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现代物流报社年会暨供应链出海发展趋势论坛在北京召开

现代物流报 2024-12-31 15:26:28

文 / 本报记者 朱睿颖

12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港航供应链分会、现代物流报社和上海六六仓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以“顺势·强链”为主题的2024年现代物流报社年会暨供应链出海发展趋势论坛在北京举行。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出席年会并致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名誉会长何黎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余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胡大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杨国栋,第八届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黄有方,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总经济师贾大山,天津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磊,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总经理靳振兴、现代物流报社董事长王瑞军、上海六六仓信息科技集团董事长田会宾等出席本次年会。

杨国栋、张磊、靳振兴、田会宾分别致辞。黄有方、贾大山分别就《2025年中国港航供应链服务发展趋势》和《智慧港口助力港航供应链发展趋势》作主旨演讲。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港航供应链分会秘书长、现代物流报社社长杨达卿主持。

杨国栋在致辞中表示,现代物流服务在向更加系统集成的现代供应链服务演进,从以量取胜的“规模竞争”向以质取胜的“价值竞争”演进。就打造一流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品牌,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培育数智服务品牌,以智慧高效服务助力供应链出海;二是培育集成服务品牌,以系统集成服务助力供应链出海;三是建设国际服务品牌,以全球网络服务助力供应链出海。

张磊表示,天津港聚焦世界一流港口建设,锚定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资本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建设。他表示,天津港将持续聚力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努力打造双循环战略支点,推进海铁联运提质扩量,联合共建陆海新通道,推进智慧绿色转型发展,培育港口新质生产力,拓展港口物流服务功能,着力构建供应链服务体系。

靳振兴在致辞中提到,提升大宗商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制造业产业链上游的关键,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建设畅通韧性的大宗商品供应链要从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大宗商品全球供应链的格局变化、从生命周期视域系统探寻增强大宗商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可行路径。他强调,要强化链主引领,维护大宗商品供应链畅通;构筑链群生态,提升大宗商品供应链韧性;强化预警应急,以动态监测评估保障大宗商品供应链安全。

田会宾谈到,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需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构建现代物流与生产力布局协同发展新模式,鼓励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力度。当前,大宗商品供应链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信息不透明、价格波动大、物流成本高、融资成本高等多个痛点,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展空间巨大。他提出,大宗商品供应链要迈向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供应链金融迎来迅猛发展阶段,大宗供应链全球化趋势明显,从供应链延伸至产业链将成为行业大趋势。

黄有方以《2025年中国港航供应链服务发展趋势》为主题做了趋势分析。他认为,打造港航供应链集成服务需要创新港航供应链服务内容,由港航供应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构建港航供应链服务的评价体系,提升港航供应链企业的全球领导力,打造面向未来的全球港航人才团队,重视文化在港航发展中的引领和管控作用。

贾大山以《智慧港口助力港航供应链发展》为题做了趋势分享。他表示,在复杂形势下,供应链面临可得性、经济性挑战,港口需要提升供应服务韧性,保障客户需求。当前,港口自身发展能力适度超前,需要资源精准配置,提升运营稳定性与可预期性,加强与城市、产业的融合,全面感知供应链诉求,持续推动数据清洗与开放共享,实现智慧港口的国际交流和引进,输出数字化技术成果,做好与国际标准的衔接。

大会现场,何黎明与余平共同发布了《2024年中国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品牌竞争力报告》。《报告》对我国2024 年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品牌竞争的市场环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判。其中,新质竞争、地缘经济、出海强链、标准建设等因素均对我国品牌建设提供积极影响;利润值、创新值、管理值、品牌值、义利值也是提升我国品牌企业各方面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王瑞军分享了《变革与重塑:迎接现代物流报社创立40周年》有关情况。他表示,2024年,报社坚持“社会营销”与“经济效益”并重,打造品牌矩阵,积极扩大报社影响力版图,采编质量明显提升,新媒体得到进一步发展,人才团队建设进一步优化,新产品涌现,创新服务上台阶。2025年,报社即将迎来创立40周年,现代物流报将更加融入市场、植根行业,更好地为中国物流与供应链行业服务。

会议下半场由贾大山主持。安徽省港航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杜炫辰及中国建材集团战略发展部(国际合作部)总经理查金祥作标杆企业经验分享。

