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帮派史之捻军:皖北重乡情淮北灾荒频造就了安徽的充沛武德

刘洋瀚海聊之 2024-12-16 14:40:21

要问晚晴时期哪个地方的人武德最为充沛,安徽肯定是要占一个的。

作为可能是人类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太平天国之役,安徽就是主要战场。他不但是太平军一方相对稳定的根据地,也是大清近代新军的开端淮军的发源地。

同时,安徽在这一时期还诞生了另一股非常强劲的势力,捻军。

这支与太平天国同时期的起义军,与清廷持续对战了十六年,活动范围横跨皖、豫、鲁、苏、鄂、陕、晋、直等八省,最辉煌的战绩是阵斩了满清名将,蒙古的铁帽子亲王僧格林沁。

那这支捻军是什么来头?

因何出现,又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呢?

今天的中国帮派史,咱们就来聊一聊它。

捻军的“捻”源于“捻子”一词。

清嘉庆十九年(1814),江南御史陶澍shù给朝廷上了一道折子,大概是说,他发现在安徽、河南一带有一股土匪名曰红胡子,是白莲教余孽。他们的特点是喜欢成群结队,每一股土匪都称之为“一捻子”,小捻子几人到几十人不等,大捻子更是有一二百人之多。这货土匪气焰愈发嚣张,已经发展到敢在光天化日出来行凶的地步了,望朝廷早做决断,迅速将其除之。

(“安徽之庐(州)、凤(阳)、颍(州)、亳(州),河南之南(阳)、汝(州 )、光(州)、陈(州)等处,向有匪徒,名曰红胡子,其凶横不法之状,自已久达天听。臣近日细加防察,不但缉捕难于得力,且有凶焰日张,大非昔比,不可不速为殄除者。……匪徒前此犹散,而今则聚也。查红胡原系白莲教匪漏网之人,间出偷窃,身带小刀为防身之具,人以其凶猛,故取戏剧中好勇斗狠、面挂红胡者名之。然匪徒间知犹以为怒也,近则居之不疑,成群结队,白昼横行,每一股谓之一捻子。小捻子数人、数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条陈缉捕皖豫等省红胡匪徒折子》 陶澍(清))

这就是文献中“捻子”这个概念最早出现的时候,而它的含义就像奏折中描述的那样,一股、一群之类的意思,大概可以理解为实施犯罪的互助会组织。

慢慢的,“捻子”一词也就成了皖、豫地区称呼土匪的专属名词,类似于东北的“胡子”、西南的“啯噜”一类的词。

根据与捻军生活在同时代的剧作家黄钧宰(1826-1895)的描述,这些最迟出现于嘉庆朝的“捻子”,就是后来的“捻军”也即清廷官方所称的“捻匪”。

(“安徽之庐、凤、颍、亳,河南之南、汝、光、陈,向有白莲遗党,劫掠最横,以朱染发,号曰红胡匪,每一股谓之一捻。小捻数人、数十人,大捻二三百人,是为捻匪之始,自嘉庆甲戌年起,至今不绝。”——《金壶七墨》 黄钧宰(清))

当然了,也不能说捻军是白莲教的分支。

其实在嘉庆年间清朝就已经很乱了,只不过白莲教那时候闹得最凶,咱们之前的节目也介绍过,发生在嘉庆朝的白莲教川楚教乱甚至可以看作是大清由盛转衰的标志。

但同时期皖、豫、鲁一带各类教派和土匪组织也非常的多,除白莲教外,还有什么八卦教、虎尾鞭、顺刀会、白撞手、拽刀会等等,除很多地方大员奏报中称其成员与白莲教、八卦教这类的宗教门派有些理不清的关系外,其实他们的行事风格倒与宗教无关。

大概有两种类型,一种更像是黑社会或土匪组织,另一种更像是以村或宗族为基本单位的自卫武装团体。

发展到后期甚至出现了整村、整族皆为“捻”的现象,正所谓“一村有捻一村安,一族有又捻一族幸。”

至于为什么捻军这样的组织会在安徽出现,这就和安徽特殊的宗族观念有关了。

比如捻军初代头目张乐行,其族人占据9里18庄,数千人之多;五色旗红旗旗主侯士维,号称9里13侯,同样有族人数千;捻军元老苏天福,其族人分布在百余村,有万人之多。

也正是因为皖地有这样的特殊乡土祖宗关系,客观上也影响了后来李鸿章在皖地招募团练组建淮军的动员效果。

另外,咱们之前讲青帮的时候也提过,为什么那么多苏北人会去上海,因为淮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一地区非常容易受灾。如自1194年黄河夺淮入海以来,这一地区的河道、湖泊被黄河上游带来的大量泥沙垫高,要么河道淤塞积水不排,要么湖底增高超出地平线成为头上湖如洪泽湖,再加上本身这个纬度就雨水多,所以水灾频发。

而且按照“祸不单行”,爱发水灾的地方不会只有水灾,旱灾、蝗灾、瘟疫也都会不时光顾。

以安徽的颍州也就是今天的阜阳为例,从明万历至清雍正年间,人相食得记录就有13次。

放眼整个皖北地区,嘉庆朝25年,朝廷因为皖北地区受灾而颁布的减免赋税或实施赈济的蠲赈上谕就有51次之多。

正所谓“三年两头灾,十年八年灾。”

在这种情况下,没了生计却又乡土宗族观念极重的皖北人,想要抱团搞点事就不奇怪了。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淮北地区又遭大旱,皖地结捻之风再次高涨。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进入安徽河南之地。亳州、蒙城、凤台、宿州、以及皖、豫边界等地的18铺捻匪首领在亳州涡阳县的雉河集会盟,公推张乐行为盟主,分五色旗,祭旗起事。

至此,捻军正式出现。

1855年,黄河决口,鲁南、皖北、苏北出现了更多无家可归的灾民,其中很多人都选择了加入捻军,出现了“淮河南北遍地皆捻”的局面。

捻军的人数也在此时达到了巅峰,可战之兵约十万众。

虽然规模和破坏力远不如太平军,但声势之大也让朝廷把他们和被称为发贼的太平军抬到了同等高度,合称“发捻”。

1857年,张乐行接受了太平天国的册封,改旗易帜,名义上从属于太平军,双方也曾合兵在六安一带作战。

此后数年,捻军四处流动作战,战场横跨皖、豫、鲁、苏、鄂、陕、晋、直等八省。

其中1861年,捻军在山东还曾与英军和法军作战。要知道就在前一年,大清的首都刚被英法联军攻破,还放火烧了圆明园。《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墨迹还未干,清廷就能和英法站到同一战线。

1863年,捻军首领张乐行被俘身死。

1864年,曾国藩攻破太平天国国都南京(天京),太平军幼主洪天贵福被沈葆祯凌迟于南昌,太平天国覆灭。

长江以北的残余太平军赖文光部与捻军张宗禹部合兵,以原太平天国将领遵王赖文光为首领,继续以太平天国的名义继续行事。

次年,张宗禹所部在高楼寨之战(山东菏泽终兴镇)中斩杀了满清名将,蒙古铁帽子亲王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的死既是捻军最后的高光时刻,也是满清朝廷军权彻底落入汉军将领统御的标志。同样出身安徽乡党,从属于李鸿章的淮军时代即将到来。

1866年,捻军分家。捻军将领张宗禹率部进入陕西,是为西捻。原太平军将领赖文光所部则为东捻。

1868年,东捻、西捻先后败于淮军之手,捻军至此全部覆灭。

但属于安徽人的时代还远未结束。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