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发文揭露了留学行业中介公司的乱象,对近年来频频爆出的造假、骗钱等丑闻,导致许多学生和家长深受其害的现象进行了披露。

在口罩事件结束后的这几年里,留学中介行业的混乱现象频发,成绩作假、保录取等问题层出不穷。学生和家长为了获得名校录取,不惜花费高额费用,甚至被不法中介利用急切心理,通过伪造申请材料、实习证明等手段骗取钱财,同时行业也缺乏严格监管,导致市场鱼龙混杂。
伪造的留学生人设
在央视批量的留学生乱象中,重点提到的就是部分黑中介在提供留学咨询、润色申请文书和推荐信时,为学生包装虚假的“人设”。很多学生因为对出国留学不了解,甚至学术水平不达标,十分依赖留学中介的服务。每个学生收费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笔面试辅导、实习内推、论文润色等服务项目还会额外收费。
而留学中介行业中的高价出售实习资源和背景提升项目是其费用与收费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中介机构通过与知名企业内部员工合作,明码标价出售实习资源,价格从一两万元到数万元不等,涉及行业广泛,包括互联网、金融、媒体等。这些中介机构利用与企业内部员工的合作关系,将实习生安排在心仪岗位上,并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然而,这些服务的实际效果往往难以保证,消费者支付了高昂的费用后,可能并未获得预期的实习机会或背景提升效果。此外,一些中介机构还以帮助学生获得名校录取为名,提供各种背景提升项目,但这些项目的实际价值和效果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在支付高额费用后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缺乏监管的留学行业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乱象,央视直指目前留学圈几乎不存在的准入门槛。
“现在的留学中介行业几乎没有准入门槛和行业标准。”开办一家留学中介机构,只需满足一些基本的工商注册条件,几乎没有行业标准和准入门槛。这种低门槛使得大量不具备专业能力和良好信誉的机构涌入市场,鱼龙混杂。
例如,2020年因全球疫情影响,出国留学人数骤减至45.09万人,但随着2022年回升至约66.21万人,市场迅速恢复并吸引了更多不专业的机构。这些机构往往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留学申请服务,反而可能误导学生,导致申请失败或进入不适合的学校。

最后,留学中介行业的服务质量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乱象。一些中介机构在吸引了高分学员后,将大部分资源和精力倾斜于这些“明星学员”,而对条件相对普通的学员关注不足,导致他们的录取结果不尽如人意。
对于中介行业来说,大搞营销、申请造假、欺骗搪塞、捞热钱的机构大行其道,真正想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规矩办事的公司在经济利益上常常是“不合算的”。
这不只是一个行业的问题,生活中类似烦恼还有很多,买保险、租房子、健身房办卡……消费者“踩雷”的风险都不小,很多时候防不胜防。人无信不立,业无信则不兴,当一个行业和“造假”“上当受骗”挂钩,甚至劣币驱逐良币,这个行业还能走多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