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号伤情再曝光,两处舰体被撞烂,恐影响美海军全球部署

初八没烦恼 2025-02-18 15:17:20

2025年2月12日深夜,美国海军引以为傲的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杜鲁门”号,与一艘5万吨级土耳其货船“贝西克塔斯-M”号在埃及塞得港附近意外相撞。

这场被称为“钢铁巨兽间的剐蹭”事件,不仅让美军颜面受损,更暴露出美国海军舰艇维护能力的深层危机。就在昨天,“杜鲁门”号的伤情情况才被镜头捕捉到,损失比预想严重的多,两处舰体被撞了个稀巴烂!

上万吨的巨舰,为何会相撞?

事故发生时,“杜鲁门”号正准备通过苏伊士运河前往红海部署,而土耳其货船刚从运河驶出。按照国际航行惯例,军用舰艇通常会开启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号以规避风险,但美军此次却选择“隐身航行”。

这直接导致两船在近距离突然发现对方时,货船虽紧急减速至近乎停滞,但毕竟双方都是万吨级别,货船仍因惯性撞向航母右舷。

从公开影像可见,撞击位置位于航母右舷3号升降机下方。外层钢板被撕裂,内部结构外露,护栏扭曲变形,舰艉侧面也出现挤压开裂。

不过,航母的核反应堆、舰载机和内部舱室均未受波及,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尽管美军强调“不影响航行”,但升降机损伤可能拖累舰载机调度效率。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方第一时间公布的“训练照”刻意避开受损区域,试图用甲板上的舰载机起降画面转移焦点。这场看似低级的碰撞事故,实则暴露美军长期存在的航行特权思维。

“杜鲁门”号的意外受伤,可以说直接打乱了美国海军的全球轮换计划。这艘航母原本是红海对抗也门胡塞武装的“主力选手”,自2023年10月巴以冲突升级后,它所在的打击群频繁拦截无人机和导弹,甚至发生过巡洋舰误击己方战机的乌龙事件。

按原计划,“杜鲁门”号还需在中东坚守至少4个月,待“尼米兹”号完成训练后前来换班。

可突如其来的维修需求让五角大楼陷入两难,若让“杜鲁门”号就近修补后迅速返岗,可能因关键设备未彻底修复而埋下隐患;若直接召回本土大修,红海将面临至少数周的“航母空窗期”。

目前,美军11艘现役航母中仅有4艘处于可部署状态,西太平洋、中东等热点区域早已“分不过来”。若抽调“尼米兹”号提前顶班,其他战区的部署链也会被拉崩。

更尴尬的是,胡塞武装可不会“体谅”美军的难处,过去几个月,该组织多次宣称对“杜鲁门”号发动攻击,虽未造成实质性损伤,但足以牵制美军精力。如今航母暂时离场,红海的威慑力难免打折,美国盟友的焦虑指数恐怕要直线上升。

“杜鲁门”号的事故虽是近年航母首例,但美军舰艇“花式撞船”的黑历史早已一箩筐,尤其是2017年堪称“灾难之年”。“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在日本海域与货轮相撞,7名水兵丧生。

两个月后,“麦凯恩”号在新加坡撞上油轮,10人死亡。调查显示,两起事故均因值班人员操作失误、未遵守导航规程导致。

美国海军的窘迫就连核潜艇也没能幸免,2021年,“康涅狄格”号在南海撞上海底山体,指挥官集体被撤职。

这些事故暴露出美军长期存在的训练漏洞,以航母为例,其配备的对海监视雷达本应提前预警周边船只,但在繁忙航道或特殊规则下(如苏伊士运河排队),依赖人工监控的短板便被放大。

高强度的全球部署导致舰员疲劳、经验不足的新兵占比上升,进一步增加了操作风险。

最关键的一点是,美国当前萎靡的造船业,恐怕是想修也修不了啊!

美国数次全球“求援”

数据显示,美国造船产能仅占全球0.13%,而中韩日三国合计占比超97%。

美国海军现有4家主要造船厂,承担着冷战时期遗留舰艇的维护重任。但这些船厂设施严重老化,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的3号干船坞建于1919年,维修核潜艇时需等待涨潮,珍珠港船厂仅有的航母维修位常年排队。

更棘手的是人才断层,经验丰富的焊工退休后,年轻技工难以处理特殊钢材焊接,导致新型破冰船交付延期4年。海军自建的培训学院刚培养出焊工,就被开出双倍薪水的SpaceX挖走大半。

五角大楼的“20年船厂改造计划”看似雄心勃勃,计划投资210亿美元,用数字孪生技术重塑四大海军船厂。蓝图虽美,现实却骨感。计划实施前五年,51项维修任务就延期7424天,38个项目平均超期200天以上。

在堆积如山的维修订单面前,显得远水难解近渴。

2024年9月,韩国韩华海洋首次承接美军后勤舰维护,日本三菱造船厂获准为美军舰艇提供90天快速维修,不过,这些合作仅限于非作战舰艇。受《商船法》限制,战斗舰维修仍需在美国本土完成。

盟友协助虽能节省跨洋返修的时间成本,但治标不治本。以韩国为例,其造船技术虽先进,但全年产能仅能满足美军极小部分需求。更关键的是,作战舰艇涉及核动力系统等机密技术,美军始终不敢轻易外包。

“杜鲁门“号撞船事件犹如一记警钟,敲碎了美国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航行中的傲慢操作到维修时的捉襟见肘,暴露出的是体系性危机。过度依赖冷战遗产、本土工业空心化、战略规划与现实脱节。

当超级大国开始向盟友“借船坞“,当核动力航母的钢板需要外国技工修补,这些画面或许比任何军事演习都更能说明全球力量的变迁。

美军能否重振造船业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现代海权的较量早已超越舰艇数量,延伸至工业基础与供应链的耐力赛道。或许正如那艘带伤演练的航母,表面光鲜依旧,裂痕却已悄然蔓延。

参考资料

美军舰维修到底有多难?美国海军全球“求人”帮修船 环球网2024-09-07

美国海军屡现“航母空窗期” 环球时报2024-08-28

撞船后!美航母照片首次曝光 湖南日报2025-02-16

航母被撞恐影响美海军全球部署 环球时报2025-02-17

0 阅读:27

初八没烦恼

简介:大哥大姐你们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