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广西贵港的近现代杰出人物简介(上篇)

冬小宋啊 2025-02-25 15:25:47

陈勉恕(1890年—1938年),号如心,广西贵县(今贵港市)城厢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西早期地方党组织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积极参与广西的革命活动,担任南宁民国日报社长、省立一中校长等职务。1926年,他成为中共南宁支部书记,积极创建和组织当地的党组织活动。1927年,参与了广州起义,并在起义失败后转移到香港从事革命文化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参与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并在全国救国会华南区总部担任党的核心小组成员。1938年8月,陈勉恕在贵县病逝。

谭寿林(1896年—1931年),又名谭勉予,广西贵县人(今贵港市港南区人)。1921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在北大学习期间加入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分部工作,主要负责编辑《工人周刊》,从事秘密革命活动。1925年,被党组织派往广东工作,同年冬回到广西。先后任中共梧州支部书记、地委书记、特委书记等职,是中共广西省委筹备小组领导成员之一,兼任《梧州民国日报》社长。1928年来到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先后任全国海员总工会秘书长、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兼任《红旗报》编辑。1931年4月因叛徒出卖在上海被捕,解来南京,5月牺牲于雨花台。

李绍嘉(1896年—1937年12月13日),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早年加入粤军,随国民革命军第4军参加过北伐。1933年任第3军9师25团团长。1937年10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将第8路军的第154师、第156师合编为第83军,李绍嘉任第156师468旅少将副旅长。该军组成后,李绍嘉随部队由广东开赴上海,参加了淞沪会战。此次作战后,李绍嘉随部队退至南京郊区组织防御,并参加了保卫南京的作战,奉令于南京城阻敌。1937年12月12日南京城陷。13日,在与日军激战的过程中,李绍嘉中弹牺牲,后追赠陆军中将。

胡福田(1896年—1928年),曾用名胡善庆,广西桂平县蒙圩乡人。1912年考入桂平县立蚕业学校。只读了1年又辍学回家务农。1918年离开家乡投奔军队。先在桂系李易标部(后编为粤军)当兵,后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1925年脱离旧军队,入东江工农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被派到东江地区开展农民运动。1925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回乡开展农民运动。1927-1928年间先后担任中共广西地委委员、特委常委,并被选派为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赴莫斯科参加会议。1928年9月回国后,先后担任中共广西省临时委员会委员、广西省委员会委员、平南县委临时书记等职务。1928年10月在梧州被捕,12月牺牲。

黄日葵(1898年—1930年),广西桂平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革命家。16岁时赴日本留学,1918年回国后考入北京大学就读。在北大期间,他受到李大钊和陈独秀的影响,积极参与五四爱国运动,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1920年,他参与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早期成员之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担任中共北京地委宣传委员。1924年,他参与国共合作,负责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的青年工作。1926年,他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党代表兼政治部副主任,积极参与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南昌起义,担任革命委员会宣传委员。1928年秋,他前往日本,但次年被日本当局逮捕并勒令出境,最终于1930年在上海病逝。

陈此生(1900年—1981年8月17日),广西贵县人。中国著名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社会活动家。192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在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大学、香港达德学院等学府历任讲师、教授、教务主任等。1933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后在香港参与组织筹建抗日救国会华南区总部的工作。1946年参加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任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四届人大常委,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常委,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广西省文教厅厅长,广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政协副主席等职。1957年至1966年间任《光明日报》社副社长兼总编辑。曾任民革中央常委兼副秘书长、宣传部长、副主席等职。

罗尔纲(1901年1月29日—1997年5月25日),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著名历史学家,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训诂学家,晚清兵志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主要从事太平天国史与晚清兵制史的研究,形成了擅长考据的独特学术风格;主持筹建了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开创了“综合体”的通史新体例;并将唯物辩证法成功应用于考据学从而改革了历史研究方法。一生出版学术专著约50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共900余万字,搜集、整理、编纂出版太平天国文献和资料3000万字。

黄彰(1901年—1945年),广西贵县西山乡(今贵港市覃塘区石卡镇西山村)人。1925年加入南宁药材工会,并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1927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在广西各地从事地下工作,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中共贵县县委委员兼西山乡党支部书记,中共郁江特委委员,中共广西省工委委员,中共玉林特支负责人,广西省工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广西省工委副书记。1945年,领导贵县、兴业、博白、陆川等县抗日武装,举行桂东南起义。起义失败后,不幸被捕,同年4月,在贵县英勇就义。

陈培仁(1902年—1928年3月26日),广西贵县(今贵港市)覃塘镇西鱼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和革命活动家。1924年在上海市浦东中学特别班就读。1925年春,与在上海的桂籍学生组织新广西期成会上海分会,被选为负责人。夏,参加上海五卅运动。秋,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入广州中山大学,主编《民间》、《疾呼》等期刊。1927年3月受党派遣回贵县活动,任贵县国民党部农民部长、《贵县青年》主编。1927年春,与梁若柱、黄彰到石卡搞农运,声振贵县、横县。5月,建立了中共贵县城厢支部并任支部书记。9月,在覃塘排厚村建立革命据点,组织农民自救团,先后在排厚、郭留、福龙、柳山建立党支部。冬,首届中共贵县县委成立,任书记。1928年3月20日被捕,26日在县城北门外就义。

董铨汉(1906年—1929年),出生于广西贵县城厢镇西街。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他参与了广州起义,在战斗中负伤。起义失败后,他转移到香港进行地下活动。1928年,党组织派遣他回到广西指导共青团工作,并在贵县出席中共广西特委扩大会议,当选为特委常委、候补书记兼组织科长。1929年3月,前往香港向广东省委汇报工作,途经广州时在陆羽居茶馆被捕。他的叔父试图通过关系营救他,法官提出只要他公开“悔过”即可释放,但他坚决拒绝。最终,董铨汉在广州市郊瘦狗岭英勇就义,年仅23岁。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有遗漏的贵港近现代杰出人物,欢迎大家补充。喜欢就点赞关注小编吧,谢谢大家!(本文所写杰出人物,包含贵港市下面的管辖市)

2 阅读: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