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关注乒乓球运动多年的体育评论员,我不得不说,最近这段时间的乒坛舆论实在让人有点看不下去了。
足球记者贺晓龙的一番言论,把樊振东卷入了一场莫名其妙的舆论风暴。
说实话,这种不负责任的臆测和煽动真的有必要吗?
让我们先理一理事实:樊振东退出WTT赛事和世界排名是因为对WTT的一些规则和政策有异议,这完全是一个专业角度的体育问题。
但有些人偏偏要把它上升到人事斗争的层面,说什么“深层次诉求是让刘国梁下课”,这不是无中生有、胡说八道吗?
看看樊振东的表现就知道了,人家根本就没理会这些杂音。人家是奥运冠军,国家队的顶梁柱,轮得到外人在那瞎操心、乱代言吗?现在中国乒协都已经针对WTT赛制做出了调整,奥运冠军可以直接获得世乒赛参赛资格,这不就是在为运动员考虑吗?
说真的,我觉得贺晓龙这种行为特别不地道。把自己塑造成什么“反刘国梁第一人”,不过是想蹭热度赚流量罢了。
你看他说话的方式,从来没有什么独特见解,就是抓住网友的情绪点使劲儿炒作。
巴黎奥运会后,确实有不少球迷为樊振东打抱不平,但这不代表你就能随便揣测人家的想法啊。
贺晓龙在自己的会员和付费直播里天天嚷嚷这些事,把樊振东当成自己的“工具人”,这种行为对一个优秀运动员来说是很不尊重的。
樊振东是咱们国家队的主力,如果真有什么意见,自然有正当渠道反映,哪用得着外人在那瞎嚷嚷?
还有个关键点大家别忽视了,国乒这次的政策调整其实显示了团队的开明和进步。
你看新规定多给运动员考虑:奥运冠军直接获得世乒赛参赛资格,这不就是在为樊振东、陈梦这样的选手开通绿色通道吗?
这哪像是什么“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对立关系?
从专业角度来说,樊振东退出WTT赛事更多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职业生涯。
大家想想,频繁的比赛、高强度的训练,确实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运动员提出自己的诉求,这是职业运动发展过程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我倒觉得,这次风波反而暴露出了一些自媒体人为了吸引眼球,不惜制造对立、煽动情绪的问题。球迷们也要擦亮眼睛,别被这些“标题党”给带偏了。国乒是咱们的骄傲,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哪有那么多戏剧性?
说到底,樊振东是个实在人,从来都是用成绩说话。从他的一贯表现来看,他更在意的是如何在赛场上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而不是什么人事纷争。
所以我觉得,与其关注这些莫须有的“深层诉求”,不如多关注一下他的训练和比赛。
你们觉得呢?作为球迷,是不是应该多支持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少关注这些没影的谣言?乒乓球运动的本质是竞技,不是八卦。我相信,在新的赛制下,樊振东一定能重返赛场,继续为国家队贡献力量。你们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