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郑爽报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儿童肥胖率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儿童肥胖率不足1%,而当前部分地区肥胖率已攀升至20%~30%。预测到2030年,全国儿童肥胖率将达到31%。
沈阳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文江舸表示,这一现象与饮食结构改变、运动量锐减密切相关。现代儿童普遍摄入过多高糖饮料、油炸食品,运动时间也大幅减少。此外,家长的过度保护和溺爱也是导致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峻的原因之一。
“儿童肥胖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短期内,可能出现血脂高、胰岛素升高等问题;长期来看,还可能引发糖尿病、脂肪肝、痛风以及心血管疾病等。”文主任说,“而且,儿童时期肥胖,约有百分之五六十会持续到成年,进一步加重健康风险。”
面对儿童肥胖问题,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保证孩子合理的膳食结构,优先提供优质蛋白质,如瘦肉、牛奶、鸡蛋、鱼虾等,但要注意控制量,避免过度喂养。同时,不能让孩子饿着,也不能让其吃得过饱,尤其要限制不合理的饮食方式。其次,要根据孩子的肥胖程度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对于肥胖不太严重的孩子,每天可进行4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有氧运动,如健步走、慢跑、游泳等;肥胖严重的孩子则需循序渐进增加运动强度。另外,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小学生每天9~11个小时,中学生8~10个小时。
文主任也提醒大家,目前,国内未批准任何儿童减肥药物,擅自使用奥利司他、司美格鲁肽等成人药物可能干扰儿童内分泌系统。对于重度肥胖合并代谢异常者,建议到专科门诊进行肝功能、骨龄、激素水平等系统评估,制定医学监督下的减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