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考古再次与石峁DNA检测结果冲突,郭德纲相声桥段成真了?

新视野聊历史 2024-12-17 14:32:48

夏朝的都城到底在哪里?河南新砦?还是陕西石峁?两边考古学家都快掀桌子了。

事情是这样的,河南的二里头遗址自从被定为夏朝晚期的都城后,学术界就开始琢磨夏朝早期的都城在哪。

最近,河南新密的新砦遗址被考古学界认为可能是夏朝早期都城,时间上能接上龙山文化,又能过渡到二里头文化。

听起来挺靠谱吧?但偏偏陕西石峁遗址不答应。

这座遗址规模大得吓人,时间早得离谱,还发现了比二里头更复杂的军事防御体系。

更要命的是,石峁的DNA研究一出来,直接把所有“石峁是外族”的猜测都打脸了人家石峁人不光是汉族祖先之一,还比中原的二里头“血统”更正宗。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遗址规模对不上,夏朝“以小欺大”?

按照常识,一个国家的首都怎么也得是国内最牛的城市吧?可问题来了,河南的新砦遗址面积只有100万平方米,晚期的二里头也就300万平方米。

而石峁呢?425万平方米!这就好比秦始皇的咸阳城比不过战国时期赵国的邯郸城,怎么看都说不通。

一国之都不仅该有规模,还得有气派。

可夏朝的两个遗址,无论是新砦还是二里头,防御体系都挺“佛系”,甚至连石头城墙都没修。

倒是石峁,直接搞了10公里的双层石墙,还建了四级聚落,俨然一副大国首都的样子。

如果石峁文化真是“蛮夷”,那夏朝这“正统”未免也太寒酸了。

2. DNA研究打脸谁是“正宗”华夏人?

过去一直有人说,石峁是外族建的,比如北狄、共工氏,甚至有学者猜测是中亚游牧民族的手笔。

但DNA一检测,尴尬了。

研究显示,石峁人和黄河流域的古人群遗传关系很密切,尤其是和现代北方汉族血缘关系最近。

更离谱的是,石峁人比二里头人更“正宗”。

这就像兄弟俩争家产,结果DNA一验,发现“嫡长子”是那个被当成外人的哥哥,原本坐在家主位上的反而成了“旁支”。

如果石峁人是夏朝开国的那批人,那为什么他们后来南下建都,却越住越小?这逻辑实在绕不过去。

3. 文化传承乱套,“蛮夷”凭啥比“正统”先进?

从文化上看,石峁和中原确实有联系,比如石峁出土的玉器跟晋南陶寺文化很像,甚至二里头的绿松石龙形器也能在石峁找到“亲戚”。

可是,石峁遗址的上层文化却带着浓浓的良渚风格——玉琮、V形石刀,还有良渚特有的神人兽面像。

反观二里头,文化面貌更接近新砦遗址,像是“文明的过渡期”。

这就奇怪了一个被中原视为“蛮夷”的北方政权,居然比正统夏朝还先进?这不就像周边小国比夏朝更早进入文明社会,甚至还给夏朝送文化、送技术,怎么看都有点离谱。

石峁和夏朝的关系就像一团乱麻是夏朝的起点,还是对手?这事儿,恐怕还有得吵。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