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上甘岭唯一女兵在纽约遇退伍美军,美军:您还记得我吗?

秋柳浏览过去 2024-11-09 13:14:49

1979年,上甘岭唯一女兵在纽约遇退伍美军,美军:您还记得我吗?

1979年春季,纽约的一家餐馆里发生了一段令人难忘的邂逅。当时在美国进行学术访问的南京外事办干事刘禄曾,正与同事们享用晚餐。突然,一位美国老兵从邻桌走来,用生涩的中文喊出了她的名字。这位老兵曾是上甘岭战役中的美军士兵,而刘禄曾则是这场战役中唯一的女兵。二十多年前,他们曾是对立的战场之敌,如今却在异国他乡相遇。这段跨越国界的相逢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一个出身上海富裕家庭的大家闺秀,为何会成为上甘岭战役中唯一的女兵?而这位美军老兵又是如何在二十多年后还记得她的名字?这一切,都要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说起。

从大小姐到战士

1927年,刘禄曾出生在上海一个显赫的家庭。她的祖父是晚清时期的朝廷官员,父亲则是留洋归来的知识分子,在上海银行担任要职。在这样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刘禄曾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从小学到中学,刘禄曾就读于上海最好的女子学校。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的父母并未因为家境优渥而放松对她的要求。每天清晨五点,刘禄曾就要起床读书,背诵古文。除了中文功课,她还要专门请外籍教师来家里教授英语和法语。

1945年,刘禄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吴大学法学院。这所由美国传教士创办的大学,是当时中国最著名的法学院之一。在大学期间,她不仅系统地学习了法学理论,还深入研究了英美法系的判例法,这为她日后在战俘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然而,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刘禄曾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折。1949年上海解放后,这位曾经的大家闺秀毅然决定投身革命事业。当时,许多像她这样的知识青年都在考虑如何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刘禄曾第一时间递交了参军申请书,但因为其家庭成分,最初的申请并未获得批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多次向组织提出申请,表达参军的决心。

机会终于在同年冬天到来。由于战俘营急需英语翻译人员,组织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具有英语专业背景的人才。这次,刘禄曾的申请终于获得批准。在得知这一消息的当天,她立即收拾行装,准备北上。

临行前的一个晚上,刘禄曾的父母找到她,希望她能改变主意。他们提出可以动用关系,为她在上海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刘禄曾态度坚决,她说:"新中国给了我们新的机会,我不能再做一个无所作为的大小姐。"

就这样,这位从未离开过上海的大家闺秀,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开往东北的列车。当时,她还不知道等待她的将是怎样艰苦的考验,也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上甘岭战役中唯一的女兵,更不知道这个决定将彻底改变她的人生轨迹。

战俘营中的翻译官

1951年初,刘禄曾抵达朝鲜战场后,立即被分配到志愿军第42军战俘管理处。这里关押着数百名来自美国、英国、土耳其等国的联合国军战俘。由于精通英语和法语,再加上法律专业背景,刘禄曾被任命为战俘营的主要翻译官和教育干事。

初到战俘营时的情况十分复杂。很多战俘对中国军队抱有敌意和不信任,有些甚至拒绝与中方人员交流。刘禄曾发现,这些战俘中不乏来自美国中西部农场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是被征召入伍的普通百姓。

为了打破僵局,刘禄曾开创了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她首先组织战俘们按照国籍和语言分组,每组选出代表负责与中方沟通日常事务。同时,她建议战俘营设立图书角,提供英文书籍和报纸,让战俘们能够了解外界信息。

在一次例行翻译工作中,刘禄曾注意到一位名叫约翰·威廉姆斯的美军战俘懂得一些中文。经过了解,原来他的祖父曾是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生活多年。刘禄曾邀请他协助翻译工作,这一决定意外地促进了中美战俘之间的沟通。

1951年夏天,战俘营迎来了一批新的战俘。其中包括几名受伤的军官,他们需要紧急医疗救治。刘禄曾立即协调军医院,为这些伤员提供及时治疗。其中一位叫托马斯·伯纳德的美军中尉,腿部受重伤,经过中国医生的治疗才保住了双腿。这次经历让许多战俘对中国军队的态度有了明显改观。

