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三部门发声定性,李嘉诚疑转移资产,长和集团:还不确定交易

小菲有点烦 2025-04-03 15:25:50

李嘉诚在港口交易上面出现了很大的争议,因为是将一些重要港口和美国企业进行交易,这样的行为无疑是一步臭棋,现在交易也被暂停,3月31日又传来李嘉诚疑似转移资产的消息,就连官方的三个部门都发声,将这件事情推上高潮。

长和作为一家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股价也出现了下跌情况,一夜之间市值蒸发了781亿港元,李嘉诚究竟是怎样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地步?

港口事件

李嘉诚本来就是商人,对于名利的追逐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港口的交易引起了广大网友热议,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来往,港口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李嘉诚和美国财团进行合作,这些财团当中也包含了三个企业。

其中是由美国的贝莱德进行牵头,来促成这样的交易,原本已经快要到达成协议的时间,可是随着于舆论的发展现在这样的情况也出现了变化,从之前的相关信息里面就能看到,美国的财团和香港长和之间达成的协议是非常“霸道”。

不仅将长和的八成资产收入囊中,甚至还要将长和旗下运营的23个国家以及43个港口的物流脉络拿下,这些脉络当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节点,其中就包含了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一旦这样的脉络掌握在美国的财团手中,未来运输上面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而且这次的交易似乎并不平等,要知道正常的港口交易是有着一定的参考,其中交易的价值是需要在EBITDA的20倍左右,可是长和的交易却是仅仅只有13倍,这样的“不平等”交易对于商人来讲也没有必须进行下去的理由。

可是长和的态度却让人难以捉摸,双方的交易金额达到了228亿美元,香港长和如果达成这样的交易能够从中获利190亿美元,事情曝光之后,不仅是舆论就连相关部门也对此“反对”,3月13日,港澳办官网也转发了媒体的报道,对交易提出了质疑。

面对如此压力,长和也表示原本定下的签约时间也进行了改变,表示不会在那个时间签订出售协议,不过南华早报对此也进行报道,表示4月2日这个时间点并不是“实际期限”,国家市场监管部门也回应要对这样的交易进行审查。

港口并不是是一个普通交易对象,相反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对于经济和国家利益来讲都是很重要,在现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地缘问题也是国家之间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这样的交易一旦达成,作为美国企业的贝莱德在全世界的码头吞吐量也会有提升,甚至会达到10.4%。

如果是这样的话,对于中国货物航运的运输成本也是会有所提升,尤其是海外的业务也会造成影响,这些都是港口交易未来可能面对的事情,不过在大家都将注意了留在交易上面,又传来了李嘉诚疑似转移财产这样的消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李嘉诚疑转移资产

在港口交易风波还没有过去,李嘉诚又传出疑似转移资产的消息,一时之间引起了网络上的热议,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还要从长和的布局说起,原本长和港口交易里面已经处于一个舆论的风口。

只是没有想到又出现了要拆分全球电信资产这样的消息,要知道全球电信资产的估值大约是在100亿到150亿英镑,换算成人民币也是在953.47亿到1430.2亿元,并且对于资产的迁移也有着海外市场,那就是在英国伦敦进行上市。

长和旗下的电讯业务也包含了海外业务,不过这部分的业务占比比较少,其他重要的部分大多还是在香港和澳门市场中,随着网络上舆论的不断发酵,长和也发布相关声明,表示这样的消息是还没有确定。

最是近期有可能分拆公司全球电讯资产及业务,并且还表示具体的事宜,董事会是还没有做出相关决定,非常有意思的是吗,这样的公告也并没有将事情说的非常确定,一些不确定的词汇也将整个回应显得婆娑迷离。

并且整个英国在欧洲市场上也是一定位置,长和选择在伦敦上市可能也有这样的考虑,更好的打开欧洲的市场,不过不管长和怎样折腾,官方三个部门都发声为港口的事情定性了,是哪些部门呢?

官方三部门发声定性

随着港口事情的发酵,外交部的发言人也受到了媒体记者的提问,对于这件事情,外交部也是做出了相关的回应,表示已经注意到了相关的报道,发言人郭嘉昆也是强调,中国对于那些想要利用经济胁迫,损害到国家正当权益的行为是坚决反对。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于这件事情也是重点关注,要对这件事情进行调查,就连港澳办也发《大公报》进行社评,要知道港澳台在这件事情上并不是第一次发《大公报》,在文章里面更是提到了“非一般买卖”。

官方的三个部门对于这件事情的回应态度都很坚决,也将将这件事情的性质基本上敲定了,商业之间的交往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关于于一个国家的影响,那么这件事情就不是这么容易,尤其是在国外的港口,对于海外的中国货物运输也有着一定作用。

巴拿马运河也是重要的经济贸易节点,在中国的贸易往来上也是需要经过的,一旦发生任何情况,那么之后的往来背后是需要增加一些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长久以往的发展,损害的只会是海外贸易,长和这一局上面已经呈现出了“必输无疑”的局面。

李嘉诚的港口交易引发多方争议,官方三部门强势发声,股价暴跌超780亿!这场被质疑“不平等”的交易背后,究竟是商业布局的失策,还是另有隐机?

面对资产转移传闻与国家利益的博弈,您如何看待商人逐利与社会责任的边界?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一起探讨国际资本运作中的“棋局”与“困局”!

主要信源

中央港澳办再发《大公报》社评,事关长和巴拿马交易——直新闻2025-04-01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依法对长江和记出售港口进行审查,外交部回应——中国青年报2025-03-31

长和:未就全球电讯业务有关的任何交易作出决定——观察者网2025-03-31

又要拆分电信业务赴英上市?长和回应——观察者网2025-03-31

关于“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一事的5个认识:变卖码头无异于向对手递刀——极目新闻2025-03-29

港口出售受阻 长和传分拆千亿港元环球电讯业务在伦敦上市——金融界2025-03-30

长和:未就全球电讯业务有关的任何交易作出决定 目前并不确定是否将会进行任何交易——财联社2025-03-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