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代忠臣于谦,他为大明续命二百年,为什么最后下场仍然很惨?

李元爽聊历史 2023-05-04 11:03:58

明代战略家和诗人于谦,为了国家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大明从衰败中解救出来,让它多活了二百多年。但他也因此落得了一个悲惨的结局,被皇上亲手处死。在他的带领下,在北京保卫战的战斗中,于谦成为了一个伟人。北京之役,充分体现了于谦的军才,但他为何最终被皇上处死了?于谦从小就喜欢读书,在爷爷的熏陶下,他有远大的抱负,并以文天祥为楷模。甚至他还在自己的位置上,挂上了文天祥的肖像,以此来激励自己。二十三岁,于谦终于中了秀才,踏上了仕途。宣德元年,他被封为监察使,与刚刚继位的明宣宗一起,前往讨伐叛国的朱高煦。朱高煦束手就擒,于谦当着众人的面,将他所犯下的罪行一一说了出来。他的话,充满了义正的味道,每一句话,都让朱高煦浑身一颤,不敢抬头。

于谦的所作所为,让明宣宗大为赞赏,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当即派他去江西做了一个巡案,他也不负众望,断案非常公平,也纠正了很多的冤案。之后,明宣宗对于谦也很重视,因为要增加一个右侍郎,所以他就举荐于谦进入了吏部,后来于谦就成了军中的一个右侍郎。于谦办事很有一套,每次遇到洪水,他都会亲自视察,尽量减少人民的损失。他修建了一条新的水渠,还带着村民们植树造林,把黄河沿线的几片土地都整治了一遍。当时大同地处边陲,所以于谦就专门派出了一位官员来管理,他的威望也传遍了整个山西,一时间,这里的人都过得很好。不过自古以来,有忠良之人,也有恶人,于谦在朝中很受皇帝和大臣们的喜欢。但到了明宣宗去世的时候,宦官王振就开始掌管朝政,不仅给朝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还收受了不少的贿赂。

于谦是个正直的人,不与他们有任何瓜葛,但是后来被太监们诬陷,被关进了监狱。后来,在其他省份的官员和诸侯们的恳求下,于谦终于被释放,并且被贬为大理寺的少卿,待在了山西。从那以后,他就在这片土地上为人民谋福利,深受人民欢迎。大明王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皇上不能独揽大权,宦官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不顾,王朝在蒙古人的注视下,已经岌岌可危。在王振的鼓动下,明英宗亲自出马,而于谦则是被调到了军中,成为了军中的左侍郎,虽然他竭尽所能地劝说,但还是没能说服英宗回来。正统十四年,明英宗亲率大军出征,大明数十万大军于土木堡失利,明英宗被擒。这一战,也就是所谓的土木堡之战,最终以明帝被擒,军队溃败而告终。而这个时候,无君之国,大明却是岌岌可危!

于是,于谦挺身而出,开始了北京的保卫战。这一战经过于谦的努力,终于取得了胜利。而且这一战,也充分说明了于谦对大明的忠心。明皇朱祁钰很喜欢于谦,所以很多时候,他都会听取于谦的意见。当然,也有人对他抱有敌意,也有人对他恨之入骨。不少人上折子,指责于谦的权力太大,连御史都数次弹劾于谦。而在朱祁钰重病之后,徐有贞与石亨等朝中群臣再次恭迎明英登基为帝。当即下令将于谦等人打入大牢,事实上,石亨虽然受过于谦很多次的帮助,但是在他看来,于谦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人。

在被囚禁的时候,整个朝堂上都有传言,说于谦想要造反,其实就是有人在背后捣鬼。和于谦一起被关进大牢的王文忍,不甘心被人污蔑,不停地为自己辩护。但于谦就不一样了,反驳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一切都是别人设计好的。于谦在景泰八年的二月二十三号,被处死在了崇文门前。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在挽救了大明的同时,也摆脱不了朝堂上的纷争。从他进入朝堂的那一刻起,他就再也没有了退路。一年之后,于谦的义子将于谦的遗体掩埋。直到于谦去世很多年后,他的案子终于告一段落。明英宗去世后,明宪宗昭告天下,为于谦洗清了冤屈。

1 阅读:19

李元爽聊历史

简介: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