为了让战俘营的管理更加人性化,刘禄曾提出了多项建议。她建议允许战俘们种植小菜园,既可以改善伙食,又能给他们一些活动机会。她还组织战俘们排练话剧和音乐会,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这些措施在战俘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952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在战俘营蔓延。刘禄曾立即组织医疗队进行隔离治疗,同时亲自向每个战俘解释防疫措施的必要性。在这场危机中,她的专业素养和人道主义精神得到了战俘们的认可。

随着时间推移,战俘营的氛围逐渐改善。一些战俘开始主动学习中文,有的甚至开始帮助照顾同伴。刘禄曾经常收到战俘们写来的便条,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这些便条她都仔细保存,作为这段特殊经历的见证。

到1953年初,当第一批战俘获准遣返时,许多人主动向刘禄曾告别。他们说,在战俘营的经历改变了他们对中国人的认识。而这,正是刘禄曾通过翻译工作努力实现的目标。

战场上的特殊使命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刘禄曾接到新的任务:前往597.9高地参与战地广播工作。这个决定源于志愿军指挥部的一个重要发现——联合国军中有相当数量的士兵会因为听到母语广播而产生动摇。

在前往上甘岭的路上,刘禄曾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惨烈。弹坑遍布的战场上,医务人员在炮火中抢救伤员。作为这场战役中唯一的女兵,她被安排在坑道内的一个秘密广播站工作。这个仅有几平方米的空间,就是她未来几个月的战位。

每天凌晨四点,刘禄曾就开始准备广播稿。她根据前线搜集的情报,用英语播报战况,呼吁联合国军士兵放下武器。特别是在得知对方部队补给困难时,她会详细介绍志愿军优待俘虏的政策。这些广播往往在敌军发起进攻前进行,效果显著。

在一次激烈的炮战中,刘禄曾发现很多联合国军士兵不了解战争的真实原因。她随即调整了广播内容,加入了对国际时事的分析。她用流利的英语解释战争给普通士兵带来的伤害,这种方式引起了不少敌军士兵的共鸣。

除了广播工作,刘禄曾还在坑道里开办了一个特殊的英语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多是志愿军的侦察兵和通信员。她编写了实用的英语教材,教授战场上最需要的英语词汇和句子。这些学员后来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准确理解截获的敌军通讯内容。

1952年11月中旬,一场大雪过后,刘禄曾收到前线送来的一份特殊材料:一名美军士兵的日记本。这个日记本记录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真实想法。她立即将日记内容编入广播稿,用实例说明战争对双方士兵造成的伤害。这次广播后,确实有一些敌军士兵选择了投降。

为了让广播更有说服力,刘禄曾建议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小组,专门收集和整理战俘的书信和证言。她注意到,很多美军士兵都来自农村和工人家庭,与他们的中国同行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这些内容被编入广播稿后,引起了更多敌军士兵的共鸣。

在上甘岭战役最激烈的阶段,刘禄曾和其他战友一起经历了长达43天的坑道生活。虽然条件艰苦,但她始终坚持每天三次准时播音。她的声音穿越炮火,传向阵地的另一边,成为了这场战役中一个特殊的存在。

到战役结束时,刘禄曾的广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在她的广播影响下,有数十名敌军士兵选择了投降。这些人后来都证实,正是那个来自坑道的女声让他们认识到战争的真相。

意外重逢的背后

1979年的那次纽约重逢,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那位美军老兵名叫罗伯特·威尔逊,曾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名步兵连长。在战役最激烈的时期,他曾多次听到过刘禄曾的广播。

经过交谈,两人逐渐还原了当年的场景。威尔逊回忆,在1952年11月的一个夜晚,他所在的连队正准备发起进攻。就在那时,坑道里传来了刘禄曾的声音。她用标准的美式英语播报着前线战况,并讲述了一个美军士兵的故事。这个士兵来自爱荷华州的农场,与威尔逊是同乡。这个巧合让威尔逊对这个声音印象深刻。

重逢时,威尔逊带来了一本保存了二十多年的笔记本。这本笔记本记录了他在战场上听到的每一次广播内容。其中最特别的是1952年12月14日的记录。那天,刘禄曾播报了一则关于圣诞节的特别节目,提到了战俘营里美军战俘们如何度过节日。这些内容让威尔逊第一次了解到战俘在中国军队的实际待遇。

