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添加,鲜到舔碗‌!余华故里白酱油+赤水晒醋,还是古法老手艺藏着醇香

杭州日报 2025-03-31 09:36:36

近期《消费者报道》曝光酱油“零添加”迷局,让厨房调味陷入信任危机,不少“零添加”酱油标识与实际成分存在出入。

为此,我们找到一款 纯手工古法酿造 的酱油,用近140年未断的秘方,凝成琥珀色的鲜。这款酱油,力求让每一滴酱油 回归纯粹本味 。

厨房调味,还少不了一瓶好醋。贵州赤水河畔,老人们每天抿一口自家晒了五年的醋,酸香里藏着两千多年的手艺。

▲戳图可购买

▲沈荡酿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弘扬为我们介绍白酱油,近140年都没有中断过生产。

沈荡白酱油 ,浙江老字号。来自嘉兴海盐,是著名作家余华的故乡,余华曾两次来到这家老字号现场体验。

“白”酱油

白酱油的 “白”,并非代表酱油是白色的,而是指不添加焦糖色的淡色酱油,虽然色淡,但酱香更馥郁。

沈荡酿造, 实打实用黄豆晒制的酱油 ,保留了大豆的营养成分,是仅存的盐帮酱油。 追溯上海酱油历史,分本帮(上海产)、盐帮(海盐产)、宁帮(宁波产)三大品系,盐帮酱园家数177家,居行业之首。 上海酱业的“作头师傅”几乎清一色的海盐人,一代代相传,沈荡酿造现在的师傅,秉持着一个信念 “祖辈怎么酿,我们就怎么酿”。

白酱油始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的泰兴酱园,至今已有近140年的历史。

我们来到嘉兴沈荡这家老字号酿造厂,帮大家现场选酱油。

一进酱园,酱香隐隐袭来,整个酱园古色古香,古老岁月传承而来的痕迹随处可见。

阳光下,酱园一角,成百口大缸,戴着特制的“帽子”,正在享受着自然时光的“催化”。

陈弘扬说,沈荡酿造的白酱油,都是这样实打实晒出来,产量有限。超市里一般很难看到。

▲ 由黑龙江大颗饱满非转基因黄豆酿造,足酿足陈。用它做菜入味地道。

“让一方百姓吃到放心酱油,是我们的不懈追求。”陈弘扬说。

沈荡白酱油: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4月2日。

从2020年开始,沈荡的白酱油就占据了我家的厨房,还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配料表 我手中这款小瓶,是180ml装的,应该是当时买了大瓶的赠送了小瓶,也用了一大半了, 配料就4种 ,水,大豆,小麦粉,食用盐。

我家中负责掌勺的老人,一开始觉得酱油区别不大没有必要买贵的,到现在认可这款酱油,也是 因为在日日顿顿的饭菜中,品尝到口中,感觉到了变化。 和很多酱油品牌比,沈荡这款酱油价格相对贵一点,第一次吃,我妈就说,觉得它没有普通酱油鲜,但是 有着酱味 。

再仔细品品,它的 味道浓郁而纯粹 ,吃多了嘴巴也不会不舒服。

白酱油并不是白色的酱油,倒出来颜色和普通酱油一样,但感觉酱香味比普通酱油要浓郁点。

酱油配料是最近买酱油大家最关心的事,这样配方的酱油确实在一般超市是买不到了。

我直接煮了个白切肉用这个沾着吃,酱油里面就加了点蒜末,没加其他调味料,本以为不会太鲜,吃了后说实话 鲜度和普通生抽比基本一样,甜度略微低了点 ,口感还是不错的。 这款酱油的鲜度是仅够仅够了, 无需调味,直接就可以蘸料吃 ,比如白切肉、白切鸡,现在蘸螃蟹的醋里面也可以加一点点。 这款酱油甜度不高、鲜度到位,也是 非常适合做杭州拌面的 。看来我也要入手囤几瓶了。

酱油颜色自然日晒产生,无色素,天然晒露,低温长时间发酵。

整个过程豆瓣酱要翻10次以上,酱油风味更好,酱香浓郁。

老师傅翻缸,靠经验和手感,去感受每一缸的温度,确保翻缸彻底,利于发酵。这是机械替代不了的。

第一步

圆滚滚的黄豆经过10多个小时的浸泡,在大型的蒸煮容器里被蒸熟,变成细长的椭圆状。

第二步

师傅将黄豆在晾晒区将黄豆摊开晾凉,1小时左右。

黄豆晾凉后,将掺了酒曲的面粉洒入黄豆堆,由师傅用工具不断地翻搅黄豆,使面粉能均匀包裹住每颗黄豆,保证其后期可以正常发酵。

第三步

裹好面粉和酒曲的黄豆通过管道到达曲箱室,师傅们将黄豆铺放均匀,整个曲箱经过多年的发酵作业,四周遍布酒曲,让黄豆在整个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发酵。

