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四子一女结局,三个儿子英年早逝,私生子在美国不会说中文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2-16 03:05:46
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作为曾经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的一生辉煌且多彩,他在政治舞台上的经历,可以说是既有辉煌也有争议,成就与批评并存。

但在情感世界里,他的故事却依然吸引着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了经久不衰的话题,无论是他与原配于凤至的深厚情感,还是与赵四小姐赵一荻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传奇,都充满了浪漫与波折,让人津津乐道。

在政治上,张学良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想当年,他勇敢地站出来抗日,坚决不向敌人低头,这可是大家都知道的英雄事迹,特别是那个“西安事变”,更是让他一下子出了大名。

但是呢,张学良也有他的争议,有时候,他的政治决策和个人选择会让人有看法,而且,他还被软禁过好长一段时间,这经历可真够曲折的,这些复杂的经历加在一起,让张学良的政治生涯变得特别传奇,就像电影里的故事一样。

他的政治生涯跌宕起伏,家庭生活同样充满波折,张学良共有8个子女,但真正亲生的只有四子一女,其中三个儿子却英年早逝,唯有私生子张闾琳在美国平安度过一生。

作为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那可是对张学良情深意重得很,当西安事变发生后,于凤至心里很是着急,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立马就往溪口赶。

她心里头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陪在张学良身边,哪怕他被囚禁了,她也要和他一起面对,从那一刻起,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路途遥远,她都坚定不移地跟随着张学良的脚步。

从溪口开始,他们辗转了安徽、江西、湖南、贵州等多个地方,这一路上,于凤至始终不离不弃,默默地陪伴在张学良的身旁。

这一陪,就是整整三年多的时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于凤至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陪伴和支持,她的坚持和深情让人动容。

张学良和于凤至一共有四个孩子,一个女儿和三个儿子,分别叫做张闾瑛、张闾珣、张闾玗和张闾琪。

给儿子们取名字时,张学良特意从《诗经·尔雅》里找灵感,希望他们像东方珍宝巫医之珣、玗、琪一样珍贵。

张学良特别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很小的时候就送他们去沈阳很有名的“湖社”学画画。

在“湖社”,孩子们有幸得到了很多大画家的亲自指导,比如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等等,这些都是响当当的名字,可以说,张学良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付出了很多心血。

大儿子张闾珣,从小就是个既聪明又调皮的孩子,作为张作霖的嫡长孙,他深得爷爷张作霖的喜爱。

1933年,张学良决定出国考察,他便带着张闾瑛、张闾珣和张闾玗一起去了国外,并让他们在意大利继续学习深造。

后来因为意大利竟然承认了伪满洲国,这让张学良非常生气,他果断地与意大利当时的外交大臣、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断绝了关系。

为了避免进一步的麻烦,张学良决定带着孩子们离开意大利,前往英国,在英国的那段时间,可并不太平。

德国法西斯发动了残酷的空中轰炸,这场轰炸给张闾珣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导致他的精神状况出现了问题,尽管家人尽力照顾和医治,但张闾珣的精神状态一直没能完全恢复。

遗憾的是,他在1954年就去世了,那时他才仅仅37岁,正是人生的壮年,这不仅是张学良和家人的巨大损失,也让人们为这位曾经聪明伶俐的孩子感到深深的惋惜。

二儿子张闾玗,和他父亲一样,特别喜欢运动,从小就爱上了骑马、跑步和打网球这些活动。

在1929年举办的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上,张闾玗和张学良一同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了网球表演,他们的球技非常高超,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和赞叹!

可命运总是充满变数,1958年,已经定居在美国的张闾玗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身受重伤,最终不幸去世,这对于张学良一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三儿子张闾琪,1919年出生,从小就特别聪明,深得父母的喜爱,但命运多舛,1929年,年幼的闾琪不幸患上了肺结核,这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

尽管张学良请遍了名医,于凤至也日夜照料,可闾琪还是在1931年离开了人世,地点是在沈阳,张学良悲痛欲绝,甚至想过轻生。

闾琪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日本人所害,也有人说是医疗事故,正好闾琪死后不久就发生了“九·一八”事变,这让他的死更加扑朔迷离。

女儿张闾瑛可是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心头肉,他们唯一的女儿呢,对于于凤至来说,张闾瑛简直就是她生命中的全部依靠,几十年来,张闾瑛始终陪在于凤至的身边,细心照料着她的日常起居。

她非常的聪明,学东西特别快,不光会说好几种外语,而且在学术上也相当有成就,她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一直读到博士,自从跟着妈妈去了美国,她们母女俩就在那里定居了,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

