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前几天大家有没有吃到堪称神奇的一场时隔20年的撕X复仇瓜 ↓
一个几乎没有热血死忠战斗粉、也不是现役流量的艺人,却让网络自发掀起了一场对大腕艺人们的围剿大战,绕是我见多识广也有点震惊。
由于恩怨历史太久,战线拉太长,以至于这篇推送不知不觉写成了超出篇幅的长文,大家受累耐心看完昂。
先简单给大家复盘一下整个战役来龙去脉。
事情是这样的: ↓
本次事件主角是歌手刀郎,唱《2002年的第一场雪》那位。
时隔多年,他出了一张新专辑叫《山歌寥哉》,其中有首歌名为《罗刹海市》。
歌曲内容取材于《聊斋志异》里的《罗刹海市》。
故事讲述在颠倒黑白饿罗刹海市里,俊美少年被当成巨丑无比的底层打压,奇形怪状的丑陋人士却身居高位肆意对其进行辱骂,审美黑白颠倒,荒诞又可悲。
不用看歌词就知道这是一首讽刺性很强的歌曲。
至于讽刺对象是谁?
刀郎没说。
但拦不住网友们自发解读,人人化身十级学者,在这首歌的歌词里找到了很多“疑似被嘲对象”。
为啥呢?
说网友没事干瞎脑补也有点冤枉群众。
确实这首歌的歌词看起来针对性很强的样子,从头到尾都在骂。
因为瞩目的歌词,《罗刹海市》这歌一出来就爆了,目前全网播放量高达20亿,然后,有人就遭殃了。
“一条一丘河”、“河水流过苟苟营”, ↓
这几句歌词在各路网友的合作分下被解读成讽刺娱乐圈藏污纳垢蝇营狗苟
“未曾开言先转腚” ↓
网友们更觉得指向性非常强,就差没报《中国好声音》导师们转身设置的身份证号了。
“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 ↓
网友也觉得这是刀郎借歌词抒发自己对娱乐圈某些人和现象的愤怒感受。
这番解读助力这首歌瞬间成为久违爆款,也让一场大型战争上演。
网友们用考古精神对歌词进行深度解读后 ↓
那英、汪峰、杨坤、高晓松也在一夜之间被网友骂上了天。
我看了一下战斗双方的观点输出。
感觉是这样。
虽然明星粉丝觉得当代网友和刀郎的词一样俗不可耐,且毫无判断力盲目跟风,无视年代特色,无视事实真假,通过过度脑补解读歌词对那英舆论攻击,把十几年毫无音乐作品的刀郎标榜为艺术家,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但。
实事求是的说。
当年发生在那英和刀郎身上那场风波,虽然部分诸如“只有农民听刀郎的歌”的传言没有真凭实据。
可京圈音乐人团结一致集体批评贬低刀郎和他的音乐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2004年,刀郎刚爆红全国没多久,就被北京音乐圈重点狙击了。
京圈那群音乐人,才华是有的,但不屑于接地气的傲气更胜才华百倍。
小柯说自己从不听刀郎,炒的这么厉害,光听别人描述就知道他的音乐不是自己爱听的。
不但看不上刀郎的音乐,也看不上老百姓审美。
小柯说自己也对钱感兴趣,可是让老百姓津津乐道的音乐他写了就不高兴。他宁可孤独地仰着头,也不要俯视。(并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老百姓喜欢一首歌就降低了这首歌的档次 )
乐评人郝舫说对刀郎的歌生理性厌恶,给他十万块他也不写,出去吃饭听到这首歌都会要求老板声音关小点,不想听怪腔怪调。
这次被网友点名成歌词怀疑对象的四位当红艺人,也确实都发表过自己对刀郎的看法。
杨坤认为刀郎的音乐不算音乐。↓
觉得他的歌苍白无力,是一种倒退,走红很奇怪,自己这群人努力做品质音乐却不被歌迷需要。
(有点能理解杨坤对刀郎凭借2002年的第一场雪走红的不理解,大概就像我也不理解《无所谓》和《那一天》的高雅和艺术性在哪里以及不懂为啥红一样吧)
汪峰认为观众捧红刀郎是流行音乐的悲哀。
说刀郎能红全靠媒体强捧和恶意炒作,走红是虚假繁荣,他的歌专业和实力都不行。
说得挺好的,就有点好奇现在每逢出歌或者开演唱会都要上热搜玩梗“又有明星出事了”,这算不算严肃的艺术展现方式惹。
那英当初竭力反对唱片销量一骑绝尘的刀郎入围音乐奖项时的言论很出圈,大家应该都记得。
她说刀郎不具备审美观点,销量比我们高也没用,我们不认可。
艺术要追求审美高度是对的。
但不知道那英当初又是怎么能接受以山寨苏芮化名“苏丙”、“苏冉”的方式翻唱出道走红?
