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罕见了!60-70年代的知青下乡,原来是这个样子,个个意气风发

万物知识局 2025-01-02 18:54:13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毛主席还教导我们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首歌就是六七十年代的真实写照,知青下乡对我们是遥远的话题,但对于祖父辈们来说却是非常熟悉的过往。

为了加大城市青年的积极性,因此出现了“上山下乡”的行动,当时有不少知识青年都会前往不同地区进行“再教育”。

这个过程中她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和风俗,也感受到了别样的生活方式,你见过曾经“知青下乡”的照片吗?

许多人对于知识青年下乡有一个误区,认为她们就是去“吃苦”的,实际上并不是,因为对于那时候的人们来说,这是一种希望和进步,所以前往下乡学习的知识青年大多数都是非常高兴的,生活和做工也非常有动力。

并且不少人还能在下乡的过程中找到不一样的“乐趣”,就好比照片中两位姑娘,她们都是赤脚医生。

这里的“赤脚”并不是指光脚,而是因为她们替人看病是不会收钱的,也不会额外增加工分,一切都是自愿行为,给人拿的药材也都是上山采集的草药,平日里照常做工,空闲时就成为了赤脚医生,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当时不少知识青年都会定期接受“再教育”,就好比这张照片拍摄时,正是全国农业劳动楷模“史来贺”再给知青年们传递“教育知识”。

每个人脸上洋溢的开怀笑容,也能够说明对于知识青年来说这不是“下放”,而是一个机会。

那时候人人生活都十分上进,对于她们来说,能够获得这样的机遇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六七十年代时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也是很多的。

有些知识青年为了感激欢呼毛主席的这项新指示,还会自发的前往天安门广场高举红旗和主席画像“游行”。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0年,有一批知识青年被安排下放到了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在这里他们每天的工作也就是跟着农民们一起农耕,体验他们的生活。

照片中就是知识青年和农民们一起挑着担子、扛着锄头准备前往地里劳作。

那时候的女孩为了方便,都是将头发梳成两股麻花辫,既不影响劳作,也能够保留自己的长发。

如果你家中奶奶曾经也是知识青年的话,你也可以看看昔日她的照片,是否也是留着两股麻花辫的青涩模样呢。

这样的欢送场景现如今可能只有在中高考的时候能遇见,照片拍摄于1977年的上海街头,人们正在欢送知识青年前往江苏插队,人满人寰的模样展现出热闹的氛围,在车上的知识青年胸前都戴着大红花,精气神十足。

并且通过照片可以看到,当时前去下乡的知识青年还不少,后面还跟着好几辆车,他们将头探出车外与亲朋好友告别,朝气蓬勃。

1977年下放的这一批知识青年也是最后一批,因为在1978年年底就迎来了一次知青大规模回城的“盛景”。

不少人在去往农村以后无法融入进工农家庭的生活,尤其是一些在城中家境比较好的子女们,因此当时也出现了一批下放知青吵着闹着要回城的事件,也正因如此知青回城这个行动也提前展开了。

不过对于一些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知青下放就是一次机会,不少人都翘首期盼着日后回城后能够得到好的工作待遇,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劳作中也十分积极。

照片中这几名女子就是如此,即便脚上和手上都布满了淤泥,但是脸上的笑意却掩藏不住,这样的生活对她们来说是充满新意的。

这张照片拍摄于1961年,她们也算是最早一批下乡的知青,在劳动后清洗农具,脱下“布拉吉”和皮鞋,穿上花衬衣和布鞋,可依旧掩盖不住她们身上的朝气蓬勃。

不少人在下乡之后对眼前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许多曾经在城市里都不曾见过的物品,在农村中却十分平常。

当时有不少知识青年在刚下乡时都喜欢拍照,将自己没见过,感兴趣的都拍摄下来,以留作日后的回忆。

这张照片就是拍摄于1970年,这五名知识女青年平日里都是拿着书本阅读,何曾见过这样“巨型”的车,站在拖拉机上高兴的合影,对于她们来说能够见到新奇事物,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六七十年代崇尚知识分子下乡,高中毕业就要前往,因为那时候高考还没有恢复,所以大学也是实行推荐入学。

而能够获得推荐资格的也就是上山下乡过程中的表现,不少知识青年为了日后回城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机会和生活,都会表现得十分良好,哪怕是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也都会去大胆尝试。