张闾瑛在英国留学期间,遇到了陶鹏飞,他是辽宁人,也是东北大学第一届的毕业生。

闾瑛拒绝了孔祥熙儿子的求婚,她说她要嫁给的是真心相爱的人,而不是权势之家,后来,闾瑛和陶鹏飞结婚,定居在了美国。

1961年,陶鹏飞和张闾瑛夫妇到台湾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闾瑛趁机提出想探望父亲的请求,但台湾当局却没有回应,闾瑛只好找到张学良的好朋友张群帮忙。

在张群的帮助下,闾瑛终于见到了父亲,他们从1934年在欧洲分别后,已经二十多年没见了,现在,闾瑛已经为人妻为人母,而张学良也已经白发苍苍,步入了晚年。

父女俩见面时抱头痛哭,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这也是张学良第一次见到女婿陶鹏飞,但见面的时间非常短暂,只有一个多小时,他们就又不得不分开了。

1990年张学良重获自由时,张闾瑛还经常去台湾看望父亲,晚年时期的她一直居住在美国,含饴弄孙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快乐。

张学良和于凤至一共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按道理说,两个人应该感情很好,像琴和瑟那样和谐,互相尊重得像对待宾客一样。

但奇怪的是,张学良这辈子心里最喜欢的人,其实不是于凤至,而是长得特别漂亮的赵四小姐,也就是赵一荻。

那时候在天津,最热闹、最有名的聚会地点就是蔡公馆,有一次,在蔡公馆举办的生日舞会上,赵一荻和张学良就这么碰面了,也算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吧。

到了1927年夏天,赵一荻的家里人去北戴河避暑,巧的是,张学良也刚好在那里休息养身体,这样一来二去的,俩人的关系就更近了一步,等他们从北戴河回到天津后,就经常一块儿去跳舞,感情也是越来越好。

后来到了1929年10月,赵一荻干脆就不顾家里的反对,自己一个人坐火车跑到沈阳去了,到了沈阳,她就被安排在北陵别墅住下,和张学良开始了那种不公开的同居生活,这事儿在当时也是挺轰动的。

早在北戴河时,张学良就已经告诉赵一荻,他们同居后不会给她夫人的名分,但赵一荻表示,她愿意为张学良牺牲一切,不在乎称呼。

即使赵一荻的父亲赵庆华在报纸上声明与她断绝父女关系,她也没有动摇,1930年,赵一荻生下了一个男孩,他们给他取名为闾林。

张闾琳是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唯一的儿子,但他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波折,在张闾琳10岁那年,赵四小姐决定去陪伴被关起来的张学良,于是她就把儿子闾琳送到了美国,交给了一个叫伊雅格的人照顾。

为了不让别人知道闾琳的真实身份,伊雅格给闾琳取了一个美国名字,叫“克尔”,在美国,克尔很快就学会了说英语,而且说得非常流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忘记了中文,甚至到后来,连自己父亲张学良的名字都不会用中文说了。

张闾琳非常聪明又努力,中学一毕业就考上了加州大学,专门学习航天方面的知识,等他大学毕业,就成为了一名航天专家。

1940年,赵一荻女士把儿子张闾琳托付给美国人后,就去了贵州和张学良一起被囚禁起来,那时候他们几乎和外界没有联系,也再没听到过儿子的消息。

到了1946年,赵一荻跟着张学良秘密地从重庆转到了台湾,那里的看管更加严格,就这样过了15年,这漫长的15年里,他们一直没能和儿子联系上。

赵一荻心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儿子,直到1952年,在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帮助下,她才终于找到了儿子。

1956年,张闾琳第一次去了台湾,从那以后,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就能和不会说中文的儿子经常来往,一家人享受到了团聚的快乐。

1964年,64岁的张学良和51岁的赵一荻补办婚礼,这时候的他们两个已经与世隔绝28年,于凤至主动与张学良解除婚约,成全了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

7月21日那天,台湾的《联合报》公布了张学良和赵一荻结婚的事情,用了很美的句子来形容他们的感情。

随着蒋介石和他的儿子都去世了,张学良和赵一荻就越来越自由了,他们离开了台湾去了美国,在夏威夷定居下来。

赵一荻一直陪伴着张学良,直到2000年6月22日,在夏威夷,赵一荻因病去世,结束了她长达70多年的陪伴。

参考信源:

辽沈晚报——张家后人今安在?张学良的三个儿子均早逝2010-01-05

海外网——张学良3任妻子8个子女今何在?2017-05-08

0 阅读:10

叨叨小科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