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人的观念之中,清朝作为开启了近代百年屈辱又黑暗的历史的朝代,它无疑导致了中华文明的倒退,然而实际上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虽然清朝闭关锁国导致了与世界进步潮流的隔绝,但是这也只是让中国进入了一个相对停滞的状态,甚至说停滞也不完全对,毕竟肉眼可见“康乾盛世”期间经济是有进步的。

别说明清两朝了,就算是魏晋南北朝那么乱的时候,中华文明都一直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那么到底是哪一个朝代导致了中华文明的退步呢?
可能大家想想不到,其实罪魁祸首就是元朝,很多人就感到非常奇怪,元朝明明还不到一百年,怎么就能造成文明退步呢?其实只要看看元朝统治者的政策就知道原因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大一统王朝,元朝的政治制度并不像从前一样沿用前朝制度再逐渐改进,而是完全变更了政治制度,实行高度集权。
这种制度其实也是蒙古族在自己以往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保证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政府的权力也高度集中,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统一,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弊端。

首先,高度集权就意味着人治程度超过了法治,皇帝的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说一不二,因此就会导致朝廷和民众的法治观念淡薄。
以往朝代的皇帝处理政务一般都是按照规章制度来的,而元朝皇帝处理政务却是按个人喜好和意愿来,这就导致公正性不存在了,紧接着上行下效,法律的存在就像一个摆设一样。

这样一来,下面的官员和民众也学着无视法律,因此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都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社会也就越来越动荡、越来越不安定。
其次,高度集权还会导致了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的滋生和的蔓延,按照历史记载来看,元朝官员普遍存在着贪污腐败、徇私枉法等问题,

这群贪官污吏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根本就是将法律和正义视若无物,他们的行为不仅会损害元朝的统治基础,对经济发展也是一大祸害。
除此以外,元朝实施的民族歧视政策也是一个背刺自己的昏招,元朝统治者为了强调民族和血统的优越性,就实施了“四等人制”,按照民族将子民分为不同的等级。

元朝子民只能根据他们的阶级获得相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不用说都知道汉人是最底层的民族,因此这种民族等级制度严重损害了汉人和其他民族的自尊心,加剧了仇恨情绪。
但汉人又不甘心任人宰割,因此为了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此起彼伏的起义就在元朝短短几十年的统治期间不断发生,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再说了,元朝的上层建筑也是问题重重,一方面,元朝的皇位继承制度不完善,导致皇位更迭频繁,这在社会环境本来就不安定的环境下无异于自乱阵脚,是非常致命的。
另一方面,元朝的官僚体制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可以说只要民族、家世和血统过关,那就等着坐拥高官厚禄吧,这就导致官员素质得不到保证。

总而言之,元朝文明退步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政治制度的混乱导致的,首先人治代替法治就是最大的退步,其次社会的动荡不安更是失去了发展的土壤。
还有一点必须要说,当时蒙古族文化其实是比较落后的,这不是歧视而是现实,但是蒙古统治者却全面否定汉文化,进行文化替代,这只能导致退步。

前文已经提到了,元朝在民族政策上实行了等级制度,不同民族的等级是不一样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也都根据不同阶层有着不同层次的权限。
其中等级最高的人自然是就是身为统治者有着无限优越的蒙古人,第二等是蒙古人西征之后收服的西域、中亚各族人,他们虽然降于蒙古,但是蒙古人对他们很看重。

从第三等人开始就属于普通人了,这第三等人虽然说是“汉人”,然而实际上指的是在此之前有些社会地位并且欢迎元朝统治的汉人,其中还包括着很多身为蒙古人手下败将的契丹、女真人。
最后第四等就是社会底层了,毫无疑问这一阶级只有汉人,而且还是南方江浙、荆楚、两广这些地带的汉人,他们在元朝统治者眼中就是毫无意义的存在。

这“四等人制度”在强调了统治阶级地位崇高的同时,也是对汉族人的文化、习俗的贬低和忽视,说白了就是不把汉人当人,甚至还在分化汉人的阶级,培养驯服的汉人。
要不是奴隶制连蒙古人自己也不流行,那汉人的地位妥妥就会是奴隶阶级,由此可见当时汉人受到的尊严和地位侮辱有多严重。

而分化阶级还有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意味着元朝统治者放弃了民族融合这一有效稳定政治和社会环境的措施。
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呢?正是从历史上另一个民族融合的动乱时期——魏晋南北朝得出来的,想当年五胡乱华之后,入侵中原的可不止一个民族,而是至少有五个民族,那不比元朝乱多了?

当时入侵的少数民族也是对汉人采取种族灭绝政策,然而最终不仅没能消灭干净汉人,甚至还反过来开始主动和汉文化融合,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而后在不断融合之中,民族矛盾就逐渐不再是主要矛盾了,由此可见融合确实是一个好方式,然而元朝统治者却为了强调自己的尊贵而放弃了。

这就导致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和矛盾日益加深,冲突和斗争频频发生,不管是文化还是政治经济在这种环境中都很难得到进步。
因此在文化停滞不前的基础上,蒙古人还对以往有的文化成果进行了消灭,那结果不就是带来了文明退步的恶果?

在分化民族阶级的基础上,元朝统治者为了自己的文化不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打压汉文化的进步,还采取了限制文化交流的昏招,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有效的,但是也自断臂膀了。
元朝统治者以为只要打压了汉文化,那自己的文化就能够更加蓬勃地发展,但这想法属实是眼界太窄了,因为自古以来文化的发展就离不开交流。

前文提到过的魏晋南北朝就是一个文化交流带来兴盛的最好例子,由此可见阻碍文化交流不仅会加剧民族矛盾和冲突,还会阻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况且元朝统治者一边想着要守住自己的文化,一边又不重视支持教育的发展,这就无异于坐吃山空,毕竟草原上缺乏安定生活和稳定政治发展起来的文化能多有深度?

一个深度不足的文化要是再不加强教育去拓展深度,那最终就只能导致更加僵化、更加刻板、更加保守,只能拾人牙慧吃前人剩下的。
因此元朝统治者限制文教发展表面上是为了防汉人,但实际上汉文化即使暂停发展至短期退步也不会灭亡,但是蒙古自己的文化可是经不起这么这么折腾的,最后反而把自己防住了。

由此可见,方方面面都被民族意识限制住了的元朝最终导致的结果不仅是自己灭亡,更是文明的衰退,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