照片中这个姑娘就是下放的知识青年,在城市中她或许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站在田地里牵着牛帮着农民们一起耕地,不过看照片中她纯真的笑容,也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欢喜,虽然下放后条件艰苦,但却能够让她们收获别样的人生财富。

在六七十年代,下放的区域并不是知识青年自己能够决定的,一般都是相关部门直接安排,因此无论是高原地区或是平原地区都有可能。

每个区域的不同人们每日劳作的也就不同,如果是在南方地区可能就是下地劳作,插秧、种植水稻等等,但若是在北方地区则会发生改变。

像在黄土高原地区,不少下放的知识青年就会和照片中一样运沙子、搬泥土,虽然辛苦但是也能让他们体验到不同的生活。

那时候虽说有不少女性会留长发,但是在那时洗头洗澡很不方便,尤其是在高原地区和藏区等地,因此也有像照片的女子那般,将头发剪成齐耳短发,更好打理。

对于知识青年来说,刚从学校出来就前往乡下学习,内心中也会有许多不舍,但对于学业和知识的渴望不会中断,因此当时在不少地区都能够看到照片中拍摄的场景。

不少知识青年忙完农活或中途休息的时候,都会将自己记录的学习资料拿出来翻看,以增加自己的记忆力。

不过事实也证明,她们的这种行为是有“先见之明”的,尤其是对最后一两批上山下乡的知青们。

在70年代末期,高考制度慢慢恢复,她们再次获得了靠知识来挣取上学的机会,对于那些平日都不曾落下功课的知青们来说,这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除了学习以外,她们的闲暇时光也会跟着农村妇女们学习刺绣,对于她们来说,缝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对农村人们来说这却很是平常。

因为贫困,不少家庭都是“缝缝补补又三年”,对于刺绣缝补都已经是“大师级别”了,不少女子更是能将刺绣的样式绣得活灵活现,五子登科、鸳鸯并蒂等花样简直“信手拈来”。

所以当时不少知识青年见到后也都觉得非常“神奇”,单凭人力能够将样式绣得那么工整,并且还有不少交错的织线,因此许多女知识青年闲暇时间也会学习刺绣。

这张照片是由摄影师翁乃强于1968年拍摄的,当时因为刚在北大荒新建了一个知青点,因此这一批下乡的知青就被送到了这里。

因为位置比较偏僻,所以还需要乘船前往,为了节约资源,这些知青都只能挤在一艘船上。

因为没有座位所以不少人都只能站着或者蹲着,河面上凛冽的风吹在这些知青们的脸上,她们对即将到来的生活也十分迷茫。

在加上不知道未来会出现怎样的政策改变,也不知道新地点有什么需要做的事情,因此他们的脸上并没有太多喜悦的神情,反而是惆怅和担忧比较多。

1977年,五名上海的女知青前往大兴安岭下乡,巨大的气候差异让她们也有些不适应,东北寒冷的天气,迫使她们不得不放弃修身的衣服转而穿上棉服,戴上防寒帽和手套。

那时候前往大兴安岭的大部分都是被分配到了林场,在这里做工的知识青年生活就比较艰辛,因为不论男女都要去搬动割下的大树,所以她们配备的手套除了保暖以外,更重要的也是要防止手被割伤划破。

在70年代对于分配到南方的知青们来说可能生活还算稳定,但是对于分配去北大荒、草原等地的知识青年们日子就比较艰难了。

就像照片中这样,驻扎的时候连帐篷都是需要自己搭建的,女孩子力气小就只能多找几个人来帮忙。

除了日常劳作外,放牧、收割、采奶等工作也都是需要她们完成,并且生活环境还比较差,住着简陋的蒙古包,十几个人挤在一起,吃的也是粗粮和野菜,不仅要考验自己的动手能力对生活工作的适应能力也同样重要。

在那个年代有数以百万计的知识青年,响应国家的号召进行上山下乡的运动,抛开他们下乡的目的性不谈,能够有勇气远离自己熟悉的家乡,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和突破。

在农村的生活虽然困苦,但他们能够融入其中,为当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对于我们来说要学习的也就是他们身上艰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能够在经历巨大差异改变后还坦然面对人生,那么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怎样的苦难都能一笑而过,从容面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