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寺庙不出名,却有武警全天站岗,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祁道历史 2023-05-04 19:25:07

这是一所千年古寺,历史悠久,闻名天下。其历史久远,可推至康乾盛世,康熙乾隆两位君主都曾亲临于此礼拜。逾1700年的历史,承载着山河岁月,见证着一段段民族的血泪辛酸史,但无论时序如何更替,岁月如何流转,潭柘寺也只是久久伫立于西山静静观望,缄默无言。

潭柘寺虽处山中,但亲临城市,许许多多的人们慕名而来,只为那口口相传的潭柘寺的灵气,欲在此处求得学业工作步步高、婚姻爱情幸福美满、平安健康长寿儿孙满堂。

为何潭柘寺能拥有这样的美誉而吸引无数人不远万里而来祈福呢?这还得从潭柘寺的由来说起。最初潭柘寺并不叫潭柘寺,而是恢复旧时名称——嘉福寺以及龙泉寺,但当地居民见寺的后面有一汪龙潭。

山上又长满了不计其数的柘树,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久而久之,这座寺不再叫旧时的名称,而是拥有了新的名字——潭柘寺。潭柘寺与北京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切还得从明成祖朱棣说起。

朱棣是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谈起朱棣,人们第一时间联想到的,除了他是朱元璋的儿子,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难”。顺利当上了皇帝,朱棣二话不说,连忙上赶着把都城迁到了北京。

当时的北京还残留着元大都时期的旧模样,这与明朝的风格大相径庭,朱棣自然就大兴土木,下令改造北京城。这一期间内,朱棣特意派遣了自己的心腹——姚广孝前来主持改造。

改造北京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姚广孝在工作之余也需深入山中游乐山水来排遣内心的抑郁苦闷,也趁机于自然风光之中找寻灵感。果不其然,他与潭柘寺的相遇开辟了北京城改造的新篇章。

潭柘寺的形制在姚广孝看来饶有趣味,他便灵机一动,想要把这相似的形制运用到北京城的修建上来,从此,便有了流传甚久的一句话“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或许仅凭此,我们只能说潭柘寺在建设北京城构型一事上功不可没,但又是什么样的价值值得潭柘寺整日由武警站岗看守呢?自古以来,历代皇帝喜爱于来潭柘寺参拜,这也为潭柘寺起到了极好的宣传作用。

平民百姓也逐渐相信潭柘寺有独特之处,这一处也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始终成为北京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潭柘寺的有名,不仅仅局限于国内,除了国内人们对潭柘寺有着非同一般的崇拜憧憬外,外国旅客甚至外国来宾也对此很有兴趣。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外交往来的重要场所,接待外宾之时,除了长城故宫,潭柘寺也是不少外宾的合影留念之地,可见这座古寺庙承载的历史足以让世界人民感慨,让人渴望一睹为快。

甚至于,来访潭柘寺的政要人员甚至要多于鼎鼎有名的少林寺,接待重要的人物,必然需要高标准的安全,为了保护各级领导,武警同志的站岗保镖整日是万万不可少的。

一座潭柘寺,承载悠悠历史,古时皇帝在此也有着不少鲜为人知的小故事。传说清末皇帝溥仪曾来过潭柘寺。新中国解放时期,溥仪望着自己祖先曾来过的寺庙,感受到的却是冷清孤清寂寞,物是人非。

潭柘寺还是那个屹立不倒的潭柘寺,千年银杏仍是一树金黄,只是改朝换代,族亲不再,清王朝已覆灭,这于溥仪,是从天坛跌落至地狱的悲剧,但于绝大多数人民,是新社会,新体制,新生活的开端,是燃起的新生希望......

潭柘寺承载着千余年的历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若能亲临于此,步于行宫院的流杯亭,观察顶部的琉璃瓦,亭子内部的汉白玉铺地面,地面上弯弯曲曲的石槽构造奇特,从南部向北部看,活像一个龙头。

反之,从北部向南部看,又偏偏似乎一个虎头,一龙一虎,无不在体现着王霸之气。亭子附近的竹林叫龙须竹,康熙还给这竹子题了一首诗,雅致环境间,题上一首诗,倒是显得风雅而有意趣。

月色流转,潭柘寺在古今轮转中静默伫立,时时刻刻严守于此的刑警,无不是在告诉世界,潭柘寺的重要性,历史中走出来的寺庙,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仍旧焕发新的光辉。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