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晚期唐玄宗“御撰御书”《纪泰山铭》拓片在青岛胶东国际文化客厅内正式展出 今后市民可免费前来观赏临摹
泰山为五岳之首,它有着数以千计的石碑,使壮丽的泰山笼罩在历史、艺术和诗文的浓浓气氛里。在这些碑刻中,唐玄宗李隆基的《纪泰山铭》的“御撰御书”,其书法艺术“文词雅训,隶书遒逸,碑刻体伟幅巨,金光夺目”,在泰山石刻中最为瞩目被视为国宝。自古至今,《纪泰山铭》也相继引来了诸多文人墨客前来临摹和拓制。据悉,6年前,青岛胶东国际文化客厅负责人就斥巨资收藏了一幅清晚期《纪泰山铭》的拓片,这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拓印作品,它不但将“御撰御书”完整表达了出来,更是将精进拓印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今,这幅“国宝”在青岛胶东国际文化客厅内已正式对外展出,客厅负责人刘琳表示,为了传承书法艺术和弘扬历史文化,今后市民可免费前来观赏临摹。
“真是难得一见,今天算是开眼了……”9月1日,在青岛胶东国际文化客厅内,这幅唐玄宗李隆基的《纪泰山铭》清晚期拓片就悬挂在客厅中央,远远望去,这幅“国宝”蔚为壮观,遒逸的隶书字体,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据青岛胶东国际文化客厅负责人刘琳介绍,这幅拓片作品,是6年前,他们从一家拍卖行斥巨资所购,为了让人们能够近距离一睹其“芳容”,最近这才将这幅珍贵的拓片对外展出。
据史料记载,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第七位皇帝,他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也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唐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他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纪泰山铭》、亦称《东岳封禅碑》、《泰山唐摩崖》,开元十四年,唐玄宗为宣扬国力,组织了浩浩荡荡的队伍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同时,他举全国之力,调动能工巧匠,在大观峰下凿出巨大的摩崖石碑,最终成就了流传至今的《纪泰山铭》。整个摩崖高1320厘米,宽530厘米。正文隶书24行,满行51字,字大一尺见方,共1008字。《纪泰山铭》刻石,布局匀称,结构谨严,形制端正,气势雄伟。
“说起唐玄宗李隆基,人们就会想到‘安史之乱’和杨贵妃,其实对他的功过,历史评价中都很鲜明。唐玄宗的《纪泰山铭》的‘御撰御书’《纪泰山铭》之所以受到历朝历代人们的尊崇,是因为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及代表着唐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过往。其次,唐玄宗隶书字体浑厚苍劲,其书法造诣也是登峰造极,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刘琳说,在这种情况下,唐朝以后的历朝历代,除了吸引人们前来泰山“畅想”那种过往的历史背景外,更是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泰山观赏临摹,更有甚者,在当初保护意识淡薄的前提下,还引来了不少人花费巨大财力雇佣拓印技术的“高手”前来拓印。
“这幅保存在我们客厅的清晚期拓印《纪泰山铭》,传说当时动用了上千工人,搭起了很高木质脚架,花费了整整数年时间才得以完成。后来,历经数百年又流传至今,现在在位于泰山的铭刻,因为时间久远,加上风吹日晒,摩崖上有些文字已经变得模糊不清,而这幅拓印版的‘国宝’,则几乎将所有文字都保存了下来,所以它也就变得弥加珍贵。如今,《纪泰山铭》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护了起来,也不允许私自拓印,这也让这幅作品成为了文字最为全面的绝版。”刘琳说,现在每天都会有人慕名前来客厅观赏《纪泰山铭》,本着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今后客厅也将免费对外开放,让市民前来临摹。
新闻链接
唐玄宗封禅大典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传说当时,唐玄宗率领封禅大军,从长安来到汶河之滨,刚过汶河,河水还非常平稳,水波不兴,可到了河中,霎时间却变得白浪滔天,远处尚有一条黑龙翻滚着。唐玄宗心里一惊,当即手控弓弦,向黑龙直射过去。黑龙不见了,河面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唐玄宗顺利地渡过了汶河。唐玄宗在河中遇见黑龙,不知是吉是凶,心里老犯嘀咕,便问封禅使张说。张说顺口答道:“这黑龙是汶河之神,蛟龙起舞,迎接陛下,自然是吉祥如意。”唐玄宗听后,心里乐滋滋的,也就不再言语。
当唐玄宗来到中天门,已是中午时分,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猛然间又狂风骤起,一时刮得天昏地暗,走石飞沙,裂幕折柱。唐玄宗心里不禁焦躁起来。张说急忙上前安慰道:“陛下不用着急。风从东来,是海神前来迎驾带起之风,一会就过去了。”唐玄宗当即设置祭坛,对天祷告。不一会,果然风平树直了。唐玄宗前行,来到南天门,只见山上云缭雾绕,缥缥缈缈,远处尚有金石丝竹之声传来,张说忙恭维道:“陛下,你听,山神已奏起了迎宾的乐章。”第二天,大典完毕之后,天上出现了一片五彩云霞,一群白鸽在云霞四周轻快地飞翔。官员们都前来向唐玄宗道喜,说这是瑞云呈祥,白鸽道喜,一时间玄宗竟飘飘然起来。他兴致大发,分外高兴,当即封泰山神为天齐王,随行人员也都加官进爵。唐玄宗还下令在大观峰下凿出巨大的摩崖石碑,以炫耀自己的功绩。( 刘雨欣 摄影报道)
编辑 | 刘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