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被誉为篮坛“神射手”的张卫平吗?这个名字可能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并不熟悉,但在一些中老年人眼中,他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尤其是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的那段时期。
从1965年进入北京青年男篮到1973年入选国家队,张卫平靠的是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和身体素质出众能抗能造的天赋。1972年,张卫平拿到五项球类运动比赛亚军,就此名声大噪。
之后的故事就是张卫平的巅峰时刻已然到来:1973年荣获全国篮球联赛亚军;1974年亚运会男篮项目季军;1975年亚锦赛冠军、第三届全运会亚军;1978年实现突破亚运会夺冠......
这是张卫平作为球员征战多年达成的成就,退役后的他先是出任老东家北京青年男篮教练,后又历任北京女篮教练、中国男子篮球队教练。担任教练的这段时期相较以往而言要平淡些。

但也拿到一些成绩:1985年第十三届亚洲锦标赛季军;1986年第十届亚运会冠军;1986年第十届世界锦标赛第9名;1987年第十四届亚洲锦标赛冠军;1988年汉城奥运会第11名。
这两段故事和经历是绝大多数中老年人耳熟能详的、年轻人所不了解和熟悉的。然而,张卫平之后的故事和经历却将这一现状彻底颠倒了过来:年轻人十分熟悉、中老年人则稍显陌生。
张卫平带领中国男篮拿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第11名后便从教练位置上退了下来,而后去到美国学习工作。尽管此时的男篮和张卫平已然没有半点联系,可他还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多次协助安排、组织中国队和篮球俱乐部管理人员访美,为训练队员、互约比赛和参观考察等方面提供便利。除此之外,张卫平还促进了美国教练来华交流和讲学。

在这段时间里,张卫平几乎与篮球绝缘。尽管只是提供了必要帮助,但篮球圈子对他来说早已远去了。张卫平曾在自述中提到这段经历:在芝加哥工作生活的四年多时间里只看了录像。
张卫平是乔丹的球迷,虽然和篮球绝缘了,可他还是习惯在在闲暇时间看看乔丹的比赛录像。张卫平曾坦言:这个时候的我在心态上更像是一个纯粹的球迷,并不需要去过多分析和思考。
或者这样来说,张卫平的状态是单纯地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极少考虑技战术相关的业务问题。但这也意味着他与打球教球的老本行渐行渐远,如果没有意外,下半辈子可能都这样了。
但命运的齿轮却在悄然转动,只是此时的张卫平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得到一个开启全新人生阶段的机会,一个足够让他后入行却先打破纪录的逆转良机。不过,这也和两个关键人物相关。

一个是央视著名解说员孙正平;另一个则是时任国家体委竞训二司篮球处处长的刘玉民。张卫平和这两个人都算是老相识了,彼此之间交情很深。张卫平认识孙正平是在1975年左右。
当时的情况是张卫平跟随北京队去山西太原出征全国篮球联赛分区赛,恰好孙正平是现场广播员。一来二去之下,张卫平便和孙正平相识。后面双方发现彼此在性格等多方面很合得来。
但孙正平一直在解说行业深耕,直到张卫平不再出任国家队男篮教练一职时,他还是解说员。只是随着解说水平和功底的不断提高、深厚,孙正平后来成了央视里极具个性的解说员。
1994年夏天,孙正平带着央视转播组来到美国达拉斯,在当地的新闻中心解说足球世界杯。张卫平得知老朋友来到美国后,马上前往达拉斯。后来还带着孙正平等人去迪士尼乐园游玩。

孙正平既感动又欣喜:感动的是老朋友即使不在篮球圈子里了也仍然没有忘记之前因缘际会相识的朋友;欣喜的是在大洋彼岸的另一边,竟然还能在老朋友的陪伴下找回在家时的感觉。
很快,孙正平回报的时刻来临了。1996年2月,孙正平去到美国圣安东尼奥,这是他得到邀请第一次现场解说NBA全明星赛。可解说不能只有一个解说员,还要有相关的嘉宾才行。
嘉宾的存在既是不让解说员尴尬又可以起到反衬的作用,尤其是在两个人水平差不多的时候,更能得到球迷粉丝的认可。孙正平马上就想到可以邀请已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张卫平来做嘉宾。
张卫平之前既是运动员又做了教练,在美国生活多年后还会说英语,简直就是不二人选。张卫平一看既能帮老朋友缓解燃眉之急,看球评球又正是自己爱干能干的事情,于是欣然接受。

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张卫平和孙正平的组合竟在NBA解说席一炮而红。就连美国人都对这两名中国人惊讶不已:明明不是一直在美国篮球圈里,却可以做到抛梗如数家珍的程度。
美国人喜欢,国人就更不例外了。毕竟张卫平是男篮名宿,能够在解说上焕发第二春实在是喜闻乐见的场景。谁说中国人不能给老美解说NBA的?瞧瞧,咱们中国人比老美还要专业!
张卫平就这样临危受命成为孙正平的解说搭档,第一次在现场解说NBA总决赛。但他却奇迹般地坚持了十几年之久。截至2017年,张卫平连续现场解说NBA全明星赛总决赛22年。
在全世界创下了无人能及的、由NBA官方统计的现场报道纪录。如果说孙正平让张卫平阴差阳错地走上解说席,专业从事NBA总决赛解说;那刘玉民则是强化了张卫平的桥梁作用。

张卫平在2013年5月受邀成为央视和腾讯体育的前方特派员后,很快就和相关人员打成一片,成了NBA圈内的标志性人物。据说,后来发展到几乎只要一提到了和中国相关的东西。
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张卫平,而后从张卫平之口得知同中国相关的一切。刘玉民发现张卫平可以成为中美篮球圈交流往来的一座桥梁后便开始想方设法地为张卫平造势和铺平相关道路。
比如让他进入IMG亚洲总部,出任中国区高级经理;让张卫平创办篮球课堂、成为篮球事务资深主管等。在孙正平和刘玉民的帮助下,张卫平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实际都吃的很开。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张卫平协助创办了CBA,推动了中国篮球朝着职业化联赛的转型。张卫平当时在一家公司做到了高官的位置上,可他还是出于对篮球的热爱答应了刘玉民的请求。

现在的他已经定居美国。近况相当不错,尽管已有74岁高龄(1950年生人)却仍没有退休,如今还是众人心目当中的NBA总决赛解说NO.1。只是张卫平在婚姻家庭方面稍稍留有遗憾。
两段婚姻经历都算不为人知。张卫平在去美国学习工作后不久便和第一任妻子走到了婚姻的尽头。因为没有太大发展,生活不如意。第二任妻子则一直保持低调谦虚的态度,极少露面。
所幸,张指导阴差阳错之下在解说领域混出了名堂,现在也算名利双收财富自由。张指导可以好好弥补一下一直身居幕后,为他提供支持的第二任妻子了。从而为第一任婚姻补上遗憾。
注:直播吧非信源,只自证张卫平取得的成绩



荔枝新闻 [45岁才解说NBA的中国人 却创造了一项联盟纪录]
荔枝新闻 [篮球是真爱!他放弃美国高管待遇参与创办CBA]
荔枝新闻 [他在NBA影响力堪比姚明 被称为中国篮球的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