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的古代名楼

晓丝看你好 2024-10-27 03:48:40

古代名楼一般都建在大江大河大海的边上,如巍然耸立在大海边的蓬莱阁;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地处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至今屹立不倒的滕王阁,还有面向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寄托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情怀的岳阳楼…都是依水而建。

古代中国木造建筑大部分层数不高,楼、阁、塔本就容易鹤立鸡群,成为城市的符号,而大江大河大海浩荡的壮观景象,激发文人墨客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江河湖海与楼台亭阁交相辉映——出现名楼引名人,名人著名篇,名篇有翼飞翔,又打响名楼的现象。

早期的黄鹤楼位于长江边的蛇山上,景色壮美,正因为临水而居,才激发了各路诗人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诞生了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样的名句。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心情苍凉”的时候,登上了武昌的蛇山。极目远眺,烟雨蒙蒙,大江浩浩东去,龟蛇二山夹江对峙……伟人诗兴涌动,不禁吟出了激昂慷慨的《菩萨蛮·黄鹤楼》。不过当时黄鹤楼已经不复存在。

1997年我在武汉修火车牵引电机,机务段位于纸坊附近,距离市区比较远,为了工作方便,我们就在周边住了半个月,干完活后搬到市区,我登临了新建才十几年的黄鹤楼,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不禁随口吟出了岳飞的诗句: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0 阅读:0

晓丝看你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