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的热搜榜上,一条词条让全网失眠,苏炳添半决赛弃权。评论区炸了,有人惋惜,有人不解,更多人刷屏着一句话,你已经很棒了。这个曾被外媒称为亚洲飞人的35岁老将,在预赛冲过终点线后,对着镜头笑了笑,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跑百米了。没人想到,这句话成了他职业生涯的告别预告。

争议从这一刻开始。有人说他临阵退缩,更多人翻出他膝盖缠满绷带的照片。一名体育记者爆料,苏炳添赛前打了封闭针,医生警告他,再跑可能断送职业生涯。但他还是站上了跑道,哪怕预赛成绩比巅峰期慢了0.3秒。

田径迷算过一笔账,0.3秒在百米赛道上是天堑。可当苏炳添说出,我的身体告诉我该停下了,我突然想起他2018年打破亚洲纪录时说的,我想证明黄种人也能飞。如今他转身的背影,何尝不是另一种飞翔。

有人说竞技体育只有成败,但翻开苏炳添的履历:9秒83的亚洲纪录、首位闯进奥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32岁高龄刷新个人最佳……这些数字早就不需要奖牌镀金。就像网友的调侃,他跑赢了时间,却输给了跟腱。

这场告别战最动人的细节,是他在混合采访区拍了拍年轻队员的肩膀,未来交给你们了。当年刘翔退赛被骂了十年,如今苏炳添的评论区却满是玫瑰表情。或许这代观众终于明白,英雄的退场不需要悲情,掌声也可以很体面。

我问他曾经的教练怎么看待弃权,老爷子沉默半天憋出一句,短跑运动员的黄金期只有8年,他偷来了7年。这句话让我想起《飞驰人生》的台词,我不是想赢,只是不想输。

苏炳添的百米赛道或许结束了,但他用17年跑出了一条更长的路:关于坚持,关于尊严,关于一个运动员与时代的和解。点个关注吧,下次热搜再见时,希望我们都能温柔地说一句,别来无恙。
以上素材来源于: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