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邓公的次女,19岁考上北大,59岁官至正部级,如今79岁了

百宝专栏 2024-01-10 23:36:07

伟人的后代都有卫国奉献的觉悟与爱国心,在和平时期依然能够看到他们父辈的身影与印记,令人佩服不已。哪一年代虽然日子比较苦,但是爱国情怀是这一辈人难以感受的质朴与厚重。

今天说的就是邓公次女邓楠的一生事迹,她出生于抗战尾声,三年解放战争的童年,见证新中国的诞生与建设发展伟业,也经历动乱时代的下乡知青活动,改开之后更是参与新中国的科技发展事业,最终成就自我奉献的一生。

她本身也很不平凡,19岁考入北大,历经磨难与努力,在59岁之际,官至正部级干部。即使现今79岁,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还在发挥自己的余热,让人敬佩巾帼英雄的风采。

出生即分离童年见证伟人事迹

邓楠出生于1945年,抗战还没有结束的尾声阶段。当时我军处于抗战第一线,时刻面临战斗。邓公为孩子安全考虑,与妻子卓琳决定,送到老家躲避战祸。直到抗战胜利,赢得短暂一年的相聚时光。

只是好景不长,老蒋又开始发起内战,战事再起。作为次女的邓楠,再次与父母分离,被安排到大后方延安,在保育园与其他同样境遇的孩子一起生活,这也是那个年代的常态与生活写实。

伙食与环境都不好,他们在哪里度过三年的平稳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获得新生。虽然物质条件不好,粗粮是常态,细粮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只是爱国的热情却在小时候就扎根在心里深处。

小小年纪看到父辈,为国家独立与建设新中国的努力与奋斗,对她的心灵影响很大。这也是为她后期努力学习,致力于科技事业发展,打下一个深深的印记。

成长阶段经历苦难与磨砺铸就不一样的爱国情

建国后,国家稳定,急需人才助力。她受到父亲与母亲的教导,不断努力学习,在八一学校努力学习,终于在1964年19岁时,考入北大物理系,专攻物理专业。因为当时这方面人才匮乏,她毅然决然选择科技报国。

只是在1970年动荡时期,她也没有躲过下乡插队的命运,与自己的同学和老师一样,进行下乡知青插队活动。对于没有农村干活经验,一个人在汉中某公社劳作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不仅生活困难,劳作也很艰辛。没有生活经验的她,在此时逐步学会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独立生活。对于那个年代,农村没有电力、劳作基本靠人力,而对于知青生活基本全靠自己。刚开始她并不适应,后来逐步知道如何干活、如何打理自己的生活支出,也知道要取暖就得步行几十里地,要去镇里购买煤炭与生活必需品,日子很是艰苦。

在此期间,也结识自己的伴侣张宏,帮助他很多,也是下乡知青。最终两人经过邓公同意,走入婚姻殿堂。也是这段知青经历,让邓楠知道自己报国之路该如何走。磨砺让人进步,苦难才是奋斗之源。经历波折,让她爱国情始终坚定如一。

学习改变一生奋斗科技线助力国家崛起

此后开始在基层工作,一年后被调入汉中电机制造工厂,成为一名工人。她在知青期间,晚上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学习技能,在工厂工作也没有荒废自己的主业工作,让她很快脱颖而出。两年后,直接调任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成为实习员。最后用自己的成绩,担任项目工程师。

自此之后开始她的崛起之路,用四年时间,主导半导体研究工作。改革开放后,经济先行,科技为重。

赶上好时候,她因为一直没有荒废学业,随风而起,在人才匮乏之际,直接调任国家科委政策研究所与科技政策句干部。此后一直致力于科技事业,职位也随着能力提升,开始一路高升。

2004年成为该部门负责人,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也就是正部长级干部,此时她已经59岁。一直到2015年退休,才正式休息。此时她已经奋斗科技事业30余年,科委践行自己一生的誓言,用科技报国,助力国家发展。

结语:无论生活与事业遭遇多少苦难,只要自己不放弃,终有崛起之日。邓楠作为邓公次女,经历过儿时战乱与苦难,见证过新中国的建设热情,也看到过特殊时期的自身磨砺与提升。只要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努力学习丰富自己,一旦国家需要,就能扛起重担,为国效力。

如今79岁高龄的邓楠,即使退休也不忘记国家科技发展事业。现今中国科技崛起已是事实,正是因为他们那代人的坚持与专研,几代人的接力,才有现今中国的盛世局面,感谢他们老一辈的付出与努力。

0 阅读: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