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三国写得那么牛,为何轮到他自己,却选张士诚而不是朱元璋

郝萌观察过去 2025-03-10 04:27:14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罗贯中一生最大的败笔,可能不是《三国演义》里的某个情节,而是他自己选错了“主公”。

这位写尽韬略权谋的才子,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竟然投奔了张士诚,而不是朱元璋。

结果,他的主公不仅没能成就霸业,反倒是一步步把自己送上了死路。

更让人唏嘘的是,罗贯中并非无知,他熟读史书,深谙权谋,按理说不该看错人。

可现实就是,他押错了宝,最终只能带着一身遗憾退隐江湖,靠笔杆子留下自己的痕迹。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英雄揭竿而起。

罗贯中并非一开始就想着投身战场,他的家境殷实,父亲是个做丝绸生意的商人。

按正常轨迹,他本该继承家业,过上富足的生活。

但时代不允许,元朝的统治日渐腐朽,战乱四起,丝绸生意也难以为继。

为了保全家族,罗家放弃商贾之路,转而购置田产,隐居乡野,试图在乱世中自保。

可罗贯中显然不是甘于平凡的人。

他自幼聪慧,酷爱阅读,尤其对历史和兵法情有独钟。

随着元朝的颓势越来越明显,他意识到,汉人迟早会夺回天下,而自己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大展宏图。

于是,他开始寻找一位值得追随的“明主”。

当时,天下英雄辈出,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各据一方,而罗贯中最终选择了张士诚。

这一选择,在后人看来无疑是个败笔,但在当时,张士诚确实比朱元璋看起来“更像个王者”。

首先,张士诚家世优渥,虽出身盐贩,但在乱世中已然割据一方,拥兵自重,势力庞大。

相比之下,朱元璋不过是个出家当过和尚的穷小子,刚刚夺下南京,根基未稳,手下也多是农民起义军,缺乏真正的文臣谋士。

再者,张士诚对待部下宽厚,善于笼络人心,而朱元璋脾气火爆,动不动就翻脸不认人,在当时看来,跟着张士诚似乎更有前途。

然而,罗贯中很快发现,自己的这位“主公”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优秀。

张士诚虽然坐拥江南富庶之地,但却优柔寡断,缺乏远见。

在一次大战中,他的弟弟被元军俘虏,罗贯中等人建议趁机北上,趁乱夺取更大地盘,可张士诚却因担忧弟弟安危,竟然选择了投降。

这一决定,直接葬送了他的未来,也让罗贯中心灰意冷。

更糟糕的是,投降后的张士诚并没有卧薪尝胆,而是沉溺于享乐之中,错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等到他终于意识到问题严重,想要自立为王时,朱元璋的势力已经崛起,张士诚再无胜算。

最终,他被朱元璋围困在苏州,困守孤城,兵败被俘,最后自缢而亡。

而罗贯中,在看透张士诚的无能后,选择了隐退。

他没有去投奔朱元璋,而是跟随施耐庵,专心著书立说。

或许,他早已厌倦了权谋斗争,亦或是他知道,朱元璋这样的枭雄,容不下曾经效忠敌对势力的谋士。

于是,他将自己的智慧倾注于《三国演义》,用小说的方式,复盘自己的人生,为自己未能参与的大时代,写下另一种可能。

有人说,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刘备,多少带着他对张士诚的影子——仁义有余,气魄不足,最终错失良机。

而朱元璋的影子,则散落在曹操、孙权等人的身上——心狠手辣,杀伐果断,最终成就霸业。

罗贯中这一生,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局外人。

他的遗憾,或许就藏在那些刀光剑影的字里行间。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6 阅读:10176
评论列表
  • 2025-03-14 11:35

    读三国演义都知道,里面的人都是讲究出身的。其实这也影射了作者就是这样的人。既然如此…他怎么会看得上出身是八辈贫农的朱重八呢。

    高先生 回复:
    陈友谅是打鱼的,张士诚是商人。社会地位都不怎么高
    潇洒哥 回复:
    很正常的,如果方孝孺老婆是皇族,岂不扯到皇帝头上去了!历史上的功臣勋贵,哪个和皇亲没点关系?这时候就会离婚,一般孩子也带走了,风头过了,出来认个祖,也很正常
  • 2025-03-14 17:22

    选主公还是要看人诸葛亮还不是选择了仁义刘备罗贯中在朱元璋身上看到了曹操的银子张士诚比较仁义,朱元璋后来果然薄情寡义他儿子更不是东西把对前朝忠心的人诛了十族也许当事人没想到他真的狠真敢诛!

