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休赛期到了,球员们都放假了吧,可中国男篮的小伙子们还在苦练呢,听说还换了新队长,赵睿当家做主了,周琦当了副手,球迷们好像还挺满意的样子。
赵睿当上中国男篮队长了,这消息听着还挺让人兴奋的,毕竟他在国际赛场上表现不错,上次世界杯场均15分呢,比周琦李凯尔都强,成了球队得分王。国际篮联还把他排在中国球员实力榜第一位,看来实力是得到认可了。不过说实话,我还真没想到他能当上队长,毕竟以前好像没听说过他有啥领导才能。可能是教练组觉得他年轻有活力吧,能带动队伍气氛。周琦当副队长倒是挺合理的,毕竟是内线核心,在场上指挥防守应该挺在行。
不过说起来,队长这个位置真的那么重要吗我记得以前看NBA,有些球队的队长就是个摆设,根本没啥实际作用。可能在中国不一样吧,毕竟咱们这边比较讲究这些。我就在想,赵睿当了队长会不会有压力,毕竟以前没当过,突然要管理一帮哥们儿,还真不一定适应得了。要是队伍成绩不好,会不会怪到他头上啊
话说回来,赵睿在新疆男篮打得挺不错的,可到了国家队感觉总是差点意思。可能是打法不一样吧,或者是对手太强了。我就在想,他当了队长会不会有啥变化,比如打法上会不会更aggressive一点。不过话说回来,打球还是得看实力,当不当队长其实影响不大吧。
说起来CBA现在也挺有意思的,虽然正式联赛还没开始,但搞了个俱乐部杯,八支球队在西安打淘汰赛。这个比赛到底有啥意义呢我寻思着应该就是让球员们保持状态吧,毕竟休赛期太长了容易发福。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比赛球员们会不会当真啊万一受伤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些欧洲足球的赛前热身赛,感觉球员们都是在划水,根本不当回事。不知道这个CBA俱乐部杯会不会也这样。要是真打出高水平的比赛,那倒是挺不错的,起码能让球迷们过过瘾。不过我估计八成是走个过场,毕竟正式比赛才是重点嘛。
话说这个比赛为啥要在西安打呢是不是想带动一下当地的篮球氛围我记得西安好像没有CBA球队吧。要是能借这个机会培养点球迷,说不定以后真能有支球队入驻。不过西安这地方,我感觉篮球氛围应该不如足球吧,毕竟有个陕西长安竞技。
听说CBA要放开年龄限制了,以后未满18岁的球员也能打正式比赛了。这个政策我觉得挺好的,毕竟有些球员天赋异禀,年纪小照样能打出好成绩。我记得郭艾伦和陈江华当年打CBA的时候好像也没满18岁,不也打得挺好的嘛。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政策会不会对年轻球员的身体造成影响啊毕竟CBA的对抗强度摆在那儿,万一伤到了可就不好了。
我就在想,要是真有15、6岁的小孩打CBA,那画面得多有意思啊。想象一下一个还没发育完全的小屁孩跟那些大块头对抗,感觉挺搞笑的。不过话说回来,年轻人打比赛也有年轻人的优势,比如体力好、学习能力强,说不定真能打出好成绩呢。
这个政策出台,会不会影响到青训体系啊我是说,要是年轻球员都去打职业联赛了,那青年队还有人吗不过转念一想,能打职业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年轻球员还是得老老实实在青年队打球。可能这个政策就是为了那些特别优秀的球员开的后门吧。
说起来CBA的外援政策还真是个老大难问题,这次股东大会又讨论了,结果还是决定维持现状,四节七人次不变,至少要到2028年奥运会才会考虑调整。这个决定我觉得挺中庸的,既没有增加外援,也没有减少,就是原地踏步。不过话说回来,这样可能也好,起码能保持一些稳定性。
我记得之前好像有人提议要增加外援上场时间,说是要提高比赛质量。可问题是,外援打得多了,本土球员的机会不就少了吗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毕竟CBA的目的不就是为国家队培养人才嘛。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外援能带动本土球员进步,那增加外援也未尝不可。
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平衡的,一方面要提高联赛水平,另一方面又要保护本土球员。我就在想,会不会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呢比如说,可以增加外援,但是规定必须有一个是年轻外援,这样既能提高比赛质量,又能给年轻球员一些机会。不过这种想法可能太理想化了,实际操作起来肯定有困难。
听说CBA又要降薪了,顶薪球员工资可能会降到400万。这消息一出来,估计不少球员要叫苦连天了。不过话说回来,400万也不少了吧我记得前几年CBA球员工资可是高得吓人,动不动就上千万。现在降下来,可能是回归理性了吧。
不过我就在想,这么降薪会不会影响到球员的积极性啊毕竟谁不想多赚点钱呢要是工资降得太多,会不会有球员想着去国外打球虽说NBA可能去不了,但是去日本、韩国打球也是个选择啊。不过话说回来,能在国内打球,有些球员可能也不愿意去国外漂泊。
还有人说球员工资应该跟成绩挂钩,打得好就多拿,打得差就少拿。这想法听着挺有道理的,可实际操作起来恐怕不容易。毕竟篮球是个团队运动,个人数据好不一定对球队有利。而且这样一来,会不会导致球员之间互相争抢数据,影响团队配合啊
这些新政策一出来,感觉本土球员压力挺大的。一方面工资降了,另一方面还要跟外援竞争,生存空间确实被挤压了不少。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压力未必是坏事,说不定能逼着球员们更加努力呢。毕竟竞争才能进步嘛,要是一直躺在舒适区里,那水平肯定提高不了。
我就在想,面对这种情况,本土球员该怎么办呢光是苦练肯定是不够的,毕竟在身体素质上跟外援差距太大。可能需要在技术和战术理解上下功夫,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比如说,可以专攻三分球,或者成为防守专家。反正就是要有自己的特点,这样才能在球队中站稳脚跟。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压力下,会不会有些球员扛不住啊我是说,万一有人觉得太难了,干脆退役或者转行怎么办这样一来,会不会影响到CBA的整体水平可能联盟需要想办法平衡一下,既要给球员压力,又不能把人逼得太紧。这可真是个难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