在纽约的这次会面中,威尔逊还带来了几封他保存的战友来信。这些信件来自当年在上甘岭战役中选择投降的美军士兵。信中详细描述了他们在战俘营的生活,证实了刘禄曾广播中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更令人惊讶的是,威尔逊提到了1953年初的一个细节。当时,他的部队在撤退时发现了一个中国军队的战地日记。日记中记录了一位女军人在坑道中坚持播音的故事。虽然当时并不知道这位女军人就是刘禄曾,但这个故事在美军中广为流传。

随后的谈话中,两人交换了各自对战争的认识。威尔逊说,正是那些深夜的广播,让他开始思考战争的意义。而刘禄曾则分享了她在战俘营的工作经历,讲述了那些选择新生活的美军战俘的故事。

这次重逢还揭示了一个有趣的巧合。威尔逊的儿子正在耶鲁大学攻读东亚研究,研究方向就是朝鲜战争期间的中美军事交流。当他得知父亲遇到了当年上甘岭战役中唯一的女播音员时,立即决定把这段历史写入他的论文。

在餐厅告别时,威尔逊拿出了一张泛黄的照片。这是1953年他们部队撤退时在上甘岭阵地拍摄的。照片中,一个简陋的广播站还依稀可见。他将这张照片送给了刘禄曾,作为这段特殊历史的见证。

这次意外的重逢,不仅串联起了历史的碎片,也展示了战争中普通人的命运。两位曾经的对手,在和平时期的相遇,为这段历史增添了一个温和的注脚。

战后岁月的延续

1954年回国后,刘禄曾开始在外交部工作。她的第一个任务是协助处理战俘遣返事务。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几位曾在战俘营里认识的美军士兵。他们主动要求留在中国,希望能为中美民间交流做些工作。

在外交部工作期间,刘禄曾参与了多项重要的外交活动。1955年,她作为翻译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会议期间,她遇到了一位美国记者,对方正在写一本关于朝鲜战争的书。这位记者听说过她在上甘岭战役中的广播工作,专门采访了她三个小时。

1960年代初,刘禄曾被调到联合国中国代表团工作。在纽约期间,她经常收到来自前战俘的信件。一位名叫杰克·汤普森的美国退伍军人在信中提到,他已经在芝加哥大学教授中国历史,这完全得益于在战俘营期间开始的中文学习。

1965年,刘禄曾参与组织了一次特殊的会议。这是一次非官方的中美退伍军人见面会,地点选在加拿大温哥华。会议上,多位美军老兵带来了他们保存的战时物品,包括收音机零件、广播记录和日记本。这些物品后来被捐赠给了中国军事博物馆。

1970年代末,随着中美关系解冻,刘禄曾多次接待来访的美国代表团。其中包括几位曾在朝鲜战场服役的美国官员。他们谈起当年的广播,称这些广播为他们提供了了解中国的第一个窗口。

1980年,刘禄曾参与编写了一本关于战时外事工作的资料集。她将自己在战俘营和战地广播站的经历整理成文,连同相关照片和文件一起收入书中。这些材料成为了研究那段历史的重要依据。

1985年,应美国退伍军人协会邀请,刘禄曾赴美进行访问。在华盛顿,她参观了越战纪念碑,并在退伍军人聚会上发言。一位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美军老兵送给她一盒老式录音带,里面居然录有当年她的部分广播内容。

1990年代,刘禄曾开始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她经常向学生们讲述战时的翻译工作经历。一次课后,一位美国交换生告诉她,他的祖父就是在上甘岭战役中听过她广播的士兵之一。

2000年后,刘禄曾将更多时间用于整理历史资料。她与几位老战友一起编写了《战地翻译员回忆录》,详细记录了战时外事工作者的故事。书中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包括战俘营的日常记录、广播稿件和书信往来。这些材料为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到了晚年,刘禄曾仍然保持着与一些美国老兵的通信联系。这些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友谊,见证了一段特殊的历史,也成为了中美民间交流的一个缩影。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