建成一所现代化综合性三级医院,也将成为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一个科学研究和人才培训中心。
1981年,中国抽纱福建进出口公司在福州成立,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工艺福建实业有限公司。公司隶属于中国工艺(集团)公司,是大型中央企业保利集团旗下的成员单位。2011年,公司将总部从福州迁到了厦门观音山。这家企业是中国工艺集团有限公司在福建地区唯一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业务涵盖花岗岩、大理石板材,异形材等的加工,石材荒料仓储和货物技术进出口等。
1972年,上海水产学院奉命南迁到厦门集美 ,并改称厦门水产学院。1977年以前,厦门水产学院属福建省领导,面向全国招生。1978年起,划归国家水产总局直属,由国家水产局和福建省共建。1979年,学校部分回迁上海设立上海水产学院,留守厦门的部分设立厦门水产学院,学院一分为二,各自独立办学。1994年10月,集美航海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等5所高校合并组建为集美大学。
这也是一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依托厦门市中医院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又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创办于1958年,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在东城和通州设有2个院区,年接诊量近300万人次。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区域中医诊疗中心5个。
为何选择迁入厦门?
仔细分析我们介绍的6个企业总部、科研院所和医院,它们之所以从北京、上海、福州等地来到厦门。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厦门成为特区之后,就是我国的一个重点建设的地方。现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厦门区位优势的进一步释放,厦门又迎来发展机遇期。国家也将一批优秀的科研院所、工业企业迁入厦门,为了拥抱厦门的发展红利,这些总部单位的到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厦门的发展影响有多大
西方经济学认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要素是科技进步。这些迁入厦门的企业总部科研院所,很多都设有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他们不仅厦门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还为厦门创造了众多高技术、高薪酬水平的工作岗位。让厦门拥有了可以吸引全国优秀人才来当地就业的底气。这也奠定了厦门在全国众多城市中的地位,也是厦门未来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猜图:这是哪个地标?
除了我们提到的6个迁入厦门的总部机构之外,你知道厦门还有哪些单位也是来自其他兄弟城市吗?也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负责任的说,福建中建海峡外债欠了不少。
作者说得对[点赞],没有中央不计成本的大力扶持,任何一个省或市是不可能发展那么快的,广东也好福建也好,包括厦门或者被丢弃的汕头市全都是一个样。
厦门就是靠国家喂奶的!!
福州表示又受到了伤害~~并再次强调自己才是老大
政策很好,房价也很高。就是工资有点低
就这?看标题我以为是央企总部进驻。
放屁,中建海峡总部在福州马尾,怎么可能迁来厦门?
最后一个是啥?
一直没断奶,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