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自古文化底蕴深厚,除文人名士辈出之外,一山一水也尽显汾州人杰地灵。位于汾阳西北方向的子夏山,因其古老的文化内涵成为汾阳象征意义的山脉。天气晴好的日子,站在汾阳北关,翘首西北望,便可见子夏山巍然耸立,山如石雁,展翅欲飞,颇有意蕴。本期我们一起走进绵延千载的子夏山,领略山之美色,追忆古贤之风。
1、关于“卜子夏”
子夏山因子夏得名,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子夏其人。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生于公元前507年(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为孔子学生,在“七十二贤”中名列第四。子夏以文学著称,为人性格勇武,喜欢与贤明之人相处。其先师孔子去世以后,他到了魏国西河讲学,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吸取前人的教训,以防止臣下篡权。他提出了“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等论述,主张做官首先要取信于民。李俚和吴起都是子夏的弟子,魏文侯也尊称他为老师,相传《诗经》和《春秋》等著作都是由他传授下来的。卜子夏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代儒学宗师,三晋文化的创始人。唐朝开元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他为“魏侯”宋朝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朝廷加封他为“河东公”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进封为“魏公”;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改称为“先贤卜子”。
2、关于“子夏山”
子夏山,最早名隐(谒)泉山、大陵山,因孔子高徒、魏文侯之师子夏晚年退隐于此,设教西河,故唐朝时玄宗改称此山为“子夏山”,又因子夏姓卜名商,所以子夏山又名卜山和商山。
子夏山位于汾阳市城区西北约五十华里处,清代以前隶属汾阳,民国初重划县界,山之阳仍属汾阳,山之阴划归文水县。子夏山周长12公里,主峰海拔1690米,山石结构以纵向成层,外观颇为奇峻,因远视上形成石雁展翅之势,所以又有石雁山的说法。
明成化版《山西通志》记载:“隐泉山在文水西南二十五里,汾州西北四十里。山壁峭立,有泉隐没不恒流,因以名山,一名陶山,一名隐泉山。卜子夏退老西河之上,即此地,又名子夏山,一名商山。山有石窟号隐堂洞,亦子夏室,其东有马跑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也曾途经子夏山,并留下“水出谒泉山之上顶,俗云‘雨愆时,是谒是祷,故山得其名,非所详也’”的记载。如今的子夏山,虽历经千秋,依然层岩叠嶂,巍峨高峻,如黛如画,颇有意蕴。
3、子夏山民谚
明代风水学盛行,有人观察到子夏山山形脉象似雁阵飞掠,便有了“石雁照汾州,清官不到头”的民间谚语,更有好事者曰:“石雁喙对汾州,于汾不祥”。明万历年间,汾州知府刘一在汾州北门城垣之上铸铁雁二只,与子夏山遥遥相望,用以镇压石雁气势。其后,民谚变成“铁雁镇石雁,清官永不断”。子夏山因子夏在此传道授业而被人们赋予了深刻的意蕴,至今汾阳民间丧葬文化习俗中还流传着“头枕子夏山、脚蹬抱腹岩(绵山)”的说法。
古汾州一路走来,循环曲折中旧貌换新颜,这期间,几多幻灭几多新生,而子夏山,一直默默地伴随着古汾州前进的步伐,见证着汾阳的发展变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为先贤子夏,天地将钟灵毓秀之德赋予了子夏山,在它的孕育下,一代代汾州学子奋发图强,昂扬向上,为汾阳的发展倾注着源源不竭的动力。
来源:微汾阳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