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位于大西北,一部分在我国新疆,一部分位于哈萨克斯坦。虽然都是伊犁河谷,但内外的差别却非常明显。
从下面这张卫星地图就不难看出,位于我国一侧的伊犁河谷“绿意盎然”,是富饶宜居的绿洲。而哈萨克斯坦一侧则呈现出土黄色,因为那边几乎都是荒漠、戈壁。

为啥两边会形成如此巨大的差距?
核心原因是:我们这边水量丰沛,而哈萨克斯坦那边干旱缺水干旱的地区本来就容易形成荒漠乃至沙漠,全球各地的荒漠地区基本如此。
哈萨克斯坦一侧之所以是荒漠,根本原因还是缺水。
先来看降雨。对于山区而言,降雨量的多寡跟地形有很大的关系,抬升越明显、“喇叭口”收束越明显,降雨量就越大。而伊犁河谷山区的“喇叭口”,基本上位于我国一侧,当地的河谷平原大多地处“喇叭口”的内部,降雨量明显多于位于外部的哈国。

降雨少只是干旱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地大河的源头和大部分流量都位于我国境内。
整个河谷地带,主要的河流就两条:伊犁河、额尔齐斯河。

伊犁河
尤其是伊犁河,年径流量达到153亿立方米,在整个新疆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
而伊犁河以及额尔齐斯河加起来更是占了哈萨克斯坦四分之一的水量!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两条河流的润泽,哈萨克斯坦的处境将是何等艰难。
对于哈萨克斯坦而言,有一个很扎心的事实摆在面前,那就是他们是下游,而我国是上游。在水量分配这方面,哈萨克斯坦始终处于被动。
要知道,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的水量整体上不算特别丰富,中、哈两个国家都要用。我们的新疆也是很缺水的,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的水不仅仅满足河谷地带,还要协调满足北疆、南疆多数区域。

我国境内的伊犁河谷风景
说实话,我们已经尽可能在满足自身使用的情况下,给下游的哈萨克斯坦多放水了。
但鉴于水量有限,能做的只有这么多。
因此哈萨克斯坦靠近我国的东部区域,长期以来是严重缺水的,连生态位都难以维持,更别说开发农业和农业了。

大部分地区是荒漠的外伊犁河谷
鉴于此,目前哈萨克斯坦对东部的荒漠地区基本上没有开发欲,这既是能不能的问题,也是想不想的问题。
哈萨克斯坦国土辽阔,对东部荒漠没有开发需求作为全球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高达272万多平方公里,东邻中国,西濒里海,绝对算得上幅员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排名前列的国家。

相较于如此辽阔的疆域,哈萨克斯坦两千万出头的人口就显得非常地广人稀了。
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要找一些宜居宜产的地方不要太轻松。
哈萨克斯坦国内有大量水草丰美的草原带,非常适合畜牧业发展。据统计,哈萨克斯坦草场面积接近1.9亿公顷,排在世界第五位,并且其中大部分是天然草场。以2019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当年哈萨克斯坦仅牛肉产量就超过了200万吨,此外还产出了150万吨的羊肉。

同时哈萨克斯坦北边紧挨西伯利亚南部区域,很多人一看到西伯利亚就皱眉头,觉得那是片苦寒之地。但实际上,西伯利亚南部区域还是有很大的开发价值的,土壤相对肥沃,又不缺水,可以开发出大片耕地。2024年,哈萨克斯坦全国粮食产量达到创历史新高的2670万吨。农作物以小麦为主,此外还有玉米、大麦、燕麦等等。

由此可见,哈萨克斯坦在农牧业两端能够很轻松供养本国这两千万人口,所以开不开发东部荒漠地区在当前是无关紧要的事。

哈萨克斯坦人日常饮食
就算他们铁了心真要开发,成功的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比你中千万大奖的概率都低。
因为不管咋开发,都得依靠伊犁河的水,但区域内的总水量是极其有限的,必须大修水利,并且至少需要几十年的长期投入。而这么做对地处下游的哈萨克斯坦并没有多大的好处,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和风险。
所以总的来说,对于外伊犁河谷荒漠化的现状,哈萨克斯坦目前也只能认了,它没有能力去改造,更没有动力去改造。
巴尔喀什湖,斋商湖,这些世界级的湖本来都是中国的,小编还在鼓吹!
核心原因是哈萨克斯坦好地太多了,还轮不到开发这些投资成本大,效率低的土地,,,
哈萨克自治区!
收回伊犁将军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