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成彬(曾用笔名 闫申)
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9年全国第一名考取清华美院雕塑系;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会员;
法国国际艺术家协会会员;
第四届中国美术圈“金笔奖总决赛”校长评委;
当代艺术家、教育家;
北京“180艺术学会”会员;
首届“清华设计考前教师研修班”导师;
清华色彩、素描状元导师;
中国抽象艺术联盟北京地区副主席;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2002雕塑作品《青花铁链》收藏于清华大学;
2003-2010致力于美术教育;
2011-2014致力于当代油画创作研究;
2014作品《假日广场》系列1号,“众神降临”艺术展,意大利Rivelli画廊,北京 中国;
2015-202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前创作教育、当代艺术研究。
中外艺术史历经数千年,延续了不同时代的心灵共鸣,在流派、风格、探索中散发璀璨的光芒。
艺术是什么,存在价值又是什么。
拷问着历代以来艺术家的“心灵”,而为了“心灵”或许就是艺术的价值所在,沿着美术史,创造美术史。
艺术阐述:
艺术的历史在“交融与分离”中前行发展到如今。
无论绘画与雕塑都在各自的“清晰与模糊”的界限中往返,仿佛以一种“螺旋”前进的方式,重合又不重合。
我曾数次探索造型的语言,在仿佛一道“亮光”中产生,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一晃十年,我喜欢与享受这种成长的过程。
不再简单地追求“美感、形式感、随机感、天然感”等等,而是更加深入地拷问当代人所处时代的“心灵安放”在何处。
人类的认知在我们这个时代仿佛要“汇总”一样,不再是简单的“进步与发展”,有时在“重复与倒退”。
而面对触及的所有历史跨度的人类问题,我们是随波逐流还是有所思考,作为艺术家的担当,我想,这是有意思的事情。
闫成彬 2024.3
艺术评论:
艺术作品首先要有“美的形式”,再次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构思”,而作品的“品”即“品质”,它需要在“美的形式和独特构思”中达成。
闫成彬老师是一位致力于将人文精神在他的绘画“语言系统”里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并以绘画特性呈现出人类共同体的哲学思想。他将类似气泡、凹陷螺旋、流线等等元素形成有形或无形的画面,虚与实之间,独特的绘画语言被赋予一种律动之态。
丰富的色彩色调、游动变化的笔触,讲述着一个个平凡生命背后的故事。形成一种以似乎“多维宇宙的高维视角”去“观看和影响”人类的创作风格。
变化莫测,如风,如雨,亦如一团雾气,幻化出游离的意境。
中央美术学院 硕士
南池子美术馆主编
李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