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时,很多钓友一旦遇到鱼不咬钩,会首先归咎于自己的饵料。他们往往去咨询哪些钓得好的钓友用的什么样的饵料,更换饵料后情况依旧,于是便进入一种无休止的试错模式,导致最后渔获惨淡。
实际上,野钓不上鱼,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饵料的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鱼儿不上钩呢?
野生鱼类的食物来源相对有限,它们并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挑食。在配制饵料时,我们其实只需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不必刻意追求让鱼喜欢吃你的饵料,只要确保它们不会对你的饵料产生厌恶感便足够了。
以粮食本味作为基础饵,再添加一些有针对性的辅助饵,例如钓鲤鱼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薯味、玉米味或甜味;钓鲫鱼时则可以尝试添加一些奶香或果香。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决定是否要添加腥味。按照这样的原则来配置的饵料,必然能够吸引鱼儿的注意,就能让我们在野钓中收获满满。
只要我们使用的饵料在味型和状态上不过分,并基本遵循了以上原则,那我们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可能影响鱼上钩的因素上。
比如钓位,在野钓时钓位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一个好的钓位往往能够让我们事半功倍。
在选择钓位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水温、水流、食物来源等多个因素。例如,在夏季高温时,鱼可能会选择水温较为凉爽的地方避暑;而在食物丰富的地方,它们也可能会聚集在此处觅食,形成鱼窝。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钓位,以提高鱼咬钩的几率。
另外,钓组的搭配也是影响鱼儿上钩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鱼对于钓组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根据目标鱼种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钓组。例如,对于一些警惕性较高、个体又不大的鱼,我们可以选择使用较细的钓线和较小的鱼钩,以降低鱼的警觉性;而对于那些进食猛、个体又大的鱼,我们则需要选择使用较粗的钓线和较大的鱼钩,以避免断线或脱钩跑鱼。
除了以上因素外,钓技的运用也是影响鱼上钩的关键因素。
在野钓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鱼种和钓位来灵活采用各种钓技。例如,钓鲫鱼、鲤鱼这类底层鱼要选择钓底;钓草鱼、鲢鳙类的鱼时要钓浮;甚至在钓一些掠食性鱼类时采用飞铅钓法等等。此外,还需要读懂浮漂语言,掌握合适的提竿时机和力度,以确保在鱼在咬钩时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将其钓获。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会影响鱼咬钩。例如,天气状况、季节变化等都可能会对鱼的活动和觅食习惯产生影响。因此,在野钓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当地的天气和季节变化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可在实际野钓中,一些钓友盲目跟风、不断尝试各种饵料,不但让钓鱼的大好时光白白流逝,还会把那些未用完的饵料,往往只被使用过一两次,便被无情地丢弃,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再次强调,野钓不上鱼多数时候并不一定是饵料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在野钓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钓位的选择、钓组的搭配、钓技的运用以及天气和季节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最后记住,去野钓不仅仅是为了钓获到鱼,更是一种享受大自然、寻求宁静与和谐的方式。当你意识到这一点后或许就会发现,鱼上钩与否,已不再是我们唯一追求的目标了。
我是悠渔乐好,后续会继续分享有关钓鱼的所见、所闻、所感,期待钓友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不对,饵料还是很重要的。举个例子吧,去年初秋夜钓,大约四五个小时吧,我用自己配的饵料,一共钓了六七条鲤鱼,一条鲢鳙,一条斤鲫,小鲫鱼就不说了。旁边用蓝鲫,不空军的几位一直都是上小鲫鱼。后来把他们羡慕坏了,跑来找我借饵料,用后也上了鲤鱼,后面一直追着我问是什么饵料。[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最简单的方法:只要是鲫鱼饵,加同等的白糖开饵就行;夏天高温期白糖减至1/3或1/4,加酸奶开饵。缺点是附钓性、雾化性差,不要听网上的去用什么红糖、蜂蜜,硬饵搓底,鳊鲌鲤鲫鲩都上!
还是作者那句话,不是钓鱼人也写不出来,不是钓鱼人你也看不懂。
这是大实话,但是卖饵料的不爱听
野钓不上鱼,绝大多数不是饵料问题,大家不要再弄巧成拙了!
要我说,这个老头说的都是废话,钓鱼还需要考虑天气温度?就是钓个鲫鱼,热天冷天都一样,用个窝料就行了!别整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简单点才是王道!