杜炫辰以安徽省为例,介绍了“港航协同助力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经验。安徽省高度重视港航资源整合,组建安徽港航集团,推动高水平开放,深化港航高层次合作,积极助力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建设“皖航通”船舶智能过闸系统,推进安徽省内船闸联合运营调度,构建安徽“一核两翼”集装箱运输体系,开通省内、省际集装箱航线69条, 推动安徽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较2018年下降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

查金祥分享了非金属材料产业的供应链出海经验。他介绍道,非金属材料主要包含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非金属材料产业融通共链、协同发展是必然方向,全产业链走出去是必由之路。当前,由“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属地化运营”的供应链出海新模式和以“建材连锁超市+海外仓”构成的供应链属地化新模式成为非金属材料的新发展模式。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港航供应链分会成立仪式在大会期间举行,何黎明、余平、胡大剑、杨国栋共同为港航供应链分会揭牌。

会议现场还举行了“合推贸港航协同 共建供应链集群”合作集体签约仪式。田会宾,江苏苏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红,山东日照空港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波,湖北鄂州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商务局局长严娅,山西侯马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梁浩,天津国际电子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赵亮,河北唐山乐亭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董事长阚乐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港航供应链分会副会长王瑞军代表签约。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姜旭、山东港口陆港国际物流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于立意、海康威视智慧商贸事业部副总经理许凯军、杨达卿参加共建供应链集群式服务标准合作仪式。

大会还举行了以《2025年:中国供应链的挑战与机遇》为题的高端对话。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投融资分会秘书长张炜主持了对话,蚂蚁集团数字科技事业群工业能源副总经理胡洪源、海康威视智慧商贸事业部总经理许凯、田会宾、晟联集运供应链管理公司董事长实丰等四位嘉宾围绕供应链助力产业发展规律、供应链安全与韧性等多个话题展开讨论。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供应链出海”发展趋势论坛与产业集群与工贸港航协同论坛两场主旨论坛。

“供应链出海”发展趋势论坛期间,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分享了“2025年中国制造‘供应链出海’形势展望”。中铁物贸集团海外事业部总经理米刚、京东物流行业大客户部国际方案负责人孔向华、长安号(西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秀辉、长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事业部总经理王继春代表分别就国际供应链、供应链集成服务、“新三样”出海、汽车企业出海等四个方向的供应链出海战略做分享。

刘大成表示,从全球化3.0的WTO到“逆全球化4.0”的区域自贸,世界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必须面对且重新思考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与应对策略。为保障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推动全球化和外循环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需之路。未来,数据、算法、算力和经营范式改变率将发生重大变革,保障制造业的全球货运、仓储物流面临重大革命性改变,基于装备、标准和顶层设计的数据驱动和供应链成为要素配置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米刚介绍,当前,不同国家和地区物资采购标准差异,环保标准、质量和产品认证要求差异,物资品类规格繁多,需求规模小等国际供应链物资集采痛点持续存在,运输时效和成本控制难题高悬,地域与文化等因素阻碍交流合作。他指出,加强国际工程供应链建设要加强海外工程供应链制度建设,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与业务的协同运作,源头直采、直供项目的业务模式,降低采购成本,最大限度降低全链条物流、仓储成本。

产业集群与工贸港航协同论坛上,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物流空间学》作者姜旭分享了“2025年产业集群供应链发展形势展望”,河钢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市场运营部总经理杨世广、上海六六仓集团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柴建新、国联股份涂多多高级副总裁安珅分别就产业供应链集群发展做有关分享。

姜旭分享到,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保持平稳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整体下降,物流业总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连续9年世界第一。当前,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物流市场主体与产业联动协同发展,物流业中长期发展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引。第五次产业革命正在进行,供应链整体规划不断完善,规划主体和规划对象多元,供应链集群将面向消费者幸福、高质量生产不断进步。

产业集群与工贸港航协同论坛期间,杨世广、刘秀辉、冀交港口物流唐山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景山、亿海蓝产品总监阳晖以“工贸港航协同助推供应链出海”为主题展开高端对话。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首席顾问顾敬岩主持本次讨论。

0 阅读:0

现代物流报

简介:全国物流行业公开发行的专业报纸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