    大桥末久 回复:
    那是愚忠,诛的不怨
    笑看風雲 回复:
    张士诚妥妥的一个正人君子![点赞]可惜生在了乱世…
  • 2025-03-14 11:10

    退隐江湖可得善终,跟着老朱,那天说不定诛连9族

  • Sakula 31
    2025-03-15 22:46

    当时朱元璋的位置跟实力最差,被三方夹在中间,但他最后成事了,张士诚地理位置好,钱粮最多,但人不行。

    尊龙 回复:
    罗贯中加入张士诚的时间是朱元璋打下南京哪一年1356年。很尴尬朱元璋刚好在地图中间,上有元朝,韩林儿,下有方国珍,陈友定。右边陈友谅,左边张士诚[笑着哭] 朱元璋就变成四战之地了,就跟罗贯中写的同人三国小说一样,朱元璋就是刘备刚入主徐州时期一样,罗贯中当然不选朱元璋。陈友谅为什么不选,因为这货有个三杀,杀上司,杀主人,杀部下[笑着哭] 为什么选了张士诚,因为1356年的张士诚正是高光时刻,在这之前张士诚于高邮称王,吸引了元军围剿,其坚守致使脱脱帖木儿的百万大军在元廷的腐败内斗中崩盘,创造了红巾军新的高潮。罗贯中还是有实力的,1356加入,第二年1357提出的建议就打败了朱元璋的进攻。也是这一年张士诚的弟弟兵败被元朝俘虏,张士诚就投降元朝了。1363年张士诚看到元朝没落,心思有活络起来,那就是称王,罗贯中等幕僚建议缓称王,然而张士诚不采纳还是称王了,然后一大波文人就脱离张士诚了,罗贯中也在其中。怎么说张士诚呢,1363年朱元璋跟陈友谅决战[笑着哭],这货去打韩林儿[笑着哭]帮朱元璋消除韩林儿的势力,这可帮老朱一个大忙[笑着哭]
    JIA 回复: 尊龙
    张士诚不愧是江东鼠辈的集大成者[笑着哭]
  • 2025-03-14 11:29

    如果跟了朱元璋,恐怕活不到写完《三国演义》。

    用户10xxx98 回复:
    徐达汤和忠心不二,徐家一门两国公传至明末,汤和后代中有一个在贵州世袭武职,此人不能袭职的儿子考中军籍进士,王阳明在贵州,这位汤和后人师事王阳明,后来是心学西南流派的主要人物之一,刘伯温常遇春诸人之爵夺而后设,都传到了明末。戚少保家族作为中下功勋武职,从开国时传至明末。
  • 枫叶 20
    2025-03-14 12:59

    你觉得他能伺候一个放牛的?

  • 2025-03-14 14:27

    张士诚用元朝搞的那套士族共天下,所以士族文人都喜欢依附,而且他写演义跟他依附谁有什么冲突?

  • 2025-03-13 17:25

    后来做醋,发家致富

  • 2025-03-14 17:19

    刘备可没有气魄不足。相反是意气用事 以至于蜀国大批精英被烧死。

    千书楼一丈侯 回复:
    吕布杀义父,刘备宰恩公,刀都快着呢
    蓝天 回复: 千书楼一丈侯
    天下英雄,唯曹与使君尔。刘备比老曹还黑,在荆州和巴蜀就能看出。
  • 2025-03-13 23:32

    自古物以类聚,刘黄鼠和残忍暴躁,动辄虐待士卒下属的虐待狂张三鼠为伍,还说它仁义,真是天大的笑话[得瑟]

  • 2025-03-15 11:49

    押错宝的不只罗贯中,诸葛亮也差不多是押错宝的神人。有传说,姜太公转世诸葛亮,诸葛亮转世刘伯温,每逢乱世大兴之际,必有王者出世。神人也有押错的时候,不过姜太公、刘伯温都押对了,神人的成功还是大概率[呲牙]。失败,还是因为人间因果变数太大。天时地利由神定,人和除了努力还要看缘分

    天一生水 回复: 烟月山风
    武候还没有轩辕黄帝的地位,炎黄子孙的老祖,后世子孙谁敢跟他比地位,那就笑话了
    烟月山风 回复:
    孔明名垂青史两千年,高铁都得给他祠堂让路,一个姓因他成了智慧代表和轩辕氏平坐,三国其他押对宝的有这待遇?
  • 2025-03-15 08:09

    天命这个玩意,现代人都在说是迷信,可有些时侯你还就不得承认有些人就是带着天命的,他和普通人就是不一样,能力和气运,特别是虚无缥缈的气运。

    墨玉飞雪 回复:
    司马昭这个比运气是真的好,淮南三叛时诸葛诞预测了司马昭围城进攻期间往年都是大雨连绵,靠坚守就能靠后勤拖死司马昭大军,结果直到城破才开始下雨,然后诸葛诞一堆骚操作又逼反了东吴来的援军,弑君后转移内部矛盾又去伐蜀(这在当时是步险棋,曹爽伐蜀失败大失声望被司马家找到机会高平陵一波扳倒),原计划拿下汉中就算成功结果直接把蜀灭了,更绝的是钟会邓艾这俩伐蜀头功都死了伐蜀灭国大功就归司马昭这个负责后方总指挥的人头上
  • 2025-03-15 23:23

    三国写三支起义军,水浒写淮西党,西游写朱棣姚广孝到武宗八届皇帝九世社稷的藏佛教如何走上巅峰,红楼梦写明末南明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

  • 2025-03-13 09:39

    写三国时选错了主公。

  • 2025-03-14 13:06

    纸上谈兵不一定真的厉害!

