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验尿”再度上演?名教授带学生「装病」去医院调研!揭内幕

凌青谈健康 2024-11-11 12:30:51
“茶水验尿”再度上演?知名教授带学生「装病」去医院调研!声称揭露揭开"小病大治"内幕,这样的调研靠谱吗?

医伟达

医学视点.

由专业医学人士运营,为您提供专业、靠谱、不忽悠的医学健康类信息。

近日,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李玲公开宣称,她曾带领十名研究生通过装病的方式前往医院进行调研,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李玲教授说:“2022年的全国门诊量诊疗人次大概是84亿,到了2023年就上涨到了95.4亿,一下子上涨十几亿,现在中国人每人平均一年要看七次病,背后的原因是医院要创收、要挣钱。”

她进一步分析道:“因此对于医院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做量,这其实是一种过度医疗。你看,现在发现一个结节,就要做手术,其实不需要的,这样就给病人造成了无穷的焦虑。”

这一调研结果在普通群众中引起了广泛共鸣,他们认为这种调研方式简单易行、节省时间,并且得出了符合大众期待的结论。

“装病卧底”一定能“证明”过度医疗但结论绝对不靠谱

然而,在称赞之余,我们不禁要问:这种调研方式真的科学吗?能够得出可靠的结论吗?

首先,这10名参与调研的研究生并非医学专业出身,而是经济学背景。他们装病的行为很可能不够逼真,面对医生的询问时也可能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在这种情况下,医生该如何诊断呢?

当然,在医学教育中确实有扮演病人的情况存在。这种工作被称为标准化病人,或模拟病人。标准化病人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出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一般用于医学生及初级医师的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1。标准化病人对于医学生的学习和考核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们不仅能够提供模拟真实情境的机会,还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素养。

但是,标准化病人跟李玲教授手下那十个经济学研究生不同的是,前者接受过标准化、系统化的培训,需要学习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医学知识培训,学习常见疾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特点,了解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其次是表演技能培训,学习如何通过表情和动作来表现出患病的痛苦、不适,以及模拟不同疾病状态下的声音特点;最后是沟通技巧培训,避免模糊不清或过于复杂的表述,既不能过于主动地提供信息,也不能过于沉默。

并且,标准化病人的目的是教学或考核,而不是真正的临床实践。原因很简单,因为在真正的临床实践中,即使是模拟的病人,医生事先也不知道,不可能武断地说“你没病”。毕竟,在大众认知中,没病的人是不会去医院看病的。那么,医生只能根据症状进行检查。如果这些研究生描述的假想症状比较明确地指向某一种疾病还好,医生只需要做这方面的相关检查就可以;如果这些研究生描述的症状模糊不清,那医生就只能做比较多的检查,来排除各种可能沾一点边的疾病,因为毕竟有很多疾病确实症状不很明确。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病家不用开口,便知疾病根源”,只是戏曲、影视中那些江湖医生自我吹嘘的广告语。真正的医生看病,离不开望闻问切,或视触叩听,再加一系列相关的实验室辅助检查。所谓装病去调研,就一定会产生李玲教授想象中的“过度医疗”,只不过这是不科学的研究设计带来的不科学结论。

综上所述,李玲教授带领研究生去医院装病调研的行为,不仅缺乏科学依据,而且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可能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影响其他患者的就医体验。

17年前的“茶尿门”早已上演过一遍

这一事件令人想起2007年的“茶水验尿”事件。

当时,有记者伪装成患者,携带事先预备的“茶水”冒充尿液样本,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尿常规检测结果显示,该记者被诊断出患有“炎症”,甚至有部分医生据此为其开具了消炎药处方。

这一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全国范围内92家三甲医院纷纷对“茶水”样本进行了重新检测。结果显示,高达93.4%的报告单呈“阳性”反应,而仅有6.6%的报告单显示为“阴性”。其中,白细胞检出率高达33.1%,红细胞检出率则为22.0%。此外,卫生部也组织北京的部分大型医院对“茶水”进行了化验,多数化验结果同样报告了“阳性”。此后,当有记者再次尝试使用“绿茶代尿”时,也均被诊断出存在“炎症”。

事实上,茶水检测出潜血阳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茶水中所含物质与尿试纸条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显色物质显现。这种情况下,尿液分析仪便会误判为潜血阳性,从而引导医生作出“阳性”诊断。需要强调的是,尿液中出现潜血并不一定意味着血尿,这种检测方法仅作为血尿的初步筛查手段,必须进一步通过显微镜下尿沉渣检查来确认。

另外,茶水中检测出白细胞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茶水中含有大量未知干扰物质。当“以茶代尿”时,茶水中的酚类及其他有机物可能与尿分析试纸中的重氮盐发生偶合反应,从而显色。仪器仅会根据化学反应的结果来判断是否含有白细胞。然而,目前的仪器并未配备鉴定样本是否为尿液的程序。因此,如果放入的茶水中含有与尿液相似的物质,仪器便会自动进行辨别并生成结果。这也意味着,酱油、啤酒等液体也可能被检测出潜血阳性和白细胞。

因此,茶水检测出“细胞成分”实则是“机器惹的祸”,同时也是大众(包括记者)对尿检常识缺乏了解所导致的误解。

综上所述,李玲教授所带领的调研项目,跟当年导演“茶水验尿”的记者一样,更像是一场预设结论的行动,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医院调研。因此,有网友认为,李玲教授是“以偏概全,全盘否定,故意放大问题,制造仇恨,是不可取的”。

作为一名医生,不会怀疑患者的“恶作剧”,而会相信患者所述的痛苦是真实的。某些记者制造茶水验尿事件,某些教授伪装患者、编造病史行为,不仅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和科研伦理,还干扰了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严肃性。

医疗改革确实任重道远,但我们不能采用“钓鱼试医”的方式,用荒谬去验证荒谬,最终得到的结论也必然是荒谬的!

文章来源于医学视点

0 阅读:52
评论列表
  • 2024-11-12 08:49

    无知者无畏,有罪推定。患者的警惕性越高,医生的检查越多,漏了一项,他就会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