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26日上线以来,悬疑剧《棋士》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影视榜单,首日即登顶平台飙升榜。
这部聚焦围棋犯罪与兄弟博弈的剧集,凭借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演员的精湛演绎,在同期热播的《北上》《黄雀》等作品中突围而出,成为2025年开年最受瞩目的现象级剧作。
「围棋犯罪」与「兄弟对决」的双重叙事张力,构成了这部悬疑剧的硬核基底。
故事以世纪之交的南方城市为背景,王宝强饰演的围棋教师崔业因卷入信用社劫案,意外发现自身围棋天赋与犯罪行为的致命契合。
从被迫协助劫匪脱逃,到主动利用棋局思维策划精密犯罪,角色在善恶边缘的挣扎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与之形成强烈戏剧冲突的,是陈明昊饰演的刑警兄长崔伟。
这对血脉相连却立场对立的兄弟,在追逃与反制的过程中,将围棋的「围而歼之」战术演绎成现实中的生死博弈。
王宝强此次突破性演绎,堪称其表演生涯的又一里程碑。
从信用社劫案中惊惶失措的人质,到利用棋理布局犯罪的天才棋手,他将角色黑化过程中的心理嬗变处理得极具说服力。
“当崔业发现棋盘上的杀招能转化为现实中的犯罪手法时,眼里迸发的不仅是疯狂,更带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孩童式兴奋”,有观众如此评价其表演的层次感。
这种在质朴与狡黠间自由切换的能力,正是王宝强扎根小人表演领域二十余年的功力显现。
无论是肢体语言中保留的市井气息,还是眼神流转间暗藏的算计锋芒,都让这个高智商罪犯形象既令人胆寒又引人唏嘘。
陈明昊的刑警形象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表演美学。
与《漫长的季节》中癫狂不羁的老年马德胜不同,崔伟这个角色需要呈现刑警特有的冷峻与克制。
“当他持枪抵住嫌犯太阳穴时,手指关节的细微颤动暴露了角色内心的天人交战”,这种「收」的表演方式反而让角色更具压迫感。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其对兄弟情的处理:审讯室对峙戏中,面对误入歧途的胞弟,崔伟眼中既有执法者的凛然,又暗含兄长特有的痛心,这种复杂情感的精准拿捏,让观众看到中生代演员的深厚积淀。
李梦饰演的邱嘉雯,则如同暗夜中的月光,为这部男性主导的硬核剧作注入温润底色。
其「初恋脸」特质在剧中被赋予全新诠释——梳着九十年代典型马尾辫的造型,既有少女时代的清纯灵动,又透着人妻特有的隐忍坚韧。
“当她发现丈夫的犯罪秘密时,那个从震惊到决绝的眼神转变,足以列入年度最佳表演瞬间”。
这个角色既承载着男主的人性救赎线索,又独立展现着时代洪流中普通女性的生存智慧,李梦用细腻演技证明:所谓「初恋感」绝非浮于皮相的甜美,而是历经沧桑仍能保持纯粹的生命力。
制作层面,《棋士》展现出电影级的水准追求。
监制韩三平延续《隐秘的角落》的悬疑美学,将围棋的黑白意象贯穿全剧:犯罪现场的血液在俯拍镜头中呈现星位布局;追逃戏的运镜暗合棋局的攻防节奏;甚至角色服装的灰白渐变都隐喻着善恶界限的模糊。
编剧七七继《八角笼中》后再度操刀现实题材,将围棋术语「打劫」「气竭」「征子」等专业概念,转化为犯罪手法与刑侦战术的具象表达,构建起独树一帜的悬疑语系。
相较于同期竞品,《棋士》的成功绝非偶然。
《北上》因叙事松散导致观众流失,《黄雀》受限于单元剧的结构缺陷,而《棋士》则用「围棋思维」统摄全剧:每个犯罪事件都是精心布置的「手筋」,警匪对决犹如「对杀」中的生死劫,兄弟情谊则似棋盘上永远保留的「真眼」。
这种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犯罪类型结合的创新尝试,既满足观众对烧脑剧情的期待,又赋予作品独特的文化品格。
在流量当道的影视生态中,《棋士》的爆红印证着品质剧作的永恒魅力。
王宝强用二十年扎根现实主义的表演积淀,陈明昊以话剧演员的深厚功底,李梦凭借对复杂角色的精准把控,共同铸就了这部兼具艺术性与观赏性的诚意之作。
当崔业在最终对决中落下那枚决定命运的黑子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罪犯的末路,更是整个创作团队对中国悬疑剧类型的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