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天下事,闲谈华夏五千年,大家好我是李师弟。
西游记中的唐僧给我们留下了一副软弱无能的样子,这个白净的和尚,动不动就被妖怪捉走,张口就是:“悟空,救我~”
然而神话故事不是历史,真实的玄奘其实让很多人误解了上千年。他对信念的执着能颠覆我们的认知,他的经历,能秒杀一众徒步旅行者、冒险王,“荒野求生”能力甚至比“贝爷”“德爷”都要强悍,他的一生,那可以堪称传奇中的传奇!
玄奘原名陈祎,出生于河南洛阳,祖上三代都是公务员,他从小机灵聪慧,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待人谦和,通文知礼,是别人父母嘴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可他5岁丧母,10岁丧父,被出家的二哥陈素,带到了洛阳净土寺生活。
十来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干活练功,经常看不到他人,颂文念经,他跑没了影,食堂一开饭,端着碗就跑来了。
可当有人提问他佛法知识时,他皆能对答如流,说的头头是道,堪称寺院里的小“学霸”。12岁时,他被寺院破格录取,正式踏入佛门,从此如鱼得水,佛法修习,突飞猛进,13岁时被大家誉为“释门千里驹”。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时的玄奘开始迷茫。看着手里的经书他眉头紧锁,书中佛典释例像“小吃摊”一样排列,各具特色,一句佛语百种解读,各类翻译“百家争鸣”,这到底哪种说法是对的?佛的本性到底是什么?
于是,他问遍寺内高层,访遍各地高僧大德,所得答案莫衷一是,各派学说互相矛盾,玄奘因此大失所望。他在心中暗暗发誓:我要用一生去解开这个疑惑,去追寻生命的意义。
可这万千思绪萦绕心头,玄奘却无从下手。直到626年,行走在长安街头的他遇到了一个印度和尚。
这个印度和尚告诉他说:印度那烂陀是世界顶级佛学院,那里的戒贤院长是世界顶级佛学导师。
“一语点醒梦中人”
听闻罢,玄奘的梦想变成了理想:我要去总部拜师!拿一手教材!我要亲自翻译注解!我要让佛学统一!
于是,24岁的玄奘决定:走!西行!
佛门小儿初长成,立下恒心要西行,“佛门千里驹”欲行“万里路”,众人皆叹,此乃痴人说梦!
寺院学霸玄奘为求完整真实的佛经欲踏上西行之路,前往印度那烂陀求取真经。于是,他开始为这次远行做准备。但怎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首先在办护照拿签证的时候就受了阻。
当时,皇上李世民举办登基大典,隔壁的突厥趁机打劫,堵在了长安城外的泾阳叫嚣着:不给钱就砸!
为了稳定局面,李世民黑着脸掏了钱,息事宁人。然后立即下令,关上城门!全国戒严!于是整个长安城除了西北风,连只苍蝇蚊子都甭想飞出去。
因此,玄奘熬了三个大夜写的《出国访问取经申请书》没等送到皇帝手里,就被乡长当擦屁股纸了。
可玄奘是个倔强的守法好和尚,他一遍遍写申请,一次次提交,写的连买纸墨的钱都没了。最后,他走投无路,准备偷渡。
628年,26岁的玄奘跟着逃荒的灾民混出了长安城,走了一个月后,他来到了军事重地——凉州。
“凉州城头闻打鼓,凉州城北尽胡虏”这里重兵把守,戒备森严,玄奘奈何是长了翅膀也出不了城,于是,他就在城里讲经换点钱,静候时机。
凉州的领导知道了这件事,找到玄奘,听了他的讲经后热情地对他说:“想出关?没门儿!哪来的滚哪去!”
好在,玄奘通过讲经在当地收获了一批粉丝,粉丝团把他偷偷送出了城。从此,玄奘昼伏夜出,数十日潜行,来到了瓜州。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瓜州城外遍布突厥,玄奘躲在客栈,一筹莫展。一个月后,他遇到了一个行脚商人,石磐陀。
在丝绸之路上,商人和和尚关系密切,商人给和尚钱财,和尚成为商人的精神支柱。这个石磐陀经常在三不管地界做买卖,他想要带着玄奘出城,并让他给自己摩顶受戒。受戒后,石磐陀成为了玄奘的徒弟。
而这个石磐陀正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但和孙悟空不同的是,这个石磐陀没有戴金箍,把玄奘带出城后他是越走越后悔。
前路茫茫未可知,道路凶险,人生苦短,相比“阿弥陀佛”还是大唐律法更实在:私自出关,斩立决!
如果玄奘被捕,自己则是从犯,到时候一定会被连累。想到这里,石磐陀掏出匕首架在了玄奘脖子上,玄奘发誓自己死也不会供出他,石磐陀这才放下匕首,转身离他而去。
玄奘继续一人西行,半个月后,他见到了大唐边境的烽火台。
走到大唐边境,玄奘不敢走了。要是被守军发现,自己会被乱箭射成刺猬。他躲在漫漫戈壁看着太阳东升西落。
在他溜过去灌水时,一个守将发现了他。这个守将心想,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谁会来?想要看看究竟是哪个路痴。
当他看到玄奘面色黝黑,衣衫褴褛,是个和尚时喊道:“我滴个乖乖!辅导员快来嘿,思想教育课素材有了!”
