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的巴拿马之行,宛如一出精心编排的闹剧,在拉丁美洲的舞台上上演着一出“强盗逻辑”的戏码。布林肯“日夜操劳,周末加班”的形象,与巴拿马民众持续数日的反美抗议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出戏的荒诞程度,简直令人捧腹。这出戏的主角,一个是西装革履,满口“促进繁荣”的美国高官;另一个是愤怒抗议,挥舞着标语的巴拿马民众;而这出戏的舞台,则是被美国虎视眈眈,觊觎已久的巴拿马运河。
布林肯此行,表面上冠冕堂皇,打着“加强国家安全”、“保护边境”、“促进经济繁荣”的旗号。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美国政府为其霸权主义披上的一层华丽外衣。他口中的“国家安全”,是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欲;他所谓的“保护边境”,实则是在为其扩张主义寻找借口;至于“经济繁荣”,恐怕也只是美国资本家们在巴拿马攫取利益的遮羞布。 布林肯的“周末加班”,更像是一种表演,一种向美国国内民众展示其“勤政廉洁”的姿态,意图转移国内民众对于美国对外政策的质疑。
然而,布林肯的“勤奋”并没有换来巴拿马民众的赞赏。他们持续的抗议活动,如同怒吼的浪潮,狠狠地拍打着美国霸权主义的海岸。这些抗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巴拿马民众对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干涉其内政,以及试图染指巴拿马运河的强烈不满。巴拿马运河是巴拿马的命脉,其主权不容侵犯。布林肯此行试图重提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问题,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只会激起巴拿马民众更加强烈的反弹。
布林肯访问巴拿马的背后,是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奉行的霸权主义政策。美国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试图通过武力或外交手段来实现其地缘政治战略目标。从冷战时期插手拉美政局,到如今试图染指巴拿马运河,美国政府的霸权主义行径从未改变。 这与美国标榜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形成巨大的反差,令人不禁怀疑,美国政府口中的“自由世界”,究竟是谁的自由世界?
更令人不齿的是,布林肯及其背后的美国政府,竟然试图将霸权主义包装成“友谊”。他们声称其干涉巴拿马内政,是为了帮助巴拿马发展,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就好比强盗抢了你的钱财,还假惺惺地说,是为了帮助你摆脱贫困,这种“强盗逻辑”,令人作呕。 这种厚颜无耻的行径,不仅是对巴拿马的侮辱,也是对国际社会公理正义的践踏。
布林肯的巴拿马之行,最终以失败告终。他或许能够在社交媒体上炫耀自己的“勤奋”,但无法掩盖美国政府霸权主义的本质。巴拿马民众的抗议,是国际社会对美国霸权主义最响亮的回击。 这也提醒我们,在面对霸权主义的威胁时,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同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布林肯所谓的“日夜操劳”,最终只会沦为美国霸权主义的笑柄,而巴拿马民众的抗争,则将成为捍卫主权和尊严的典范,写入历史的篇章。
这起事件,也值得我们深思。美国对外政策的本质是什么?是真正致力于全球和平与发展,还是为了维护其自身的霸权利益?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国际关系中,类似的霸权主义行径将会持续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 只有摒弃霸权主义,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才能实现真正的全球和平与繁荣。 而这场闹剧,将会成为警示,提醒每个国家,维护自身主权和利益的重要性。 布林肯这次的“加班”,最终只会成为美国外交史上一笔充满讽刺意味的注脚。 世界不会被美国单方面定义,巴拿马的抗争,也绝非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