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今天的话题前,先给大家分享几个令人揪心的隧道事故案例。2 月 20 日 7 时许,在 G1503 上海绕城高速郊环隧道内,左侧第一车道车辆缓行,多辆小客车刹车减速并亮起尾灯,部分还打开双闪示警 。可后方一辆灰色小轿车却未及时刹停,连续追尾前方 3 辆小客车。虽说这次事故没有人员伤亡,但车辆的严重受损也让人触目惊心。经调查,小轿车驾驶员邵某因未保持安全车距负事故全责,并受到相应处罚。
无独有偶,清明假期期间,贺州境内的木冲隧道也不太平。4 月 2 日 17 时 20 分,廖某敬驾驶汽车在隧道内行驶时,因未保持必要安全距离,与前车追尾,还致使前车碰撞第三辆车;仅仅 3 分钟后,王某勋驾驶的汽车也在该隧道内,因未确保安全驾驶,引发三车追尾碰撞。这两起事故,让原本通畅的隧道瞬间拥堵不堪,也给各位车主敲响了警钟。
为什么隧道内容易发生事故呢?主要是因为隧道环境特殊,光线变化大,驾驶员从明亮的外界进入昏暗的隧道,或从隧道驶出到强光下,眼睛都需要时间适应,这期间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意外。而且隧道空间相对封闭、车道有限,一旦发生事故,处理起来也较为棘手,容易造成长时间拥堵 。所以,掌握隧道行驶的规则与技巧,真的是每位车主的必修课,关乎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驶入前:未雨绸缪,准备充分留意标识标线当你驾车逐渐靠近隧道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关注路面标志标线以及路旁的指示标牌。这些标识就像是隧道给你的 “见面礼”,蕴含着重要信息 。比如,限速标志明确规定了你在隧道内的行驶速度上限,千万不能超速;禁止超车标志则告诉你,在隧道内超车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绝对不能尝试。
同时,你得提前选好自己的行车道。有些隧道可能车道较窄,或者车道分布与平常道路不同,如果不提前留意,进入隧道后再临时变更车道,很容易手忙脚乱,引发刮擦等事故。就像在一些双向两车道的隧道,一旦选错车道,想要变道可就难了,还可能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 。所以,一定要严格遵照这些交通指示标牌行车,这是安全进入隧道的第一步。
提前减速与亮灯在进入隧道前 100 米左右,就该开始降低车速了。为什么呢?因为隧道内外的光线差异巨大,当你从明亮的外界突然进入昏暗的隧道,眼睛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短暂,但却可能让你在瞬间 “致盲”,看不清前方路况 。如果此时车速过快,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根本来不及反应。就好比你从阳光明媚的室外一下子走进昏暗的房间,眼睛会有几秒看不清东西,开车也是同样的道理。
除了减速,开启车灯也是必不可少的操作。这里要注意,开启的是近光灯及示廓灯,可不是远光灯哦。近光灯能帮助你的眼睛更好地适应光线变化,照亮前方一小段道路,让你能看清路面状况;示廓灯则能让其他车辆更快注意到你的存在,更便于他们判断车距 。想象一下,在昏暗的隧道里,一辆没有开灯的车悄然驶入,其他车辆很难及时发现它,这就大大增加了碰撞的风险。而且,与前车保持好安全车距也至关重要,一般来说,隧道内行车距离要保持在 100 米以上,如果隧道较长或者车流量大,还得适当加大车距,为自己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制动距离。
行驶中:谨慎驾驶,严格守规保持安全车距进入隧道后,光线的急剧变化会让我们的眼睛一时难以适应,就像突然被蒙住了双眼,这种短暂的 “致盲” 状态,哪怕只有几秒钟,也可能让危险趁虚而入。如果车距过近,当前车突然刹车或者出现故障时,你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追尾事故就会瞬间发生 。就像在一些车流量较大的隧道,一旦前方有车辆急刹,后方车辆如果没有保持足够的安全车距,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连环追尾,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和人员伤亡。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一定要与前车保持至少 100 米以上的安全距离,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制动和避让空间。
严禁变更车道仔细观察隧道内的车道线,你会发现它们大多是白色单实线。这可不是普通的线条,而是一道明确的禁令 —— 正常情况下,在隧道内是绝对不允许变换车道的 。隧道内空间有限,车道相对较窄,而且光线不佳,驾驶员的视线本来就受到一定限制。如果此时随意变更车道,很容易与相邻车道的车辆发生刮擦碰撞 。想象一下,你在昏暗的隧道里突然变道,旁边车辆的驾驶员根本来不及反应,两车就会在狭小的空间里发生碰撞,不仅会损坏车辆,还可能导致交通瘫痪。所以,进入隧道后,就安心在自己的车道上行驶,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等驶出隧道后再根据路况变更车道也不迟。