整个发酵过程持续2天,师傅们每隔几个小时便要观察黄豆的变化,打散团结成块的黄豆,调整曲箱温度。

第四步

经过几天的发酵,米曲霉菌种已在黄豆和面粉表面生长24小时,菌丝和孢子清晰可见,颜色逐渐由白色转化为黄色直至黄绿色。

米曲霉菌株主产蛋白酶,可以将黄豆中的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使酱油产生鲜味。

第五步

48小时后,师傅们将其装在竹筐里运往酿晒场。凌晨四五点翻缸,天晴去盖暴晒、天雨遮盖防雨,不厌其烦的重复,如此才能得到更多的氨基酸成分。氨基酸含量决定酱油的鲜度。

手动翻缸后,经过压榨、过滤杀菌,高温杀菌,单单过滤一道,就要 用0.18微米的膜来过滤。

01

一级白酱油

沿用百年传统工艺,精选原颗非转基因黄豆,历经180天以上陶缸日晒夜露,色泽天然形成,酱香浓郁,口味鲜美。

氨基酸态氮≥0.70g/100ml。

02

特级白酱油

沿用百年传统工艺,精选原颗非转基因黄豆,历经500天以上陶缸日晒夜露,酱香酯香馥郁,鲜味自然醇厚。打开后建议冷藏保存。

氨基酸态氮≥1.0g/100ml。

选购小贴士

1. 要有SC认证(食品生产许可证)标识。 2.按等级购买:特级、一级、二级、三级,酱油属于哪个等级,包装都会标注, 选择等级高的更鲜美 。

同一等级相比,“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鲜味越好。用大豆或豆粕酿造酱油时,大豆蛋白可以分解成氨基酸,发酵时间越长,蛋白分解越彻底,氨基酸含量就越多。

氨基酸态氮这个指标能间接反映酿造酱油中氨基酸的多少。 3.相同氨基酸态氮,看配料表中 配料越少越好 。 4.按烹调需要 ,上色选“老抽”,凉拌选“生抽”。

醋,是日常烹饪中必不可少的调味料。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展览会”上,茅台酒奇香惊人,从此成为了贵州人的骄傲。但当年与茅台一同拿下金奖的,还有同是出自赤水河畔的赤水晒醋。

▲赤水晒醋。

赤水河,因为水好,加上独特的微生物群,被称为“中国的美酒河”。

贵州赤水市,2023年被评为“中国晒醋之城”,也是“中国长寿之乡”。央视中文国际《走遍中国》还对赤水市进行了探秘,受访的长寿老人都讲述了一个共同的秘密,平时饮食“少盐多醋”,每天要喝一口当地产的赤水晒醋。

赤水晒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021年,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遗。

这次,我们推荐5年的赤水晒醋,出自任其旭之手,他是“赤水晒醋制作技艺”国家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任其旭。

这款醋的原料只有大米、糯米、小麦、麦麸、山泉水和盐,手工制作,产量不高,经常售罄,一旦售罄就要再等5年。

▲任师傅的晒醋厂,被竹林包围,前面就是赤水河。

做好的醋,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除了酸,还有一丝酱香味,和白酒一样越放越香醇,好吃又养生。

赤水晒醋:

5年醋,248ml/瓶,原价36.8元,优享价32.8元。

我是一个特别爱吃醋的人,对醋的要求就是原生态粮食发酵。

这款晒醋,有天然的醇香,酸得自然,入口酸爽,回味悠长。它像酒一样越陈越放越香,身体不会说谎,吃了很舒服。身边有个朋友也买过很多。

我厨艺一般,这个土豆丝好吃到光盘,全依赖这个醋,溜得到位。

任师傅说,在赤水,每家晒醋都有不同的手艺和秘诀,味道也不尽相同。一瓶正宗的晒醋,起码要经过3年以上的时间暴晒,时间成本非常高,经常因为售价高,很难被市场接受。

如何制作赤水晒醋?

No.1

制曲

需要野生的麻黄、桂枝、响铃草、柴胡等数十种草本植物,在端午前后制成醋曲,这是决定晒醋品质的基础。草本的种类和比例,各家都有各家的特点。

No.2

发酵

用大米、糯米,以山泉水熬粥,把醋曲放入其中发酵。

No.3

制坯

在发酵后的米粥中,加入麦麸入漕,盖上稻草,连续一个月不停地人工翻炒,制成醋坯。

No.4

暴晒

把醋坯装入醋缸,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暴晒,晒5年,每年端午前后开一次醋缸查看。

No.5

取醋

把山泉水倒入装有醋坯的醋缸中,浸泡一天一夜后,过滤出醋汁,再把半成品醋装入醋缸中,继续暴晒半年以上。越晒越好,越晒越珍贵。

任师傅的晒醋,可以作为蘸料,或者像赤水当地老寿星们一样的吃法,每天喝一杯养生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