也不懂假唱被崔健批评时理直气壮说“那也是我的歌,就不算假唱”是什么艺术逻辑?
那英的尊重艺术审美,时有时没有。
高晓松的总结,则以高雅文人身份概括了整个京圈排斥否定刀郎的原因。
“士大夫阶层对编外底层的排挤”。
他们的逻辑里,京圈音乐人和歌手都是专业出身,音乐制作精良高雅,刀郎属于体制外产品粗糙的底层业余歌手。
高晓松说虽然刀郎绕过圈子在底层爆红也是有新意的好事情,但他的作品还是不能被认可的。
在高晓松看来,刀郎的歌是应该被扔进垃圾桶的水平,没有锐利的音乐,没有诗一样的词句,文笔也远不如自己。
还喊话说媒体冷眼不看我们的好作品,却扑向一个奇怪的东西,让人很难过。
可以这么说。
当年的内地乐坛,几乎由京圈话事。
当年的京圈,几乎人人嫌弃横空出世的刀郎。
整个内娱音乐圈翻过来,支持刀郎的寥寥无几。
一个是太合麦田老板宋柯。
他力挺刀郎是嗓音很特别的音乐人,说自己从商人和普通听众角度看刀郎,是很出色的歌手。
还批评了京圈就喜欢拿所谓编曲老套这种概念说事。
一个全国皆知,酷爱各种场合唱刀郎歌曲的万达老板王健林。
另一个支持刀郎的,让人没想到。
是领域不同的民歌圈大腕李双江。
他对刀郎翻唱自己歌曲很欣赏,还说给了自己很大启发,刀郎的翻唱让老歌焕发新生命,对新时代的流行歌曲是有贡献的。
diss的势力过于强大。
刀郎说自己当时连网都不上了。
为了逃避压力他跑去没人烟的小县城游荡。
结果依然能看到京圈对自己的围剿文↓
他当时就想,算了自己还是走吧。
现象级火了一阵子。
然后很快从主流媒体前消失。
成了观众对刀郎的印象。
和内地音乐圈竭力排斥刀郎希望他不要拉低自己档次抢风头形成完全相反对比的是。
港台音乐圈一众大师大腕都对刀郎的音乐表达了欣赏和惊喜。
谭咏麟是刀郎最出名的迷歌,对他的歌推崇不已。
听到刀郎的歌后,要了联系方式主动打电话给刀郎邀合作,第一次被当成骗子又打了第二次。
收到刀郎给自己写的歌,听了一两千遍demo,说自觉唱不出那种味道不停找感觉。
不仅说到做到有了新歌合作,还多次邀请刀郎当自己演唱会嘉宾。
香港环球唱片公司还重金诚意签约了刀郎。
彼时还处于黄金年代的台湾乐坛也很爱刀郎。
罗大佑说自己听歌很挑剔,刀郎的歌在自己听歌列表里。
他认为刀郎嗓子太好了天生就是唱歌的,声线绝了。
李宗盛担任了刀郎某专辑制作人,他说自己没看好刀郎,只是觉得很有趣就想尝试合作,对刀郎的走红他也很好奇。
合作之后他的结论是,刀郎的歌很粗糙,但嗓子还行,唱的可以,并且,他确实有那个范儿。
评价刀郎时李宗盛还拿自己和他做了对比,说刀郎和自己一样,本人没啥魅力,但就是有闪光点和天赋。
当时还很火的迪克牛仔说很嫉妒刀郎,他翻唱自己的歌都能把歌唱成他的。
这冰火两重天的待遇。
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
反正内娱嫌弃不已的刀郎在港台备受肯定。
视觉效果看起来好像内地乐坛的艺术审美领先港台乐坛几个高度的样子。
