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中国“双碳”目标提出的三周年。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列为工作重点,到“双碳”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鸣锣开市,三年来,社会各界逐步加大减碳力度,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前两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在取得诸多积极成效的同时,“双碳”目标实现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犹存。2030碳达峰即将到来、国家持续发布减碳政策、高碳企业市场生存空间逐步压缩,种种压力推动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经营模式,并在政策指引下发掘潜在市场,以创造更高价值。作为经济社会最广泛的参与主体,企业在制定科学减碳目标之后,如何将其真正落到实处,成为当下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事实上,围绕企业减碳如何“向实而生”的问题,学界和业界已经开展了诸多讨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曾将常见的减碳做法分为三类:一是“衰退型减碳”,通过减少生产来减少碳排放;二是“增效型减碳”,在技术体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节能减排来降碳;三是“创新型减碳”,通过新的技术和方法,在达到相同产出的情况下相对减少碳排放。刘世锦认为,相比拉闸限电等衰退型减碳,以及节能减排等增效型减碳,创新型减碳才是根本性的减碳方式,可实现减碳与增长的同步推进。
如何实现更具挑战性的“创新型减碳”?如何推动企业减碳从最初的“试水”阶段到更深入的“过河”阶段?新兴技术在其中起到了什么关键作用?围绕中国企业该怎么走减碳这条必经之路,即将发布的《碳寻:企业碳中和先立后破之路》(下文简称“《碳寻》”)一书给出了更多深入探讨。
该书展开了包括“低碳产业之路”“零碳运营之术”在内的六大内容篇章的讨论,向上展现了最新的国内外政策风向变化,向下深入到企业减碳实践各环节的核心路径。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两位作者王遥、施懿宸,通过重点解析碳减排路径、资源有效利用以及高质量企业管理等议题,帮助企业构建起“碳学知识网络”,为企业减碳提供了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的系统性指导。
其中,在具体路径的展开方面,书中将企业减碳路径总结为“三步走”:一是企业需要根据现有体系进行碳排放核查;二是根据不同排放渠道进行由浅入深的减排;三是对于日常运营中难以减排的生产环节,采取外部交易进行碳抵消。在“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碳寻》进一步拆解了来自制造、科技、能源、金融等行业的参考案例,为企业实现“零碳”转型提供具备可复制性的参考和建设性的建议。
以制造业为例。书中选取了科学减碳目标设定、绿色工厂建设、供应链ESG管理、ESG评级表现等多个侧面,详细解析联想集团的“零碳”转型之路。经过多年探索,联想集团走出了一条由自身运营、制造减碳,到供应链协同降碳,再到助力行业企业低碳发展的实践路径,绿色行动贯穿产品设计、材料应用、生产制造、包装物流、产品回收、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
结合企业自身所处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地域属性,《碳寻》中还收录了许多和联想集团一样具备代表性的中国本土企业“零碳”转型案例。这些案例覆盖能源、制造、建筑、交通运输、金融等领域,包括中国石油、宝武集团、宁德时代、蔚来汽车、平安保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