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围绕核问题的博弈进入关键时刻,近期美国和伊朗在阿曼就伊核问题举行间接谈判,这是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双方首次正式接触。

在会谈之前,特朗普威胁说如果60天内谈判没有成果,美国会动武打击伊朗核设施。会谈后,双方均表示会谈“有建设性”,并计划于19日在意大利罗马进行下一轮会谈。
从当前的形势,以及过去一年伊朗的表现来看,伊朗认怂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大。
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伊朗的表现可谓是让人大跌眼镜,黎巴嫩真主党遭遇以色列沉重打击,领导层被团灭、哈马斯领导人在德黑兰被暗杀时,伊朗扬言报复,却是跟以色列一起演了一出报复与反报复的戏码,胡塞武装在打击美国红海护航舰队,需要伊朗大力支持时,却与其撇清关系。
在行动力上,伊朗比以色列差的太远。
虽然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以及跟真主党的战斗中,以色列的地面部队相当拉胯,但是内塔尼亚胡就是头铁不退让,克服了冲突初期的各种困难局面,将多线作战搞成了各个击破,现在哈马斯废了,真主党残了,叙利亚垮了。
以色列反而可以腾出手来,跟美国一起对付伊朗,这估计是冲突之初,伊朗所没有想到的。
而伊朗在被以色列骑脸输出时,只会高喊口号,威胁要进行最严厉的报复,结果最终行动不痛不痒,甚至还提前通知以色列,报复之后又忙不迭的宣布目的达成,翻篇了,充分表现出不想跟以色列直接对抗的意思。
伊朗这样做的结果,没有吓到对手,反而让人看出了伊朗的外强中干,关键时刻怂的一批。

这一次美伊和谈也是类似的脚本,在和谈之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明确表示,对美国“持怀疑态度”,认为美国在谈判中可能缺乏诚意,总统佩泽希齐扬则明确拒绝与美国进行直接谈判,认为美方过往的“极限施压”和单边制裁缺乏诚意。
然而待得特朗普极限施压后,伊朗还是乖乖的到了阿曼去跟美国谈判,而且还谈出了”建设性“的成果。之前伊朗不敢跟以色列直接冲突,现在当然也不敢跟美国冲突,认怂这件事,做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伊朗为啥会怂,关键是国内的经济太差了。
由于美国的强力制裁,伊朗的石油出口量暴跌到日均50万桶,还不足制裁前的1/5,外汇储备消耗超800亿美元。尽管通过加密货币和灰色渠道维持部分资金流动,但民生领域已出现药品短缺、通货膨胀率突破120%的危机。
以美元计算的伊朗GDP只剩下4035亿美元,远未恢复到2008至2017年的水平,比2011年的高峰少了35%。跟周边富裕的中东国家一比,差别不要太大,因此经济困境使得伊朗难以承受长期军事对峙的消耗。
而叙利亚阿萨德政府的倒台,更是让伊朗看到了危险的前车之鉴。阿萨德政权就是因为经济严重困难,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导致沙姆解放组织振臂一呼,11天就从西北边陲,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入到首都大马士革。
这要是伊朗也发生类似的事情,估计政府也是不堪一击,好在伊朗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的力量比较强大,使得底层民众没有太多的反抗精神,然而中上层亲美势力还是很有市场,这使得国家存在不稳定因素。

在小弟被纷纷打残,自己的军事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伊朗独自对抗美国和以色列非常困难,因此通过跟美国谈判解决制裁,就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要不跟美国直接进行军事对抗,伊朗就只能选择让步,从目前谈判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还是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