讲真。
对刀郎和他歌曲的走红,我个人其实没啥特别感觉,从前谈不上喜欢,但也谈不上讨厌,更不至于听他的歌厌恶反感,觉得他拉低了整个社会的艺术审美。
就是一个走接地气风格的民俗风歌手。
直接点说,刀郎和凤凰传奇当初给我的感觉,差别不大。
不过对于刀郎这个给人感觉过气很久的歌手突然新歌强势回归,甚至掀起了一场由网友自发组织的“复仇风暴”,还是蛮意外的。
被重点狙击的4个歌手目前3个沉默,杨坤则回复了一条评论。
说别绑架底层,刀郎骂的也许就是你,得到了杨坤的赞同。
还有被骂明星的粉丝发表看法说,网友们这番恶意解读是在拱火,为了泄私愤,为了黑艺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假借支持刀郎的名义把他架在火上烤,这么帮他树敌的结果没准会让刀郎在贵圈彻底混不下去直接消失。
说实话。
倒也不至于。
时代不同了。
现在不是20年前。
在传统媒体把控舆论能力早已衰退多年的现如今,网络舆论走向往往才是决定艺人后续走势的最大因素,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明星花大价钱营销又花大力气提告捂嘴了。
19年前刀郎被京城主流音乐圈围剿的历史不会重演。
相反,更大可能是当初的带头者会在多年后遭到舆论反噬。
这个结局。
或许不是刀郎写这首歌词的本意。
也说不上谁对谁错谁罪大恶极。
但发生过的事情就永远属于生命。
谁也不能彻底抹去。
当时可能觉得酣畅淋漓赢了个痛快。
却不想在某一天,以一个很不可思议的契机为转折点,被翻旧账,被声讨狙击。
20年前一言堂。
20年后失民心。
阶段性的不公平。
没准就是贵圈最大的公平。
最后再浅浅说一下对这件事的最终感想。
就觉得蛮有意思的。
当年把持话语权那群音乐圈当红歌手,选择性遗忘自己非专业出身和走红前的非高雅路线,对接地气的爆款新人毫不留情批判。
打着“尊重艺术”的名义。
可快20年过去了。
大家很讽刺的发现。
这些年华语乐坛越来越糊,倒退速度仿佛坐火箭般,堕落不止一点点,现在的00后想听点好歌,还得重新听张学友周杰伦林俊杰,多少年也再没有扎堆出现的好歌了。
再看看曾经说别人的歌毫无艺术性没有审美的一众专业歌手们。
突然发现她们也个个都十来年没有出圈好歌问世了。
取而代之的是在各大综艺里参加选秀做游戏当评委。
反倒是那个没艺术审美的底层歌手,还在坚持学习采风找灵感创作新作品。
两相对比。
冲击力很直观。
所以这次输了舆论,也别真以为大家是多偏爱刀郎。
真偏爱他,就不会20年后才力挺了。
这次碾压性的一面倒,与其说是大众毫无判断力就爱网络狂欢搞网暴。
不如说这是观众借着刀郎新作品发泄对堕落乐坛的不满和愤怒。
以及想听点好歌的渴望。
自从周杰伦把乐坛带偏了,后面就无底深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