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月亮
编辑/小鱼
“要扶你就扶,不扶你就走,你给好人腾个地儿吧。”

在2014年的春晚舞台上,沈马组合的小品《扶不扶》成为了一个不朽的经典。
不仅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也针砭了一波时事。
如今“扶老人”成为了高危行为,许多做好事的人都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家底。
而究竟是什么才造成如今好人难当的现状?

这还要从2006年的那起“彭宇案”说起。
轰动全国的大案2006年的一天,彭宇像往常一样在南京水西门广场的公交站下车。
据他回忆说他一下车就看见一位老太太的摔倒在地,秉着乐于助人的精神他上前扶起了这位老人。

那时的他并没有多想,毕竟旁边还有其他人在候车。
而且他扶起老人后,这个老太太还对他连声道谢。
后来本着好人做到底的心态,彭宇也将身体不太舒服的老太太送去了医院,并垫付了200块的医疗费。

付完费用的他在得知老人的家属快要到了后,便事了拂衣去。
毕竟当天的他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处理。
做了好人好事的彭宇也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毕竟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谁都有老的时候,看见了就帮一把,没什么了不得的。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他就收到了法院的传票。
他被那个叫做徐寿兰的老人告上了法庭。
徐寿兰称彭宇撞倒了自己,并要求他赔偿自己的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
这一纸状书直接给彭宇告蒙了,他没想到自己做好人好事还犯法了。

曾经对他感激不尽的慈祥老太太转身便往他身上泼脏水,这也令他彻底寒了心。
但身正不怕影子斜,彭宇没做过的事当然不会认。
他以为天理昭昭,法庭会还他一个公道,证明他的清白。
但令他万万没想到这条证明清白的路会这么难走。

首先,那个公交站附近并没有监控摄像头,这就令彭宇失去了最直接的证据。
而徐寿兰那边一口咬定就是彭宇下车时撞倒的她,她说:
“我本来好好的要去坐公交车,她下车的时候直接把我撞倒在地。”

而这个说法和彭宇截然不同,一个扬言自己是受害者,一个表示自己只是在学雷锋做好事。
两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偏偏两人还都没有证据,一时间连法官也辨不明白。
徐寿兰要求彭宇赔偿自己14万的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表示自己骨折了,需要做手术。

面对这个巨额赔偿彭宇十分坚定地表示自己并没有撞到老人,表示徐寿兰对他的指控都是莫须有的。
就在两人的僵持下,第一次开庭并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

这个看起来很容易审理的案件远比大家想的要复杂。
而且第二次开庭的局面更收不住了,证明不了自己清白的彭宇直接拿起了舆论的武器,将这起案件搬到了全国人民的面前。
这个发展是法官王浩没有想到的。

而更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会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审判过程中王浩不堪其扰,居然一度将彭宇的善良当成了作案动机。
随后便脱口而出了那句震惊全国的名言:“不是你撞的,干嘛要去扶?”

这句话直接引发了众怒,将案件推上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高潮。
虎头蛇尾的结局再次开庭后,彭宇的底气显然足了起来,因为他的身后站着全国老百姓。
虽然在法庭上他拿不出来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但王浩的这番话直接令他在这场舆论战里稳稳站在了上风。

当时的媒体接连报道“彭宇案”的进展,就连白岩松也曾在节目里公开讨论过这个案例。
当时的舆论几乎一边倒地站在彭宇这边,大众都讨伐起了徐寿兰,认为她在污蔑好人。
也对王浩这个法官口诛笔伐,觉得他在败坏风气,作为国家人员,怎么能讲出这样的话呢?
如果所有法官都像他一样想,那这个社会还有谁敢做好事,毕竟这个行善的代价也太大了。

就在全国百姓的注视下,这起案件再次开庭,而这次的徐寿兰也是有备而来,案件也出现了新进展。
徐寿兰找到了新的证人,那个证人就是帮他们办理案件的民警。
他当时对这起案件进行了笔录,而且当时他曾听见彭宇亲口承认了是自己的触碰导致徐寿兰摔倒在地。
不过当时他说的是被一个老太太撞了。

但由于警局的房屋正在维修,这份可以拿到法庭做证据的呈堂证供也被弄丢了。
直接证据再次消失也令这场官司越发混乱了起来。
那时一边是舆论的裹挟,一边是两方拿不出证据的人的争辩。
接手这个“烫手山芋”的法官王浩也一头乱麻,眼看着有证据可以结案,但彭宇那边依旧咬死自己并没有撞倒老太太。

