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瞪眼,台词硬挤,《促醒者》男主把“演技精湛”竟玩出新花样

芒果干文学馆 2024-10-28 17:07:32

一、医疗讨论会上的“哑口无言”

众人在医疗讨论会上沉默不语,都有些哑口无言。

您有看过专家会诊的时候,资深医生只能干坐在那里看戏的画面吗?然而,在电视剧《促醒者》的第九医院,这样的魔幻场景竟然真实上演了。

一位滑雪运动员意外昏迷,这件棘手的状况本应该是展示专家团队实力的好时机。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会议室里坐满了临床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在讨论病情时却集体失声。

一群国家一级演员精心打造的医生角色,却在这部剧中被导演安排成了最“无用”的背景板。

就在会诊室陷入尴尬气氛时,两位新人医生,韩西林和丁远志,站了出来。这两位分别从中医和瑞典留学归来的医生,马上就杠上了。

在会议室里,一个人坚持使用中医治疗,而另一个人却坚决要求使用西医手术,于是会议变成了"中西医掰头大会"。

更加离谱的是,这两位新人医生的过往记录都不怎么靠谱。韩西林两年前曾犯过重大医疗事故,而且性格跳脱,完全不像是个大夫。

会议期间,竟然有人拍着胸脯说有"十成把握"将病人唤醒,并放下狠话:若治不好,便离开第九医院。

你以为院长会出面制止这种冒险行为吗?实则不然!医院的整个管理层不仅没有提出任何质疑,反而给韩西林给了整整两周的时间让他去折腾。

更让人无语的是,眼看探视期快到了,病人还是没有苏醒的迹象,这帮资深医生不是赶紧想备选方案,居然是坐在一起讨论要不要支持丁远志上手术。

王志文、江珊、张志坚等演技派在剧中苦苦支撑,却囿于剧本的设定,被塑造成了一群对医疗决策毫无主见的配角。这些老戏骨们只能通过细腻的眼神和默契的互动,在夹缝中艰难地演绎着各自的角色。

这次医疗研讨会,与其说是在研究病情,更像是在演绎一场"资深医生集体沉默"的魔幻现实主义话剧。这哪里像是一部正经的医疗剧,简直就是在演"全院上下只有两个菜鸟能治病"的奇幻故事。

这种剧情设定不仅将专业医疗题材转化为偶像剧,更是将一群实力派演员困在了尴尬的框架中。

不能不说选对剧本到底有多重要,看看这一群老戏骨,他们竟被活活写成了医院里最能打酱油的专家团。

第二章、在行医路上的创伤记忆

提到《促醒者》中的人物故事,不得不提到韩西林和丁远志这对"欢喜冤家"的精彩表现。他们以独特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医生的生活百态和喜怒哀乐,可惜的是,方向走偏了。

首先是韩西林,这位中医界的"跳跳虎"两年前犯过一个重大错误。按理说,这种黑历史应该是角色塑造的重要转折点,能让观众看到一个医者如何从失败中成长。

王宥钧在表演这段往事时愣是演绎成了“我很受伤但我要瞪眼表示”的独角戏。

要说丁远志,从瑞典留学回来的高级人才,接到父亲去世的电话,他的表现简直让人目瞪口呆:这是接到外卖电话吗?毛晓慧同学,你演的可是失去至亲的痛苦啊!那木讷的表情、僵硬的动作,简直就像一个人形AI在读台词。

葬礼现场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神奇大戏,韩西林在得知真相之前,痛心疾首地指责丁远志,所有观众都替丁远志着急万分。

然而,事实情况却是,丁医生全程一副毫无表情、“你说什么我都无所谓”的样子,甚至连一皱眉头的动作都懒得展现出来。

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恐怕会发生全武行。

最为神奇的是韩西林收到师傅遗物的那个场景。王宥钧可能想把情绪表演得更加真实,于是他展现出了他的招牌技能——瞪眼。

因此,这个原本应该充满悲伤和追忆的场景竟然演变成了一个我很激动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的尴尬时刻。

两位主演的表演过于夸张,完全无法表达到位的情感。一个角色眼中仿佛快要瞪出镜片,另一个则全程面无表情,仿佛在出演默片时代的默剧。

这种演技哪里是在演绎医者的心路历程,简直就是在给观众上演"如何把真挚的情感戏演成表情包"的教学现场。

第九医院面临的人才危机,严重影响了其服务质量和发展前景。该院目前严重缺乏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进一步加剧了人才流失的问题,这为医院未来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瓶颈。

第九医院需要拿出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人才危机,以确保其在医疗行业的竞争力。

《促醒者》中令人痛心的一点在于,这些老戏骨们的处境。看看这个阵容:王志文、江珊、张志坚,随便挑一个都是戏精中的戏精,国家一级演员的称号可不是白给的。

在电视剧《冰雨火》里,张志坚和王劲松两位实力派演员的精彩对戏,足以撑起全剧的演技高水平。然而在《促醒者》这部剧里,这些演员被剧本设定为仅限于"最专业的观众"的角色。

你说这些演技派在第九医院又是在装什么呢?是装作主任吗?但他们什么都没说,主任遇到疑难杂症会不说话吗?还是装作院长?但他们也没有制止两个新人医生在会议室里的争论,自己就坐在那里看戏。

