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应该正能量,还是良知的颤动

木白文笔平平 2025-01-03 10:03:23

首先,我想说的是,发现问题,看到问题,解决问题,不是负能量,因为任何时候问题都是制造问题的人造就的,就像副校长被全体教师举报,负能量该是这位副校长,而非是我这个看到这件事说出来的人。这个逻辑一定要清楚,如果分不清,说出来的人成为了矛盾根本,那就是在保护这位副校长,如是之,害怕问题说出来的人本身其实就是负能量。

其次,看一眼媒体,不能说全部都是正能量,但基本也算都是正能量了吧。再看一眼自由写作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歌颂,正面的渲染,没有几个人披露问题的。至于原因,首先的一点是,没有好处,即便偶尔有那么一两篇带来大量围观的,后面记住,披露问题的一定会出问题,要么文章会违规,要么你这个人被教育,总之,揭露问题的写手是不允许出现类似于卢克文,青木,胡锡进,司马南那种拥有大量读者的大v的。你看一眼身边是不是这个现状,没有一个,大多徘徊在温饱线上。

还有便是,揭露问题,就会得罪制造问题的人,甚至说制造问题的那帮群体,而很现实的一个概念便是,制造问题的人大多又都是掌握了普通人生死的群体。也所以,聪明的小孩们都不会去揭露问题。

而很不幸,我不是那一类聪明的人。

三,

还要怎么说?

下面这种想必对于喜欢正能量故事的人来说,属于正能量感动的故事。

看一眼宣传的非常好,邵东市城管执法局,万名党员干部敲万户门,深入基层解决难题。

我看到这个信息的时候,说实话无法正能量起来。

因为搜索一下,这个曾经的邵东县,今日的邵东市2024的总人口也不过130万!但一个城管大队的党员干部就有上万数字。还有没参加的,不是党员干部的加起来不知道会有多少!其他的部门,又该有多少?

130万,常住人口想必更少,大多的劳力应该在外地务工。也所以这样的比例我感动不起来,因为这个数字的背后是几个老百姓就要养一个干部。这很难的,

这几天很多地区涨工资,潇湘晨报报道的,有的银行高管补发2023年的工资,某行的一个副行长补发了270万,还有的补发246万。

这样的补发,正能量也应该感动起来。

但说实话,当你感动的时候,看一眼下面这个街头拎着母鸡和一小袋鸡蛋售卖的老人,当你碰触到这个眼神的时候,我不知道究竟是挥发出正能量满满,还是良知在颤动?我知道我的良知是在颤动的。

四,

事实上很多的概念我早就说过。

即,大多正能量,其实并不是关注个体的。

就拿网络上的那些正能量大v来说,在面对一个悲剧,在面对一个伸出援手的善良者,看一眼它们丑恶的言语。

这个故事我在元旦前说过,

一个带着自闭症儿子的妈妈摆摊,一个男子问询可以免费吃凉皮吗?这位妈妈说可以的,然后男子吃完,给这位妈妈付款20000元。然后这些正能量大v没有看到这个家庭的苦难,更没有看到人家的悲悯,而是在那里一番痛骂悲悯者为何要测试,质疑这个摆摊的是在摆拍。

现实中当然是存在摆拍的,但问题是现在造假的大多查的紧,已经热搜的话题如果是造假,早就被抓了。

其次,我要说的一句是,为何这些正能量大v恼羞成怒,质疑呢?答案无非是它们没有的,看到别人有了,为了掩饰自我的丑恶也要给这些善良者抹黑一把,若不就会显得它们自己过于低劣。

五,

理性的朋友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这些正能天天宏大,天天赞美,但它们的视线是永远不会聚焦在个体的,当然,也有,但他们对个体的渲染和放大,也只会聚焦在某个运动员等等,再说白了,它们不会关注任何一个不幸的个体。

我几年前曾做过一个现场的帮扶救助,就是送饭,给吃不上的饭的外来务工者一个温暖,但第一时间骂我最凶的便是这个群体,因为他人善良的践行,会撕裂它们虚伪的脸,所以,它们只能狠狠的抹黑,顺便标榜一下自己。

0 阅读:4
评论列表
  • 2025-01-04 19:20

    凉面那个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从被援助者的角度看,确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从援助者的角度来质疑援助条件也没用问题。甚至从是否摆拍的角度来质疑都没问题。 大众心里都有一个真善美的世界,都希望这个世界多一点善与爱,所以更愿意倾向好的一方面。但是现实世界很复杂,所以也需要这些质疑的人寻找有可能隐藏的另一面。 就像一句话说的很有意思:我知道我很讨人厌,甚至我自己都讨厌我自己,但是我还是会极力的去质疑,去反对。

木白文笔平平

简介:随思,随感,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