而且他表示自己当时并不是和老太太单独在一起,旁边还有人,这个人可以证明自己是无辜的。
而且这个证人也出面为彭宇作证,他表示自己虽然没有见证事件的全部过程。
但他可以证明他刚下车就看见老太太摔倒了,而当时彭宇正要过去扶她,自己看见了也连忙上去帮忙。
徐寿兰在面对这段证词时咬死了表示:自己并没有见过这个人。

她坚决的态度再次令整个案件停滞不前,两方各执一词,谁不肯退让。
但又拿不出确切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本来法庭上应该秉持着“谁报案,谁举证”的原则。

既然徐寿兰把彭宇告上了法庭,那理应她拿出证明彭宇撞到她的证据,而不是让彭宇一个劲儿的自证。
但由于王浩的一句话直接将这场案件从“撞没撞”的争端便成了“扶不扶”的全民辩题。
面起这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案件,自身难保的王浩也难下论断,最终这起案件以双方庭下和解而告终。

彭宇最后答应给徐寿兰一万块钱,这才令这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案件落下帷幕。
唏嘘不已的现状但这起案件虽然结案,但全民的讨论还在进行。

当时也有人表示彭宇赔偿的行为是否代表了他真的撞倒了人。
但也有不同观点说彭宇也可能是在破财免灾。
毕竟这个案子对他的工作生活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无论彭宇是做贼心虚还是花钱买清净都不重要了。
大家的目光都被王浩那句“不是你撞的,干嘛要去扶”的话吸引了过去。

这起案件对于社会来讲也是一个警钟,在那个碰瓷还不盛行的年代,王浩的话明显是给好人都带上了枷锁。
如果做好事有风险,那谁还敢去扶路上跌倒的老人?如果做好事有代价,那谁敢再随便伸出援手?
随着碰瓷讹人的事件不断上演,说这句话的王浩法官还会不停被拉出来反复“鞭尸”,可见这句话的影响之大。

当年这起案件对三位当事人都造成了不同的影响,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首当其冲的就是王浩法官,他的那句话彻底断送了他的职业生涯。
在“彭宇案”结案后,有许多民众拿着横幅自发来到法院门口。
表示王浩法官应该受到惩罚,这样大家才会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错的。

有一位举着“好人难做”牌子的大姐还对着镜头说:
“我家孩子问,以后老人摔倒还扶不扶?”
这句话也登上了央视《新闻1+1》,借着白岩松之口反复发问。

最后迫于舆论压力,王浩法官也被撤职,调到了街道司法所工作。
由于这件事的影响太过恶劣,直到现在王浩也没能再回到法院。
这对一步步打拼上来的他来说应该是很严重的惩罚了。

而除了王浩法官外,徐寿兰也受到了舆论的影响,虽然最后拿到了1万块的赔偿金。
但好名声却都败光了,最后无奈搬家,在本该落叶归根的年纪远走他乡。
相对于这两人,彭宇的生活并没有太多改变。

结案不久他就找到了新工作,而且见义勇为的帽子也稳稳地扣在了他的身上,日子过得也很顺遂。
除了这几位当事人的现状令人唏嘘外,如今社会在“扶不扶”的抉择上也令人无比揪心。

做好事反被讹的事件不断在全国各地上演,甚至曾经还有人为了自证清白而选择自杀,这个代价未免太大太大了。
虽然如今大众对于碰瓷行为也有了应对之法。

用录像或是人证来兜底,但还是有不少人成为东郭先生,被反咬一口。
也许我们的社会还要继续努力,如果不能让碰瓷的坏人越来越少,那就努力让好人不再吃亏。

而对于这个“该不该扶”的社会命题,小品《扶不扶》也早已给出了答案:
“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人心若是倒了,想扶都扶不起来。”
本来就是谁主张谁举证,就算是人家撞的只要没证据就不能让人家赔啊,
这个判断把中国的道德全部抹杀,好人不能做。
扶个鸡毛
开个好头
本身应当保护道德底线,互无证据可以让国家托底,才不会看到老人反而跑远点。
眼不见为净,走起。
一个南京法官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风气,这法官确实该千刀万剐
有这么好的法官在,谁肯再去……[点赞]
不好意思,我银行卡余额不足,扶不起[doge]
扶不起,不敢扶!!![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对不起我不是校长
从那以后我看到路边有人躺着。都是绕路走
法官的一句话代表了整个道德败落的社会缩影,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做用!至于说到他后面的际遇,我觉得没有一撸到底已经很好了,相对那句话对社会道德造成的恶果不成比!可以说杀了千百次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