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三天的妻子离奇失踪,怀旧小人书连环画《侠士奇案》

童年小人书 2024-08-15 11:05:04

今天分享的小人书故事名为《侠士奇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洁子改编,一斌、一空绘画。

故事发生在清朝雍正年间,一天晌午,湖北麻城县衙门口来了两个青年男子,击鼓鸣冤。

这两人是郎舅关系,姐夫涂如松,舅子杨五荣。涂如松状告杨五荣藏了妻子杨氏,杨五荣状告涂如松杀了姐姐杨氏。

麻城知县汤应求细问情由,原来杨氏嫁给涂如松才三天,与婆婆发生口角,赌气回娘家,一去未归。杨五荣却说姐姐并没有回家,听涂家邻居赵当儿说姐姐被涂如松暗害了。

赵当儿来到堂上,说当晚起夜听见涂家有女子呼救声,声音很像杨氏,因此怀疑涂如松杀妻。

汤应求难以决断,将涂、杨带下候审,回到书房,因理不出头绪,就请来当班头儿李献宗,这李献宗五十来岁,仵作出身,善察案情,又懂文墨,汤应求视他为智囊。

李献宗觉得杨五荣藏姐鸣冤情理不通,涂如松杀妻告状也无证据,决定同汤应求前往涂如松家查探。

涂母跪地数落媳妇的不是,又馋又懒,不守妇道,还责怪自己答应这门亲事,悔之晚矣。李献宗询问缘故,涂母说新婚之夜杨氏对涂如松道明,她原是王祖儿的童养媳,王祖儿是好色之徒,与杨氏发生过奸情,后来王祖儿病故,嫁给了涂如松。

两人听罢也默默无语,又察访了一番就回衙门,次日一早,李献宗到赵当儿家,赵当儿是个游手好闲的无赖,赵母说杨氏失踪那晚他在外赌了个通宵,并未回家。

李献宗从赵当儿家出来,遇上本地生员杨同范,他报告说着浅河滩发现一具尸体,李献宗当即前去查看,尸体腐烂严重,从骨骼看是个男子,衣服是杨氏的。

半月过去了,这桩失踪案仍是个谜,不想却惊动了总督大人迈住,他委派门生高仁杰前来复查破案。

高仁杰年轻气盛,到任三天就宣布杨同范所说的那具尸体是杨氏,当即升堂审问涂如松,呵斥道:“大胆刁民,谋杀妻子,还要抵赖,不用大刑是不肯招供!”于是下令将涂如松打得皮开肉绽,烙铁烫身,涂如松熬不住,屈打成招。

高仁杰取了口供十分得意,趁机参汤应求和李献宗包庇案犯涂如松,把他们两个也问罪下狱。

这时麻城县一个姓黄的乡绅跑来报案,说浅河滩上的尸体是他的僮儿,与人赌酒,失足淹死的。

高仁杰大吃一惊,担心此事传扬出去于己不利,连夜酷刑逼迫涂如松说出杨氏尸体所在,涂如松吓得信口胡说,乱指乱挖,一连挖了十几处也不见尸体。

涂母不忍儿子受此酷刑,来到衙门说自己知道杨氏尸体埋藏之处,差役们跟着涂母去挖,果然挖出一具女尸,面目腐烂,衣裙是杨氏生前所穿,这个案子至此有了结果。

高仁杰判涂如松死刑,汤应求革职充军,李献宗重打五十大板赶出衙门,高仁杰因此得到总督迈住嘉奖。

李献宗回家后对妻子沈氏说此案定有蹊跷,涂如松招供却不知杨氏尸体所在,涂母却知道,沈氏压低声音说:“是涂母不忍儿子受刑,再三苦求她帮忙,从城郊一座孤坟扒出一具女尸,穿上杨氏生前衣服……”

沈氏见涂母可怜,又希望李献宗能早日出狱,也就答应下来。李献宗大怒道:“你们做的好事!”

李献宗想去翻案,沈氏问他如果官府问起杨氏尸体,你仍不知,岂不又要坐牢,涂如松就要被活活打死了。

李献宗陷入沉思,第二天一早就去赵当儿家,赵母见李献宗满身伤痕,衣衫不整,十分愧疚,叹口气说出实情:杨同范给赵当儿五十两银子,指使他诬告涂如松杀妻。那杨同范见杨氏美貌,把她藏在家里,唆使杨五荣去衙门告状……

至此,李献宗恍然大悟,未免打草惊蛇,他拦住新来传达圣旨的巡抚吴应棻的轿子,大喊冤枉,吴应棻将李献宗带回府里,细问究竟,决定立刻去杨同范家里搜拿杨氏。

李献宗摇手说:“使不得,杨同范是麻城一霸,表面恭顺,内心险恶,若听到风声对杨氏下手,就又多了一条人命。”说罢附在吴应棻耳边献出妙计。

当天下午,杨同范正在家中与杨氏调笑,忽然僮儿来报,有个年轻女子要见他,杨同范一听是年轻女子,立刻走出来,那女子花容月貌,姿色在杨氏之上。

这女子立刻跪下哭着说有人逼她为娼,不愿受辱青楼,请求他搭救。杨同范装作好心地答应着,扶起女子,紧紧握着她的手。

这时几个差役闯进来,称要捉拿一个女子,杨同范命僮儿将这女子带到杨氏房中,自己迎出来说:“我是这里生员,岂会私藏青楼女子,我与你们老爷相熟,如见了一定送到县衙。”

几个差役东瞧西看不肯走,只见那个女子突然跑出来喊:“在西房里呢!”

就这样杨氏和杨同范都被带到县衙,吴应棻升堂审问,杨氏见丈夫涂如松被折磨得不成人样,泪如泉涌,一一招供出来。

那天杨氏从涂家出来,半路天降大雨,为躲雨进了杨家,被杨同范骗到房内,之后杨同范说涂如松已投奔他乡,遂将杨氏留在自己家中。

案情真相大白,吴应棻当堂审定,杨同范革职问斩,赵当儿诬告充军,杨五荣、杨氏各打二十大板,涂如松无罪释放,汤应求官复原职,吴应棻想让李献宗跟随他,被婉言拒绝。

汤应求设宴答谢李献宗,李献宗叹气道:“此案虽了结,可高仁杰受贿于杨同范,酷刑逼供,却扬长而去,总督迈住偏听偏信,岂无罪责?惩下不惩上,百姓岂能拍手称快!”

汤应求胆小怕事,担心李献宗日后生事,几天后,派人给李献宗送去一笔白银,婉言辞退了他。

李献宗将银两转送给赵母,当夜带着沈氏远走他乡……从此,没有人知道李献宗的去处,但是他的侠义肝肠却永远为麻城县百姓所称道。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