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提出疑问,“有人说出去旅游是为了拓宽眼界,难道不出去旅游就不能拓宽眼界吗?”
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作为一个热爱旅行的人,对于这个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有道理的明朝的董其昌在其著作《画禅室随笔——卷二》中写到,“昔人评大年画,谓得胸中万卷书。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远游,每朝陵回,得写胸中丘壑,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
其大意是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怎么可能有满腹经纶,怎么能够写出有什么内涵和见地的文章?
在古时候,交通闭塞,大多数人的出行范围不过方圆1、20里地,甚至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自己所在的乡镇,其所接触的人、事只限于周边乡邻,听到的看到的也只是熟悉的环境中的一切。这样的生活状态,必然会制约了大多数人的视野和知识范围。
只有那些读书多的人、四处游历的人,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在面对机会和挑战的时候,更有能力进行应对。
所以,在古代,外出游历确实是一种很有效的拓展视野的手段,毕竟,书籍的获取和阅读难度更大,也更晦涩一些。
现代的信息技术、媒体技术拉近了我们和世界的距离当然,现代信息技术、媒体技术高度发达,打开手机、电视,随时可以获取到海量的信息,上到天文地理,下到人文社会,无所不包,这样的生活环境,极大的拉近了我们和世界的距离。
足不出户,我们就能够接收到很多的信息,从这个角度来说,输入的增加,肯定会拓展我们的视野和知识面。不过,这种经过裁剪、海量、零散的碎片化信息,到底能够带给我们多少收获和知识,不得而知。
没有带着发现的心去旅行,收效不大有不少人很喜欢旅游,不过他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一味的关注美食、美景,关注拍照、晒朋友圈,关注购物、血拼,这样做法,完全失去了旅游的精神内涵。
在我看来,旅行应该是去陌生的地方探寻那里的人和事物,去倾听别人的历史和故事,努力让自己融入旅途的人群和生活中,体会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感受不同的习俗,感受美好,感受那种生活节奏和人文的气息。
只有这样,你才能从你所遇见听见看见的一人、一事、一史上收获自己的感悟,变成自己的内涵积淀。
旅行带来的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跟不爱旅行的人相比,喜欢旅行、用心去旅行的人,总是充满朝气和期待的,他们会更加有活力,不畏惧挑战,喜欢结交朋友,更爱运动,更爱学习,这样的精神状态,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和更充盈的内心。
不旅行,如何拓展视野?不出去旅行,就不能拓展视野了?当然不是,完全取决于你对待自己和生活的态度。多读书,多看报纸新闻,多结交朋友,放开自己的胸怀,你同样可以看到这个大千世界的美。
我是元宝爸爸,亲子旅行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旅行、自驾旅行、亲子旅行经验和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