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投资赴美建厂!半导体协会敲定芯片原产地,台积电该何去何从?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4-11 20:59:04

2025年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一纸新规震动全球芯片产业:所有集成电路原产地判定以“流片地”为准。这意味着,若台积电将晶圆制造产能转移至美国,其产品将被中国征收125%的关税,而留在台湾省则属于“国内流通”。

这一政策发布时,台积电正因美国施压投资1650亿美元赴美建厂,却面临特朗普政府“不加码就加税”的威胁——美国关税已从32%飙升至145%。芯片巨头的命运,被中美博弈的齿轮碾得粉碎。

台积电一直是台湾省引以为傲的“护岛神山”,其全球55%的先进芯片产能支撑着岛内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这些年美国以“重振制造业”为名,威逼利诱台积电赴美:特朗普直言“不在美国建厂就加税100%”,甚至对台积电客户苹果公司施压,导致后者股价四天暴跌23%。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从5nm升级至1.6nm制程,但代价是技术骨干流失、成本飙升,台湾本土产业链面临空洞化危机。

中国的新规如同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直戳美国“掏空台积电”的算盘。根据规则,即使芯片设计来自美国、封装在东南亚,只要晶圆在台湾省流片,原产地仍属中国,可绕过美国制裁;反之,若台积电将流片环节转移至美国,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将面临125%的“惩罚性关税”,等同于被踢出全球最大芯片消费市场。有分析师直言:“这是用关税杠杆逼台积电二选一——要美国市场,还是中国市场?”

 

台积电的抉择已引发连锁反应。美国本土半导体企业德州仪器(TI)在华销售额的20%因关税面临利润腰斩,而中国车企正加速转向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本土代工厂,28nm以上成熟制程芯片的国产化率已从5%跃升至35%。

更微妙的是,日本信越化学、陶氏电子等材料巨头紧随台积电赴美设厂,试图重构“美国流片+日美材料”的新供应链。

由于将台积电视为“对美献礼”,岛内专家警告,若台积电彻底“美积电化”,台湾电子产业恐重蹈日本东芝的覆辙——上世纪80年代,美国通过《美日半导体协议》对日本芯片加税100%,直接导致东芝衰落。如今台股单日暴跌5.79%、台积电市值蒸发3.8%,已是危险信号。

中国的新规绝非孤立行动。南大光电的ArF光刻胶、中环股份的12英寸硅片、安集科技的CMP抛光液等关键材料已突破“卡脖子”技术,而华为海思与中芯国际合作的高端芯片良率提升至90%,更值得关注的是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衬底国产化率超20%,氧化镓单晶缺陷密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些“超车赛道”可能让中国绕过EUV光刻机限制。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反而成了中国芯片业的催化剂。”一位业内人士比喻,“就像当年高铁技术封锁,倒逼出今日的复兴号。”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曾坦言:“地缘政治已让芯片业失去全球化自由。”当美国想用关税割裂产业链、中国以新规筑起技术壁垒,这场“芯片冷战”的终局会是什么?是台积电被迫分拆产能?还是中国半导体在压力下破茧成蝶?

-1 阅读:377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简介:一个具有灵魂的作者,网罗科技最前沿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