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疏肝利胆,重获决断力

赵一红说知识 2025-02-06 15:16:36

肝郁胆虚是成年人爆发强迫症的一大病机。

胆,为 “中正之官”,主决断。胆气充足,人才能果敢决断,思维清晰;

若胆气虚弱,就会出现犹豫不决、胆小怯懦、易惊善恐等症状。

在强迫症患者中,常常能看到这种缺乏决断力的表现,面对选择时反复权衡、难以抉择,对自己的行为和想法过度纠结、无法释怀。

肝,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 “将军之官”,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情志。

若长期处于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就容易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

肝气郁结则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进而影响到其他脏腑的正常功能。

肝郁与胆虚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肝郁气滞,可导致胆气不舒,胆虚则更易加重肝郁。

这种肝郁胆虚的状态,使得人体的情志调节功能失衡,从而引发强迫症状。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强迫症不仅仅是心理问题,更是身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 。

案例举例:

患者小李,35岁,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和巨大的业绩压力引发反复怀疑自己的行为,需要反复确认,反复检查才能减轻自己的一些焦虑。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无意义的念头,难以入睡。即使好不容易入睡,也会容易惊醒,睡眠质量差。长期的睡眠不足和精神压力,让他的工作效率大幅下降,

刻诊:面色发黄,舌苔白腻,舌边有齿痕,声音略显低沉,呼吸略显急促

平时情绪容易波动,经常感到焦虑、烦躁

脉象弦细,弦脉主肝郁,细脉则提示气血不足

辨证:肝郁胆虚

开方:柴胡、黄芩、半夏、党参、枳实、竹茹、龙骨、牡蛎、酸枣仁等

三周后,患者内心恐惧害怕的情绪有所减少,,不再惊醒,但精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情绪整体稳定。说明治疗方向正确,稍作调方继续服用

3个月后,强迫思维基本消失,精力明显恢复,反复确认容易反复

继续巩固2个月后停药,患者坚持运动,注意调节情绪即可

中医说:

从中医理论分析,小李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之下,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则疏泄失常,影响了胆的正常功能,使胆气虚弱。胆虚则决断能力下降,从而出现了

反复检查、犹豫不决等强迫症状。同时,肝郁气滞还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心神失养,进而出现了失眠、焦虑等症状。

因此从肝胆、气血角度调理全身平衡,恢复脏腑功能,决断力和情绪、思虑都会逐渐恢复正常状态,强迫症达到“临床治愈”

0 阅读:77
评论列表
  • 2025-02-11 11:52

    目前没有哪种医学是完美的!过敏性疾病,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脾胃疾病,慢性疾病,非器官性疾病,西医药治疗方式大多以抑制缓解症状,让人长期服药为主,各种副作用及并发症,套娃式坑钱!看众得分清治疗症状和治病根本,拖到最后严重了,不是割一刀的事儿,人财两空啊!各位,身体才是最根本的,身体好,百病消……小病别拖到后期,用中医的理论“治未病”,防范于未然!如果已经得了大病重症请去正规医院,中医也不是全能的,科技医疗对于症状缓解,急症,生物病毒类,重症吊命等还是不错的……祝各位用好各种优势的医疗技术,长命一百二十岁[哈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