于是,在玄奘讲了一场佛法,宽慰过戍边将士之后,被放出关,踏上了西域的起点——莫贺延碛大戈壁。
莫贺延碛长达八百里,天上无飞鸟,地下无走兽,水草不生。踏进这片大漠,陪伴玄奘的除了一匹老马,还有无尽的妖魔幻影。
刚走一百里,玄奘就迷路了。
此时的他身上连块压缩饼干都没有,壶里的水也喝干了。饥寒交迫的玄奘摔下沙坡,在幻觉中晕了过去,或许是命不该绝,吹了一夜冷风后,玄奘醒了过来。
茫茫沙海,烈日火风。玄奘暗自发誓: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
他托着疲惫的身体迷迷糊糊爬上马背,等他再睁开眼睛,老马已将他驼到了一个水潭边,水草的腥气刺激着玄奘的神经。
他从马背滚落,爬向水潭,将头埋入水里,扬起头时他朝天痛哭呐喊:阿弥陀佛。
玄奘,活过来了。
他怀着信念继续前行,走着走着,走进了伊吾国,到了一处寺院修养。隔壁的高昌国国王听闻后立马来找伊吾国国王,用手臂揽着他的脖子,让他交出玄奘,不然就揍!
高昌国国王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想扣下玄奘做国师,抓一抓国民精神建设问题。但玄奘人家有更远大的志向,不想留下进编制,“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他可不想要。因此,玄奘宁死不从,开始绝食抗议。
四天后,高昌国国王看着奄奄一息的玄奘,扑通一声跪地,痛哭流涕地说:“大师,我放您走,您快吃饭吧,我这是造孽啊!”
此后,高昌国国王和玄奘结拜成了异姓兄弟。他打通沿途24国确保玄奘一路畅通,还组织了一个30人的保安队伍拿上国书财务,护他前行。
有了官方身份和团队,前面的路就顺畅多了。
但是越往西行治安越差,刚走出焉耆国就遇上了一伙强盗,财物被洗劫一空,连卫生纸都被抢光了。
一众人马死里逃生穿过龟兹国来到一座雪山脚下。
历经七天七夜,方才翻越雪山,但这时,人马损失近半。往前行进,他们踏入了西突厥的地盘。
突厥可汗热情地招待了他们,临走前派了向导和翻译随行。
这个取经团越发的专业了。
横穿过西突厥,他们来到撒马尔罕。
刚一进城,玄奘的队员就被揍了,因为这里的人信拜火教,不欢迎和尚的到来。到底说还是西突厥的拳头好使,撒马尔罕人被暴揍了一顿。国王碍于面子招待了玄奘。
席间,撒马尔罕国王听了玄奘的几段佛法入了迷,瞬间黑转粉,一夜之间,撒马尔罕变成了佛教国。
前行的路始终在脚下,玄奘一行人继续前行。当他们一行路过菠萝奢大森林时,遇到了50 多个强盗,这波强盗即想谋财又要害命,将他们赶到了一个干涸的池塘中,准备挥刀一个个杀掉。
幸好池塘里长着很多荒草,一个小沙弥发现一条刚好容身的小水渠,和玄奘一起逃了出去。跑了二三里遇见一位农夫夫,农夫集合了村上 80 多人赶走盗贼,将困在池塘里的人全部救了出来。
就这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631年,31岁的玄奘走到了佛祖的故乡——迦毗罗卫。
但是,佛教在这里已经衰败,释迦摩尼悟道的菩提树也荒芜了。玄奘感到非常悲恸。
3个月后,玄奘终于踏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那烂陀。而他的事迹早已在这片土地传颂,寺院的众僧迎接了这位远道而来大唐和尚。
从此,玄奘在戒贤门下学习,5年后出师,告别了戒贤到南方各地寻师礼佛。
641年,戒日王召见玄奘,并被他精深的佛学折服。戒日王在曲女城举办了佛法辩论会,邀请玄奘担任论主。
这是佛教界顶级辩论大赛,有18个国王,5000位僧侣学者参会。
玄奘的佛法论文公示18天,很多人拿着放大镜找茬,却连个错别字都找不到。
第十八天仍然无人发表反对意见。玄奘获胜,由此名震印度。一个没有权势的中国僧人在外邦获得如此荣誉,这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公元 643 年五月,玄奘告别戒日王回国。
两年后,玄奘回到长安,长安僧尼数万人在朱雀大街上夹道欢迎,举行了盛大的安置法会。玄奘从印度请回的佛经用 20 匹马驮着,总计 657 部。
43岁的玄奘看着长安的街道,想起17年前溜出城门的惶恐和落魄,不禁热泪盈眶。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玄奘已归国,十分高兴。在东都洛阳见到他之后,为他的译经和撰写《大唐西域记》作好了安排。
从此,玄奘潜心著作,翻译经书,将那些他用命换来的经书完美的翻译,成为他的使命。
19年间,翻译人员换了好几拨人,精通梵文和佛理的玄奘却无人可以替代, 664 年,书写了传奇的玄奘在玉华寺病逝,终年 64 岁。
玄奘一生,共高质量地翻译佛经1335 卷。他见证了古印度最后的荣光,也创造了中原佛教文明的顶峰。
而如今,印度佛早已被婆罗门教取代衰落,寻求正统的佛教只有来中国。
玄奘西行孤身涉险,行至5万余里,途径110多个国家,带回657部佛教典籍,呕心沥血翻译佛经19年,直至圆寂。他舍身求法,追求真理,不屈的信念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
而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西天取经”,风雨险阻、名利诱惑,声色犬马,待到洗尽铅华踏平坎坷才懂得,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折磨、抵得住诱惑才能迎来蜕变的幸福。
不过,和玄奘不同的是,他已功德圆满,而我们的路还在脚下。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