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封神的朋友都知道,商汤最后一位君主纣王荒淫暴虐、昏庸无道,他宠溺妲己,贪恋美色。设置酷刑,残害忠良。重用奸佞,偏信谗言……把好好一座江山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导致各处诸侯并起,纷纷反商。最终在西周姜子牙的带领下,联军打进朝歌,纣王摘星楼自焚,有商一朝宣告灭亡,天下易主。
此后,凡是帝王之类扯上乱七八糟的事,后人无不将之同纣王联系起来,纣王就成为昏君的代表!喜欢浏览小哥文章的朋友一定都学识深厚、富有非同一般地鉴别力,大家应该十分清楚,封神中的商周换代,不过是作者借用这样一个背景,许多事件其实充满夸张,甚至臆造。比如描写纣王不堪:
紊乱朝纲绝伦纪,杀妻诛子信谗言。秽污宫闱宠妲己,虿盆砲烙忠贞冤。鹿台聚敛万姓苦,愁声怨气应障天。直谏剖心尽焚炙,孕妇刳剔朝涉歼,崇信奸回弃朝政,屏逐师保性何偏。郊社不修宗庙废,奇技淫巧尽心研。昵比罪人乃罔畏,沉酗肆虐如鹯鸢。西伯朝商囚羑里,微子抱器走风烟。皇天震怒降灾毒,若涉大海无渊边……
纣王确实有这么不堪吗?小哥表示严重怀疑!首先,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西周作为商汤王朝的替代者,肯定要极力丑化纣王,否则不能体现自己的正义和合法性。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刑罚,以示国法森严。估计纣王可能发明了几种刑罚,作为法律制裁很正常,但到了王朝替代者那里,他们借题发挥就不一样了。
关于纣王种种行为,没有太多历史资料来评价,但通过封神这部书,拂去某些夸张的云雾,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不一样的端倪。
先说纣王继位,他的父王帝乙生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微子衍;三曰寿王。因帝乙游于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因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因首相商容、上大夫梅柏、赵启等上本立东宫,乃立季子寿王为太子……在此我们要注意,帝乙选太子乃是立幼不立长!太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之嗣君,立幼不立长,致乱之道也,很显然这里面一定充满不可想象的斗争,就如同清朝康熙朝九龙夺嫡一般……
再说纣王即位后,满朝老臣,都有托孤之功,自然把持各方面朝政,各有各的势力范围。纣王想要政从己出,谈何容易?他必须想法剪除这些老臣,便如同清朝雍正坐稳天下后,必须剪除当初拥戴自己继位的大功臣隆科多、年羹尧一样。但那些老臣又如何会甘心轻易放弃权力,自然要激烈对抗。所以我们会看到丞相商容、上大夫梅伯、太师杜元铣、大夫赵启轮番上阵,与纣王顶牛,背后则是武成王、微子启、微子衍等……
朝廷之外则是四大诸侯尾大不掉,形成割据,恰如唐朝中晚期藩镇割据一般,专权行事,不听中央号令。封神中纣王为什么要宣四大诸侯首领入朝,其实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
再说宫内,原配姜皇后的父亲乃东伯侯姜桓楚,镇于东鲁,雄兵百万,麾下大将千员……西宫黄贵妃乃武成王黄飞虎之妹。纣王的一切行动被监视得死死的。纣王为什么要天下选妃?难道仅是为了自己淫乐?整顿内宫,摆脱监视应该才是真实原因……
当然所有的努力都以纣王失败而告终,他也被替代者塑造成昏君形象,封神作者也以此背景进一步夸张。但如果去掉这些明显诋毁纣王的描写,他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所以小哥要问:封神商纣荒淫暴虐、昏庸无道?看完这些隐秘线索你再作出评价!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