这些老戏骨们,挺拼的,就这么个剧本,也得硬着头皮演出专业范儿。他们的眼神戏、情绪把控依然细腻到位,愣是在这部剧里撑起了最后一丝医疗剧该有的样子。

可惜了,就算是好演员也扛不住剧本把他们写成"专业的背景板"。

看着“新生代”医生的表现,真的让人很着急。韩西林医生好歹还会做表情,虽然这表情很像是个表情包。丁远志医生更是厉害,在会议室做病情汇报时,那表情就像是在念菜单,专业术语说得跟在读绕口令一样别扭。

你说这是从瑞典留学回来的高材生,但他介绍商品的专业程度甚至不如快递小哥。

最让人无语的是医院管理层的决策水平。一个有前科的年轻中医,一个刚回国的西医,两个人在此地对决,院长和主任们不仅不拍板,还给他们两周时间让他们去折腾。

这个管理水平,怕路边上的诊所都不敢这么玩啊。

对比《冰雨火》的成功,再看《促醒者》这部剧,简直就像是一部教科书级别的反面教材。同样是实力派配角阵容,同样是年轻演员担纲主角,为何差别如此之大呢?说白了,并不是老戏骨们不给力,而是剧本把他们的专业性都写没了。

这样的医疗剧不仅让人们质疑自我,也让我们对这些所谓的医者仁心的角色产生了疑惑。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医疗剧都这么拍,那观众要怎么从这些角色身上感受到医者仁心的魅力?这波操作,不仅是在糟蹋老戏骨的演技,更是在透支观众的信任啊。

四、演技的天坑:全程瞪眼vs面瘫脸

《促醒者》当中王宥钧和周大为两位主演的演技真是把演技精湛这四个字玩出了新花样。王宥钧一位演员瞪眼就能把它演绎成表演的最高境界,周大为则把面瘫发挥到了极致,把"如何不像医生"的十八种方法都展示给了观众。

来聊聊王宥钧的"四季瞪眼法"。这位演员似乎觉得,只要把眼睛瞪得够大,就能表达所有情感。你看他演韩西林:拿到师父遗物,瞪眼表示开心;跟丁远志吵架,瞪眼表示愤怒;参加师父葬礼,瞪眼表示悲伤;指责丁远志没人情味,还是瞪眼。

这样的人设要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是中医大夫,怕是会变成"中医界最强表情包"了。

谈论到周大为的“木头人表演法则”,那是他可能认为留学回来的医生就应该是一副生人勿近的冷漠模样。接到父亲去世的电话,他的表情就像接到快递通知一样;参加父亲葬礼,他的表情看起来就像在看别人家的事;当韩西林指责他时,他的面部肌肉纹丝不动,仿佛开启了面部静止模式。

最尴尬的是这两人的台词功底。医生每天都会说专业术语,但他们却像在背课文一样。比如"促醒治疗"、"神经系统检查",他们说得磕磕绊绊,让观众听得冷汗直冒。

你说这是医生的日常用语?可是甚至实习医生都说得比他们流利。

观众们纷纷吐槽,认为这两位演员的表演太浮夸,不像医生反而像在演偶像剧,特别是其中一位演员瞪眼的表情,简直就像表情包一样,另一位演员则面无表情,像个AI一样,他们的演技水平让医疗剧变成了偶像剧。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两个演员的表演用力过度。王宥钧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观众看不出他在演戏;周大为则是一动不动,好像多做一个表情就不够高冷。

这几个人的演技水平,说他们在演"如何不像个正常人"可能更合适。

这部剧最大的失败之处就是让那样"让人眼前一亮"的演技占据了太多的镜头。老戏骨们在一旁看得心急如焚,可惜剧本并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发挥空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两位主演把医生形象演成了表情包大赏。

五、流量时代的演技危机

在说到医疗职业剧时,《冰雨火》无疑是个有人气的剧目。特别是张志坚与王劲松两人在剧中的对戏更是让人难以忘怀。其精彩对垒的对碰,将两位老戏骨的演技发挥得淋漓尽致,令观众大饱眼福,充分领略到了实力派飙戏的魅力。

可是为什么到了《促醒者》这里,同样的配置却翻车了呢?在流量时代之后,确实给了一些实力派演员展示的机会,比如《人世间》《亲爱的小孩》《冰雨火》《底线》《唐朝诡事录》等剧,都是由中生代演员撑起了演技担当。

很可惜,《促醒者》这部剧打破了这个规律。虽然老戏骨们使出浑身解数,力争把眼神都演成戏,但无奈剧本给的戏份太尴尬,硬是把一群国家一级演员写成了"专业观众"。

最让人绝望的是,这部剧的口碑已经彻底崩塌,给医疗行业剧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你说现在的观众也不会那么傻,他们看到王志文、江珊这些老戏骨的加盟,肯定是冲着看硬核医疗剧去的。

最终结果?等来的也不过是两个主演的"表情包演技大赏"。

如果再这么下去,以后谁还敢轻易尝试医疗剧这种题材呢?老戏骨们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好口碑,就别被这种拙劣的演技给毁了。

真心希望以后的职业剧能重视演技,让专业演员演专业角色,别再出现这种"全程瞪眼"和"面瘫式"表演了,那真是对观众的智商不太友好啊。

医术的精湛在手术室里被需要,演技的扎实在荧幕前被需要,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就是不能做到呢?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