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俄罗斯籍艺人利路修在微博写下“谢谢大家的支持我终于彻底从娱乐圈下班了”,以一句轻描淡写的告别宣布退圈,却掀起舆论。这位曾因“被迫营业”“想回家”等反套路言行爆红的艺人,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一场娱乐圈罕见的“自我突围”,被网友誉为“内娱清醒代表”。
利路修的清醒,早在2021年《创造营2021》时期便初现端倪。当其他选手为出道位奋力厮杀时,他因“丧系”表现意外出圈:瘫坐后台、劝粉丝“别投票”、直言“男团不是我的梦想”。这种对娱乐圈规则的消极抵抗,反而让他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成为“反内卷符号”。网友戏称他为“内娱打工人”,因其言行精准投射了普通人对高压生活的集体情绪。而退圈选择更是将这种反抗推向高潮——在流量巅峰期主动离场,拒绝天价续约甚至不惜支付违约金,被媒体称为“对996式偶像生产链的终极反叛”。
利路修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始终拒绝被资本和流量异化。他坦言:“连‘丧’都是人设的一部分,每条微博都被精心设计。”这种对虚假人设的清醒认知,让他与娱乐圈的“楚门世界”格格不入。即便商业价值因“越不想红越红”的悖论攀升,他仍坚持穿平价T恤走红毯、在广告拍摄间隙研读编程书籍,最终选择回归普通生活。业内人士评价,他的退圈“揭穿了娱乐圈真实人设的荒诞性”——当行业将“真实”作为卖点时,真正的清醒者早已抽身而去。
利路修现象折射出娱乐工业的深层矛盾。心理学专家指出,艺人长期处于“被凝视”的焦虑中,24小时活在镜头下的生活极易导致精神危机。而他的选择,不仅是对异化生存的抗拒,更提供了另一种价值样本:退圈后计划从事中俄贸易、学习编程与心理学,将时间投入“非功利性成长”。这种“把人生调成单机模式”的勇气,恰是当代年轻人对抗社会时钟的精神投射。
正如网友所言:“他退的不是圈,是我们对KPI的恐惧。”在人人追逐流量的时代,利路修用退圈撕开了一道裂缝,让外界看到:真正的顶流,或许正是敢于对虚假繁荣说“不”的清醒者。这场退圈风波,终将成为照向娱乐圈的一面镜子,追问每一个参与者——我们究竟在为什么而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