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对二郎神的态度,很是复杂。一方面是服了认大哥,并且在碧波潭彻夜畅谈,惺惺相惜;另一方面则对那场失败耿耿于怀,认为自己是输在了没有帮手,“他有梅山兄弟侪,”而两人的交集,其实也就在于那场恶战。
01棋逢对手的第一阶段孙悟空闹蟠桃之后,重回花果山,以失去了独角鬼王等非猴子部下为代价,战败九曜星君、惠岸,虽然被十万天兵和天罗地网困住,但自身战绩不败,算是个相持。这种情况下,天庭抽调二郎神救急。
两个人可谓是棋逢对手,三尖刀对金箍棒,打了三百回合有来有回,还是分不出胜负,于是出现了本书中第一次法天象地。可能游戏《黑神话悟空》就借鉴了这一设计。
打到这里也不分胜负,可见这一阶段是双方力量对决和兵器对决。孙悟空虽然不吃亏,但手下猴子猴孙们,不经锻炼,虽然有组织了几十年,本质上却仍是一群乌合之众,所以见到这个场景,先吓破了胆,这也为他接下来的战败埋好伏笔。
02非战之过的第二阶段要论部下,肯定是梅山兄弟更强,这几位敏锐地发现了战场形势的变化,并当机立断直冲敌阵,大破猴队友。
凡作战,尤其是相持阶段,主要靠一口气,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可孙悟空硬抗二郎神之际,自己阵营先乱了,怎能不慌?可这一慌就乱,一乱就败,主客之势判明,所以在第二阶段的赌变化中,一直处于守势。
到孙悟空变成花鸨,实在有点恶心人的意思,“自轻自贱”,谁知道二郎神出牌不按套路,开启了远程攻击模式,而这也是孙悟空没有的本事。
即便纯变化,孙悟空也占不到便宜,从本书来看,孙悟空的最大本领,在于七十二变,从头到尾被发现的次数极为有限,而对手往往是大鹏、弥勒这类顶级人物,而在能力与自己差不多的人物眼中显露破绽,实在罕见。当然,二郎神的变化也并不强于孙悟空,不考虑士气的影响,变化方面是个平手,而孙悟空临败不乱的本事,也堪称道。
03一败涂地的第三阶段经过第二阶段,孙悟空已陷于极大的被动,与二郎神缠斗不能抽身,变化无用,其外是梅山兄弟团团围住,再外围是十万天兵布成的天罗地网。虽然上不封顶,但观战的那几个更狠。
纵观全书,孙悟空除了被银角大王泰山压顶(有点镇住的意思)之外,并没有力竭的记录,所以就他而言,只要不逃跑,又能跟二郎神斗个弱势平手。而且二郎神有言在先,无论胜负,都是自家兄弟搞定,不用旁人插手。如果依这个标准,孙悟空不会输,哪怕花果山群猴被屠戮殆尽,只要他心态不变化,就不会被捉。而事实是孙悟空后期的心态确实平稳了下来。与历经封神大战、劈山救母的杨戬相比,孙悟空少受逆境磨炼,而这一战,恰恰让他成熟了起来。
二郎神平日嚣张跋扈,搞些听调不听宣的勾当,较之这些向天庭俯首帖耳的神仙,既属异类又讨人厌,于是莫不盼他丢脸。但帮助孙悟空肯定不行,不过让二郎神前期立的不用人相帮的flag破灭,却是个好选择,于是一金刚琢打下来,各种目的全部达成。二郎神也知道灌江口没有生擒孙悟空的能力,对此当然不好说什么,于是草草谢恩走了。
04结语至此,闹蟠桃公案终结,元凶就擒。孙悟空虽然输掉了二圣之战,但一是队友太弱以至分心,二是初逢恶战经验不足,三是毫毛绝技没有施展,而杨戬则接近全身解数(还有开山斧没用,不过效果一定不明显),这样看,如果纯一对一的话,孙悟空输在远程火力(弹弓),但赢在饱和打击(毫毛),并且西游中的二郎神始终没有显露超强的抗击打能力。
相信到后期,孙悟空经历了种种劫难而斗心不改,他的本事,是强于二郎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