按照限速行驶隧道内的环境比较特殊,湿度往往较大,车辆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里含有油污,这些油污与潮湿的地面混合,就像给路面铺上了一层 “润滑油”,大大降低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 。在这种湿滑的路面上,如果车速过快,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刹车,车辆很容易失控打滑,后果不堪设想。而且,隧道内的限速标志可不是随便设置的,它是根据隧道的长度、坡度、路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确定的,严格遵守限速规定,才能确保行车安全 。比如在一些长隧道或者弯道较多的隧道,限速可能会更低,这就要求我们时刻关注车速表,将车速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不要因为一时心急就超速行驶。
避免不当操作在隧道内,还有一些行为是绝对要杜绝的。首先,千万不要随意停车。除了车辆发生不可移动的故障,必须在车后设置警示标志停车外,其他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在隧道内停车休息或者处理事情 。隧道内空间封闭,停车不仅会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还容易引发追尾事故。就像之前有位司机在隧道内因为肚子不舒服就随意停车,结果后方车辆避让不及,直接撞了上去,造成了严重的事故。
其次,不要乱按喇叭。隧道就像一个巨大的扩音器,按喇叭产生的声音会被放大很多倍,不仅会对其他驾驶员的听力造成干扰,还可能惊吓到他们,影响正常驾驶 。遇到紧急情况,优先采取制动措施才是正确的做法。
另外,使用远光灯也是万万不可的。隧道内虽然光线较暗,但远光灯的强烈光线会在隧道内形成反光,让驾驶员眼前一片白茫茫,反而看不清前方路况,还会影响对面来车驾驶员的视线,增加事故风险 。所以,进入隧道后一定要使用近光灯,确保自己和他人的视线清晰。最后,也不要开快车,一定要遵守隧道内的限速规定,保持稳定的车速,这样才能安全通过隧道。
事故应对:冷静处理,确保安全万一在隧道内不幸发生事故或车辆出现故障,一定要牢记 “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这九字诀 。如果车辆还能正常行驶,应尽快将车驶离隧道,或者将其转移至隧道内的紧急停车带;要是车辆无法移动,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闪,同时在车后方 150 米以外的位置正确摆放三角警示标志 。这个距离可不是随便定的,是为了给后方来车足够的反应时间,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就像之前有个司机在隧道内车辆故障后,只在车后十几米处放置了警示标志,结果后方车辆根本来不及刹车,直接又撞了上去,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
摆放好警示标志后,车内所有人员要立刻撤离到安全地带,比如隧道的紧急避险区域或者隧道外 。千万不要留在车内或者在车道上逗留,隧道内车辆行驶速度较快,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撤离后,要马上拨打 110 或 122 报警电话,清晰准确地告知交警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车辆受损情况以及人员伤亡情况等信息 。如果事故现场有人员受伤,还要同时拨打 120 急救电话,争取尽快让伤者得到救治。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保持电话畅通,随时配合交警和救援人员的指示。
驶出时:平稳过渡,安全提速先减速再提速当车辆即将驶出隧道时,光线会突然变强,就像在黑暗中待久了,突然被强光照射,眼睛会瞬间感到刺痛,出现短暂的 “白洞效应” 。在这个适应过程中,视力会受到一定影响,看不清周围的路况。如果此时贸然加速行驶,一旦前方出现突发情况,比如有车辆突然变道、行人横穿马路等,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所以,驶出隧道时,一定要先放慢车速,给眼睛留出足够的时间适应外界的强光,等能清晰看清道路和周围车辆、行人后,再逐渐提速,平稳驶离隧道区域。
握紧方向注意观察隧道大多位于山区,而山区的气候多变,进入隧道时还是晴空万里,驶出时可能就下起了雨,路面变得湿滑,摩擦力减小,车辆的操控难度增加 。而且,在隧道出口处,还可能会遇到横风的影响。当车辆高速行驶驶出隧道时,横风会突然作用在车身侧面,使车辆瞬间失去平衡,方向发生偏移 。如果方向盘握不稳,车辆就可能偏离正常行驶轨迹,撞到路边的护栏或者其他车辆。所以,在驶出隧道口时,一定要双手紧握方向盘,保持高度警惕,密切观察隧道出口处的路况,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危险,做好应对准备。一旦感觉到横风的影响,要适当调整方向盘,保持车辆直线行驶,但调整幅度不要过大,避免车辆失控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周围车辆的行驶状态,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总结回顾,安全常伴隧道行驶的每一个环节,从驶入前的准备,到行驶中的谨慎操作,再到事故应对以及驶出时的注意事项,都关乎着我们的行车安全 。严格遵守这些规则,熟练掌握相关技巧,才能让我们在穿越隧道时化险为夷,顺利抵达目的地。
交通安全无小事,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次责任的担当。希望大家都能将这些隧道行驶的规则与技巧牢记心中,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是为了每一位道路使用者的平安 。让我们一起文明驾驶,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下次驾车驶入隧道时,不妨在心里默默回顾一下这些要点,愿安全常伴你我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