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1月24日,一个阴郁的日子,纽约赫德逊河畔的码头上,一个瘦削的东方面孔青年踏上了美国的土地。他叫杨振宁,来自战火纷飞的中国,怀揣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我要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年轻的杨振宁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的誓言。
抗战时期,他考入了西南联大物理系。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杨振宁常常一边躲避日军轰炸,一边埋头苦读。有一次,空袭警报响起,同学们都跑进防空洞,只有杨振宁还在黑板前冥思苦想。
“杨振宁,快跑啊!”同学们喊道。
“等等,我快想出来了!”杨振宁头也不回地说。
这份执着,成就了他日后的辉煌。
1945年,杨振宁来到美国,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这里,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年轻人,你有什么想法?”奥本海默问道。
杨振宁深吸一口气,说:“我觉得,宇称守恒可能是错的。”
奥本海默惊讶地看着他:“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这可是物理学界的铁律啊!”
“我知道,”杨振宁坚定地说,“但科学就是要敢于质疑,不是吗?”
此后,杨振宁开始了他颠覆物理学界的旅程。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这个理论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物理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很多人不相信,甚至有科学家打赌说:“我不相信上帝是一个无能的左撇子,我敢出大赌注,相信实验必将给出电子按角动量对称分布的结果。”
但是,事实证明杨振宁是对的。1957年,他和李政道因这项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的杨振宁,年仅35岁。
获奖那天,杨振宁站在领奖台上,目光坚定地说:“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还有更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
1964年,为了能继续做物理研究,杨振宁选择加入美国国籍。可就是因为这一举动,他遭受了无数国人的谩骂,他却并没有解释,而是继续沉浸在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当中,默默资助赴美深造的中国留学生。
2000年,《自然》杂志评选了人类过去千年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名列第18位,而且是唯一一个还在世的物理学家。他与牛顿、爱因斯坦等伟人并列,成为了华人的骄傲。
2003年,81岁的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卖掉美国的房子等资产,回国定居。
“为什么要回国?”有记者问他。
杨振宁笑着说:“我的根在中国。我想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尽一份力。”
回国后,杨振宁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担任名誉院长。他不仅将自己的100万年薪全部捐给了研究院,还将售卖美国房子的100万美元和部分诺贝尔奖金都捐了出去。
有人问他:“您都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这么拼?”
杨振宁认真地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希望能为中国培养更多的科学人才。”
在他的努力下,许多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任教。他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中国和世界的科学界。
2004年,82岁的杨振宁还在清华给大一新生上了一学期的“普通物理”课。
“杨老师,您觉得我们和美国的学生比,怎么样?”有学生好奇地问。
杨振宁欣慰地说:“你们的基本功更扎实,责任感更强。你们就是中国科学的未来!”
如今,101岁的杨振宁依然关心着中国的科学发展。他常说:“我的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但最大的真理就是,要为人类、为祖国做出贡献。”
在物理学的殿堂里,杨振宁的名字将永远闪耀。而在中国科学的历史上,他更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也许,多年后人们会忘记杨-米尔斯理论的具体内容,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有这样一个中国人,曾经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也改变了中国科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