    夜郎山民 回复:
    正如马谡一样
  • 2025-03-15 15:11

    文学大家很多都是仕途不顺。如果风光无限哪有空写风花雪月[得瑟]

  • 2025-04-05 04:20

    元末乱世,除非活不下去,就没多少读书人看的上朱元璋。张士诚、明玉珍、陈友谅等投机分子,也是时而造反时而招安,反反复复互相攻伐不断,并非所有人都一心推翻暴元。毕竟谁都知道跟着白莲教扯旗造反有多不靠谱。反元的红巾军不正是三国演义里的黄巾贼么。

  • 2025-03-18 18:56

    罗贯中选择是正确的,选仁义之主,至少能保命,后面被朱元璋屠杀的功臣证明一切,

  • 2025-03-14 21:56

    朱元璋人品不行,跟着他的人没一个有好下场

    用户10xxx98 回复:
    徐达汤和忠心不二,徐家一门两国公传至明末,汤和后代中有一个在贵州世袭武职,此人不能袭职的儿子考中军籍进士,王阳明在贵州,这位汤和后人师事王阳明,后来是心学西南流派的主要人物之一,刘伯温常遇春诸人之爵夺而后设,都传到了明末。戚少保家族作为中下功勋武职,从开国时传至明末。
  • 2025-03-18 12:39

    他选朱元璋三国就不会写的这么牛了[笑着哭][笑着哭]

  • 2025-03-15 19:28

    因为老朱出身是草根,张士诚再怎么说都豪强。文人风骨[得瑟][得瑟][得瑟]从弱宋开始文人文官集团有几个是有风骨的

    用户14xxx09 回复:
    打从一开始文人就没风骨,真正有风骨的孔家,早该和大汉一起去死
    无欲则刚 回复: 用户14xxx09
    世家门阀士大夫文官集团是不配称文人的。它们都是吸血的恶鬼。
  • 2025-03-19 00:05

    张士诚咋了,看着比朱元璋陈友谅都强,时运不济罢了

  • 2025-03-15 16:46

    如果他选了朱元璋只怕就写不出三国演义了!

  • 2025-03-15 09:14

    小编会选朱元璋吗?反正我不会[笑着哭]

  • 2025-03-19 09:06

    还怪别人不会选,就换作以前马云和李嘉诚,你选谁?一个是近乎传销组织的洗脑模式才能维持员工不走,一个是有钱有地的富豪。再回过头来,马云成功后和雷军起步的时候你选哪个?

  • 2025-03-26 11:35

    一臣不事二主[点赞]

  • 2025-03-15 15:49

    三国演义很多本来写的就是元末[笑着哭]赤壁之战鄱阳湖之战

  • 2025-03-16 10:29

    跟着老朱一天死九次

  • 2025-03-15 14:18

    不黑成就不了大业,要看起来和蔼可亲大气磅礴,其实漆黑无比

  • 2025-03-18 16:29

    故事编得好

  • 2025-03-19 20:31

    晕 古代能人压错宝的多的是好不好

  • 2025-03-31 20:47

    不牛啊,他选的诸葛亮刘备啊,也没选曹操和司马懿!

  • 2025-03-15 11:52

    老乡帮老乡,这不很正常

  • 2025-03-15 18:13

    跟电视剧一样,文戏99分。

  • 2025-03-15 08:48

    这么说,他写三国选择刘备不也是输得底掉。难得他不应该先选曹操,然后转投司马懿吗

  • 2025-03-16 21:35

    是个正常人都会选张

  • 2025-03-15 16:23

    这种乱世,你跟谁都会倒大霉,退隐江湖是最好的选择。[笑着哭]

  • 2025-03-16 12:23

    诸葛亮为啥不投曹操投刘备?

  • 2025-03-15 22:24

    他没有选择错,只是不成事而已,看看和老朱打江山的有几个善终了。

  • 2025-03-21 16:55

    是的,跟诸葛亮一样,最后都亡国了,选择刘备不选择曹操,眼光差

  • 2025-03-18 09:04

    谁会想到放牛娃得天下呢!

  • 2025-03-14 13:00

    也没错,功臣都没好下场

    用户10xxx98 回复:
    徐达汤和忠心不二,徐家一门两国公传至明末,汤和后代中有一个在贵州世袭武职,此人不能袭职的儿子(袭职的大抵是嫡长)考中军籍进士,王阳明在贵州,这位汤和后人师事王阳明,后来是心学西南流派的主要人物之一,刘伯温常遇春诸人之爵夺而后设,都传到了明末。戚少保家族作为中下功勋武职,从开国时传至明末。
  • 2025-03-16 10:17

    这[呲牙笑]也许是好事,没有卷入明初大案,被灭族[得瑟]

  • 2025-03-15 12:42

    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小说作家,把小说人物武功写那么高,自己怎么一点武功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