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在渥太华议会大厦宣布"美加传统伙伴关系正式终结",这场持续七年的贸易争端终以25%汽车关税为导火索彻底爆发。随着北美自贸协定框架的崩塌,加拿大正在全球贸易版图上重新寻找坐标,但其价值观优先的外交策略正将国家推向更复杂的战略迷局。
特朗普政府此次加征关税覆盖所有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拿大作为美国最大汽车供应国首当其冲。数据显示,加拿大每年向美国出口价值520亿美元的汽车产品,占其制造业总出口的18%。卡尼内阁连夜出台反制清单,对美实施340亿美元商品关税,暂停跨境输油管道项目,并清退沃尔玛等12家美资零售企业。渥太华大学贸易研究中心评估,这场贸易战将导致加拿大GDP缩水1.2%,约12.7万个工作岗位面临风险。
美加关系破裂折射出更深层裂痕。五角大楼3月29日声明称,加方已退出北美防空司令部联合演习,这是该机制建立66年来首次出现核心成员国缺席。更令华盛顿震惊的是,加拿大宣布暂停向乌克兰输送价值4.7亿美元的军事装备,这些物资原计划经美国港口转运。
面对经济困局,加拿大转向亚洲的步伐却踌躇不前。尽管中国连续三年稳居加第二大贸易伙伴额达1290亿,卡尼在4月2日的政策演讲中明确排除深化对华关系:"我们不会为了经济利益牺牲民主价值观。"这种立场直接导致中加自贸协定谈判无限期搁置,此前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38%报复性关税,已引发中方对油菜籽、龙虾等关键出口品实施反制。
欧洲成为卡尼政府的救命稻草。4月5日启动的"大西洋桥梁计划"中,加拿大与欧盟达成临时关税互惠协议,汽车零部件关税降至4.5%,同时承诺向德国巴斯夫集团开放北极圈稀土开采权。但经济学家指出,欧盟市场仅能吸收加拿大18%的过剩汽车产能,且欧洲车企要求加方在数字税、碳排放等领域全面接轨欧盟标准,这些条件将挤压加拿大政策自主空间。
历史学者珍妮特·怀特指出,加拿大正重蹈"中等强国陷阱"——既不愿接受新兴大国的平等合作模式,又无力承担与传统盟友割裂的代价。当渥太华宣布向立陶宛派驻200人"贸易特遣队"时,德国工商大会却将加拿大列入"B级合作伙伴"名单,这种地位落差凸显其国际影响力的衰退。随着全球供应链加速重组,加拿大如何在价值观与现实利益间寻找平衡点,将决定这个资源大国的未来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